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这两个多月里,他们也途径了柳州、青州和宣州,在三地各停留了五到七日,期间还经过了不少小县城。
在李翰林他们办事之时,明姝便到了官衙处,给那儿负责刑侦的官吏们讲解素描画法。
也正是这时候,明姝才发现,即便是这些在官衙任职的人,文化程度也不算好,仅仅是识得几个字,偶尔明姝引用到到几本经典书目中的话语,那些人也是一脸茫然。
至于那负责画通缉令上图像的画师,水平更是令明姝大跌眼帘。
他们就连寻常的工笔画都不太懂,更莫说要学明姝说的这素描画法了。
明姝这时才稍微明白景帝要她一起南下的原因了,所谓推行素描法大概只是个幌子,要让她“开眼看世界”才是更深层的原因。
她在京城长大,所了解的一些道理常识也是基于这一背景,至于其他的知识,大部分都得于书本。
而只有亲眼见了,才能理解到现实与书本的差距。
明姝当时觉得,这一素描法若经推行,或许会能提高捉拿凶犯的效率。
可在与这官衙中的画师打jiāo道后,她才骤然发现,很多画师的问题不仅是出在画风上,更出在画技本身上。
实地所见,经了了解,明姝才知道,这些底层的官吏们拿的俸禄并不高,这样的“工资水平”自然也很难招到什么高水平的人才。
就拿明姝在青州遇见到一个画师来说,他的画技甚是拙劣,大概是“画虎却类犬”的水平。
可在明姝问起时,这人却言辞直白:“沈小姐这可就不懂了,我们这是小地方,能有几个会画画的?我这水平您看不起,可在这儿也是顶尖儿的了!”
“况且,每月就给那几个铜钱的,更厉害的人谁肯来啊……”
这话明姝是相信的。
地方官和京官差异实在是大,,普通地方小官吏没有别的收入来源,仅仅靠着那月俸,最多也就是能糊口。
官吏尚且如此,莫论普通百姓了。
有饭果腹、有衣蔽体便是百姓们最大的追求,至于读书写字,便只是少数人能享有的专利。
更多的人,还在为生计发愁。
可就是这样,也有许多百姓说,这日子相较以往,已经是要好过许多了。
景帝就任以来,励jīng图治,轻徭薄赋,还颁布了不少利民的政策,百姓的日子已经好上了不少。
可大庆幅员辽阔,即便是施下恩泽,也难保证能遍及到每一处地方。
此番行途中经过的地方越多,明姝的感概也就越多。
她一边走一边记录,记录所闻所见,记录各地的风土人情,记录所见的一些民生问题……数月过去,便已有厚厚的一册。
她在行车之时,便不单只是看书,还开始试着撰写书籍,除了写下那素描法的要义后,还写了一些自己在京城观察了解到的、可以被各地官衙借鉴的政务上的法令与制度。
在写出初稿时,她有些忐忑地将之给谢嘉言看。
谢嘉言在翻完那薄薄的书册时,心情甚是复杂。
书册中自然存在些小问题,可整个的方向却是极好的……况且,她能有这份心思,是他都没有想到的。
他将书册合上,目光转向明姝。
这段时日的经历真的让她从里到外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小姑娘的打扮甚是简单,头发仅仅用一根簪子定住,身上是朴素厚实的灰色大衣,一张小脸素净至极。
让人全然无法联想到数月前那个花团锦簇的小姑娘。
明姝瘦了许多,可jīng神却要好上不少,一双眼眸甚是明亮,整个人看着jīng神奕奕。
谢嘉言望着她毛绒绒的头顶,只觉得心里软软的,他伸手在她头顶拍了拍,轻声道:“我和你一起再改改。”
明姝的设想是定稿后多抄上几份,经过一些小县城时,便能留下一份,兴许能有所效用。
谢嘉言心知效用不会太大,可总归是她的一份心意,他没有必要去打击她。
况且,谁不是一点一点成长的呢?
可能她现在的那书册所描写的一些观念有些幼稚,但明姝在此过程中不断学习进步,经了改进后,谁又说她无法写出真正能有大效用的书籍来呢?
=
时至深冬,气候也越发寒冷,一行人到达了堪州后,便预备在此过冬。
待气候回暖了些,再继续南下。
堪州算是较为繁华的一处州府,堪州刺史早早便得知了京中要派京官前来巡视,其中还有三皇子随行,早就悉心筹备好一切,只等众人到来。
为迎接一行人,刺史还特意设下了接风宴。
此等宴会众人一路来参加过的并不少,由是此回前往时也并没有想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