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投料穿越众几人招呼前来观看的钢铁基地的各方面负责人与技术员,开了一个小小的庆功宴。这方面穿越众既低调又不会铺张,所以今日试生产也就是让钢铁基地的人过来参加一下,并乘这时开会布置下一阶段的工作,一点也不浪费。
当然等试生产成功一个表彰大会,论功行赏也必不可少是肯定的,其中不少基建人员也会调去其它项目工作。主要是这时穿越众手下人员虽不断大幅度增加,可事业的扩张更快,只能不断将稍微出色的人提拔起来。
如此一来的好处是人人有希望,积极向上的氛围很浓,同时一部分稍具才能的人也获得了快速升职。不过那也是正常的,因为大多数工作并非是需要多大能力,主要是机会加培训。
这二个方面在穿越众这里都有,各种培训从夜校读书开始到这个时期的人根本未曾接触过的几何、化工、机械原理、物理等培训班只要你表现优秀、你有基础、你聪明、甚至是你想学就可以参加。
而这一来还是那些青年工匠进步更快,老工匠虽说经验丰富却是有些迟钝了加思想僵化,听培训课上的道理有恍然大悟的感觉,更多却是理解困难。
还好穿越众的一切太先进又是雇主,不然肯定会目为这些为胡言乱语者也有之。正是通过不断培训才让不少青年工匠脱颖而出。
加上穿越众这里有十分严密的操作规定,还有各种工艺规范加详细介绍。让普通工匠也能干好,培训班是为了干活的工人不至于只知糊里糊涂地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还有这些工艺规范最多只能徐保证能正常生产,但如何完善提高与进步还是要靠明代的工匠。穿越众可以从现代搞到技术,可是请不来各方面的专家。虽说高炉与如何冶炼都是专家们设计与给出的资料,仍然不能如傻瓜设备一样是人按一下按纽就可以了。
庆功宴十分简便就在高炉不远处的空地上露天举行,不过大鱼大肉足有,参加者都可以随意取用,包括当炉工也一样。只是酒每人只限一杯,当班工人下班才可以喝三杯。
就这样大家在高炉不远先讨论了工作然后大吃了(于工匠而言)一顿,然后在听到当班炉前工的一切按照工艺顺利进行的好消息中,终于迎来了铁水放出来的那一刻。
足够高的温度加造渣剂将铁中杂质降至非常低的程度,让铁水真是如水一样清亮而顺畅地从被捅开的出铁口耐火泥口突出,再沿着小槽流入接铁斗,一旁干活的工匠们实是激动、兴奋、还有惊异。
这惊异还是老工匠更甚,因为他们之前冶炼的冲天炉放铁水犹如凝冻一样,因为重力不可能放不出来却是与水这字似乎是无关。这时听了培训课才知道温度不够但老工匠们总有点不大相信,这时看到铁真如水一样流才知道先秦人之话不会瞎说。
看到出了铁水又询问了一下炉子的情形,知道炉子毫无问题关照可以继续生产六个穿越众都离开了。这时平炉还未完成,转炉还要下一步,这时候也就是生铁直接铸成铁锭或在大铁斗搅拌炒成低碳钢。
总而言之都是技术难度不大,却还需要摸索工艺细微调整之时。还有比较具体这六人五人不必关心,另一个虽然管冶炼方面也是其它事情不少,也不可能长期住在这里工作的才一起回去了。
另外这时生产的钢铁虽肯定是比这时的苏钢、佛钢还好可是质量还不稳定,如生产机床的球墨铸铁,还有制造各种材料包括钢轨的能力还不具备大量生产的条件,因而这次试生产仍然是石景山钢铁基地的上一个台阶,离第一阶段任务完成还早一点。
特别是穿越众原计划千吨级船用上自己生产的钢材生产的龙肋骨系统,可这时大型蒸汽机锻床还未完成或这时才能铸造机体外,合适钢材也没有生产出来,只得仍然用现代生产的钢材切割后焊接制造千吨级船的龙骨、肋骨系统了。
用钢铁生产龙骨肋骨乃是造船的发展之路上过渡的一站,这时代历史上当然是全部用木头造船的,最大的全木帆船超过二千吨。
可是如此大的船龙骨材料乃是极少有的,为此开始采用钢铁龙骨,效果好又向上向下延伸连几百吨的船也是用上了钢铁龙骨,至于到铁甲舰时代那就不用说了。
或者说穿越众不是有拼板生产龙骨、肋骨的技术,为什么千吨的船就不用了?这原因是穿越众这时生产的千吨级船为远洋运输安全,龙骨肋骨系统比较复杂,拼板龙骨需要整体高温烘干。
如此盖一个大烘干窑还不如提前使用龙骨更为合适,因为钢铁龙骨肋骨系统更省钱强度也比木头好一些。主要是不必苦心寻找,或者拼板烘干,连工期也省下不少。
船坞一完成五月第一条千吨级机帆船就要在一号船坞铺下龙骨、肋骨系统了。铁肋乃是这钢铁龙肋骨船型的名称,但其实也是有很多工艺上的区别的。
比如历史上最初采用的乃是锻件铆接,因为那时也没有电焊,电焊乃是铁甲舰生产几十年之后才推出的技术但不妨碍穿越众这时用这个工艺。
那是因为轧制钢板厚度均匀,铆接电焊也是电焊节省材料与更牢固,不然也不会电焊取代铆接。还有穿越众要电焊机有,要电焊条连生产技术也是很容易拿到别说买电焊条。
还有电悍的难度相差极大,特种钢材特种金属材料很难,高压容器很难,普通电焊学几个小时也可以干了。反而是铆接不好办,别提风钻打孔,铆钉加热后插入孔内三锤就要完成铆钉敲击。这方面铆钉加热温度要恰如其分,还有插入孔洞要稳准,敲击时力量也是稳准狠与不可过大。
此等要求需要年轻力壮的好铁匠再训练一些时间,而且是铆接虽然在历史发展中流行了几十上百年,那时船舶、桥梁等都是铆接的,不过这不是必由之路,穿越众准备绕过它直上更先进的电焊,因而铆接工能不培养就不培养了。
还有在明代轧制厚钢板很困难,但锻件也是可以电焊的,因此之前计划千吨船是否用自己生产的钢材生产龙骨来不及也就算了。
如此计划主要是千吨级船的龙骨肋骨份量不轻,还有就是自己生产的钢材锻一下强度上不会有问题,历史上一开始就是用这样的工艺生产铁肋船的。
高炉投入试生产,千吨船也开始铺龙骨说明穿越众二大项目进展基本上是顺利的,比穿越众的时间表可能有些拖或不如有些人期望那么快,但他们的计划并不严谨,而是讨论时随意定下的。
正是如此他们自己也不可能当真,有时提前了开心一下或说估计错误,未能按时完成也是只说一句料不到,而事实上也是不可预料的因素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