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启与吴世杰见面开诚布公一交谈,特别是天启发现双方真是互相需要。那是吴世杰他们对历史与这个时代社会、经济、政治等了解全面,而天启对这一切已不可能知道,何况吴世杰他们是个变数的关系。
所以吴世杰他们主动找上门来,可原因是除非十八人准备夺权不然找天启是最好选择。而天启知道历史后不管挽救大明还是挽救他自己的生命都需要穿越众,互相需要当然马上紧密合作。
次日上午吴世杰就在刘若愚带领下进了宫,在同一个偏殿再见面后开始讨论大事。大事之一是让大明度过目前的难关,什么难关即是内忧外患。
内忧就是自这时开始风起云涌的农民起义,外患更加明确为辽东后金与蒙地鞑子两者将形成一股势力,不断侵扰京师以及让大明背上沉重的军费包袱,最后两者共同拖死了大明。
只不过表面上大明是被内忧外患两边夹攻拖死的,也有不少分析乃是小冰河气候造成的这种内忧外患,或分析说是亡于财政失败,但实际上最根本的原因应该是皇朝后期的综合症,就如一个老病人的并发症多脏器衰竭,缺乏自我再生能力了。
因而吴世杰对天启先是分析大明历代皇帝主要是太祖太宗二人,制定政策的积极方面消极方面与演化过程,到这时形成的困境,以及清时的做法之利弊。
有上述分析大明目前的困境与出路就可以看清一大半,再则吴世杰还从清后面以及西方社会发展过程的经验教训中汲取有益或适用部分,为大明画了一张改革路线图,根据这个路线图大明不仅可以度过这时的难关,今后可能成为君主立宪制一直到现代社会。
听了吴世杰的简单分析天启才知道大明的问题多么严重,下面的漏子多少大。因而还觉得这是根本无法用改革就能成功的,只有将大明的一切彻底翻个身才能解决,因此有些困惑与畏惧。
见此吴世杰毫不奇怪,因为大明从朱元璋开始制定的政策就不严慎,不少事从当初看积极方面多但这时只有负面少见积极因素。当然也有一些是后来制定的,总之这些政策经过这么长时间执行即便是当初立意较好,这时也被歪曲,天启知道实情有畏难情绪也是正常。
而且真是将这一切都改变那是既困难又血腥的,如清时雍正为了推行摊丁入亩,官绅一体纳粮可是罢了不少人的官,杀了不少反抗者的,所以他的名声也是皇帝中最差者之一,但实际上却是稳定了清的财政与稳定。
而摊丁入亩,官绅一体纳粮也是此时大明改革的方向之一,天启知道这事的难度所以听吴世杰介绍很心动,畏难之心也一样之大。所以吴世杰只是简单地叙述一下大明存在的问题与改革方向后,马上就送温暖说:
''大明目前存在的问题很大,改革方向虽然好定却不好办。张居正的改革力度不大有成绩也是人亡政息,所以这个改革要长期坚持,先易后难,逐步推进外,还有可以另辟蹊径以辅助。
''什么是另辟蹊径呢?普通改革属于分大饼,朝廷要理顺财政必然会触动一部分人的利益。这包括这时基本上免税的不少商人,士绅,已经将土地化为私有的卫所军官,还有寄生虫差不多的宗室。
''向他们收钱很困难,只能一步步来外朝廷可以开辟新的财源如对外贸易。还有大航海时代虽然开始不短时间了,可殖民主义者此时大多盯上的是有土著人口的地方,还有大量空地可以供中国人移民。
''如此犹如做大大饼,将现在各等人的份额稀释,在发展中解决问题。比如现在北方水利荒废、土地贫瘠、兼并严重、气候转冷,陕晋等地连续灾荒而朝廷救济无力,农民起义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怎么办?可以将人口转移到土地肥沃气候适宜的地方去。
''而且这可以将现在的流民,少地农民也包括进去。如此大明拓展了疆土,现有土地因劳动力缺乏兼并的动力不足了。再有就是发展工业,如果城镇化达到四成土地问题也不可能如现在那么严重了。''
在发展中稀释矛盾的办法让天启新鲜又动心,只是担心二条,一条中国人安土重迁,让大量人口去新地方很困难,另一方面造船费用太大没技术。
对此吴世杰不客气地说中国人安土重迁也是相对而言的,不然流民那里来,卫所、匠户今为什么人越来越少了。只要生活艰苦有活路就有人逃离,何况朝廷组织并给予经济支援与武力保护的移民。
还有如陕晋也只要移民一半就可以解决大部分问题,移民出去一二年就可以自立,之后还可以拿出粮食等支援移民或国内,主要是一开始投入是净支出。
至于造船技术不算什么,成本上如战船当然大一些,运输移民的船最大的成本是木头,吴世杰并且保证这造船可以完全交给穿越众负责。就是由穿越众负责移民费用与一切事务也没有关系,只要朝廷给予一定免税期就可以了。
有吴世杰这话天启这方面顾虑也打消了,再加上吴世杰说明了永乐下西洋为什么费用浩大难于后继,因为那根本不是经济活动,完全在烧钱显威用于特别目的。
大明历史上政策性缺陷,现在的困境,改革的方向,总体发展路线简单说过,接着吴世杰向天启介绍解决这时内忧外患的方法。
这个方法如陕晋等地自然灾害、农民起义频发,可以是移民、救济与兵制、政治改革同步进行。另外对农民起义也是早招抚、早移民、早打击,不让他们做大做强,反反复复。
内忧如此处理多管齐下问题不大,实际上农民起义到李自成进京大明在对付时犯下太多过错,此时就是将投降、被俘的义军不断移民海外这一措施,到后来义军也聚不拢多少人了。
加上救济、以工代赈、政治改革与军事改革,就算是暂时无法彻底剿灭李自成这样的死硬分子,至少陕晋不会失,义军也不可能做大,内忧在这方面暂时不失控逐步得到平定就可以了。
内忧如此解决外患要解决也是不难,主要是不必性急,不似历史上性急解决问题而一次次添油战术似的往辽东派军队去决战。
反而这时更应该局部军事改革,在辽东加强防御,将人口移民出来,不让后金做大,在三五年后等新军训练完成再一次性与之决战,获胜后逐步向北清剿。
其它如蒙地的外患麻烦在于军队无法深入持久,反而在粮尽撤退时易被对方跟踪追击,一个不慎撤退变成溃败。
对此最好的办法是将铁路修进去,如此一来将草原分割,军队依托铁路出击后勤不成问题,另外职业军队完全可以春秋作战疲倦与不让其正常牧业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