第292章

  另外,太子曾是皇帝最看重和宠爱的儿子,哪怕这些年父子关系日渐紧张,哪怕这次太子bī宫,但皇帝也只是想像圈禁皇长子那样圈禁太子,从来没想过要这个儿子的命。但是太子却宁可自尽也不愿意苟且偷生,一个曾经心爱的儿子死在眼前,对皇帝的打击也是很大的。

  所以皇帝在太子bī宫事件后病了很久,其实皇帝是中风了,御医们说皇帝不能再继续劳累了。

  皇帝隐藏着自己的病情,冷酷的处置着太子的同党们,以及太子的对头们。

  正因为太子选择了自尽,皇帝对皇长子和三皇子的处置,才加重了几分。皇帝对太子有内疚,迁怒了这两个站在太子对立面的皇子。

  也因为太子选择了自尽,原本应该会被皇帝迁怒的太子的内眷和子女,以及太子的死党四皇子,都被皇帝轻轻放过了。

  事情过去之后,皇帝还封了太子一个“义忠亲王”,又让太子的一个儿子当了义忠亲王世子。

  太子曾经造反,对朝廷和皇帝来说,实在谈不上“忠”,也谈不上“义”。

  皇帝想要给死去的太子追封一个亲王的封号,这不是不能理解。唯独这“义忠”二字,放在这里总有种讽刺的意味,实在不明白皇帝为什么会选这两个字?

  其实朝中中立的大臣对废太子都没有什么恶感,因为废太子不是四皇子那种性格,并没有做过什么引起众怒的事情。

  哪怕是和太子站在敌对位置的朝臣,也不能说太子的人品或者能力有问题。

  其实一切的问题都在皇帝身上,是他越来越忌惮太子。

  看出来这点的皇子和朝臣才会想要趁着皇帝和太子之间有嫌隙,来将太子推下储君的位置。

  是皇帝给了其他的皇子机会去找太子的麻烦,而太子也最终被推倒了——但不是被其他的皇子,而是被皇帝本人。

  其他皇子能给太子找麻烦,其实伤不了太子的根本。

  但皇帝可以。

  皇帝说内侍带坏了太子,就可以将太子身边的太监都处置了,哪怕那其中有跟随了太子十几年的心腹。比如太子的一个心腹为太子试过毒,挡过刀,一直掌管东宫和内廷的各种消息,对太子忠心耿耿,从无二心。这样的人就被皇帝视作宫中的普通太监,没有知会太子的情况下,就和东宫的其他普通奴才一起,被杖毙处置了。当太子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又怎么会不心生恨意?

  太子不能说是擅长收买人心,但他是个性情中人,待自己人非常好,天生有一种率性能让跟随他的人心悦诚服——比如四皇子,比如跟随太子日久的那些心腹,基本都对他是死心塌地的。

  皇帝不知道这些人是太子的心腹吗?他当然知道。他只是不在乎。他当皇帝的时间太久了,连自己的忠臣心腹都当成一次性用品来使用,又怎么会把太子的心腹放在心上。

  皇帝说东宫的臣子不称职,就可以贬斥流放他们,其中除了普通的臣子,也有一些被太子视作朋友的友人。这些人毫无罪责,只是因为亲近太子被皇帝迁怒,就随意的打发他们流放边疆,说不定还要牵累家人。

  皇帝让太子根本护不住自己的人。

  凡此种种,皇帝近年来几乎把太子的面子和尊严往地上踩,把一个原本聪明的孝顺的太子bī迫的疯狂又yīn郁。

  太子选择了孤注一掷的bī宫,其实并不让人意外,皇帝自己也早有防备。

  太子也明白bī宫很难成功,但对他来说,大概宁可bī宫失败痛快而死,也不想再继续忍耐下去零碎的受罪了。

  太子是唯一的嫡出皇子,生下来就被立为了太子,性情恢宏大气,做事堂堂正正,行事从来都喜欢用阳谋而非yīn谋,天性也骄傲无双。

  这样性情的太子,是不可能学习韩信忍耐□□之rǔ,学习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百般的忍rǔ负重,就像大明成祖朱棣的太子一样,最终熬死了皇帝,自己也就继位了。

  若是太子bī宫成功了,那就是完全不同的另一个故事了。

  可惜年老的皇帝越发的jīng通宫廷权谋,手腕越发的成熟。这个皇帝不再关心百姓和民生,已经不算是什么有道明君了。偏偏他的心机越发的深沉,等闲的人都不会是他的对手。他的几个儿子们,包括太子在内,都被他玩弄于股掌之间。

  皇帝总觉得自己身体很好,还能活很多年呢——所以前些年,皇帝对极得人心的太子看不顺眼,想方设法的bī反了太子。

  皇帝以为他已经把太子当成敌人来看待了。哪知道太子事败自尽之后,皇帝才发现,他对这个曾经最疼爱的儿子还是有感情的。太子的死,对他是一种严重的打击。让他甚至中风了,而他的身体再也经不起劳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