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假如当时窝头也去贡院门口看了皇榜,挨得如此之近的两个名字,他还是有很大概率发现的。
偏生他本人当时随着杨冬燕等家里人一起去了永平王府赴宴,是管家代为查看的。
管家也是看到了他的名字,正好碰上了来看榜的闵同进士,让后者也帮着看了看。但指着一个名讳让人看,跟一排排看下来的区别还是很大的。
yīn差阳错之下,谁也没意识到陶举人也考上了。
本来,若没有后来撕毁皇榜一事,以闵同进士的性子,还真有可能把皇榜从头到尾看一遍,可偏就那么凑巧。
弄明白事情原委后,在座的众人心情都异常复杂,有种说不出来的感觉。
这算什么?
造化弄人吗?
因为在场的最差也是举人,对这事儿就特别有代入感。试想想,若不是陶举人觉得会试彻底考崩了,自己绝无可能被取中,他也不会故意考试。
说白了,就是考砸了考懵了,这才找渠道发泄罢了。
谁知道会变成这样!
提到这个事儿的举人也是想帮陶举人澄清一下,旁的不说,起码后来那些事儿,不是针对窝头的。但他不知道的是,陶举人后来破罐子破摔,竟是索性诬陷主考官泄露考题……
原谅是不可能原谅,没人害他,一切都是他咎由自取的。兴许这里头是有巧合的,但更多的责任在于他。
待宴请散去后,窝头和闵同进士一起回了魏家,途中窝头想了又想,感概道:“会试的考题太难了,真的是太难太难了。”
闵同进士:……???
您有事?这都考完那么久了,突然来了这么一句感概?
见闵同进士一脸的茫然,窝头解释道:“那要不是因为会试的考题太难了,陶举人也不至于绝望至此啊!”
所以,找到背锅侠了?
主考官孟老大人??
作者有话要说:
明天,刘侾就知道他奶还是爱他的。
杨冬燕:不爱能这么费劲巴拉的帮他转学吗?→_→
第120章
有句话窝头说的没错,那就是会试的考题实在是太难了。
自打会试放榜之后,不光好些考生就懵圈了,就连青云书院的先生们都仿佛活在了梦里。
早先,不止一位先生对窝头的学识做出了近乎一样的判断,那就是他考不上的。
不是众人对他不够有信心,而是会试的考题当中,绝大多数都是跟时政有关的,还都是论述题,譬如长篇大论的阐述赋税制度的利与弊,论水患的防护以及一旦发生大面积溃坝事件后的处置等等。
像这种题目,真的是太为难小孩子了。
诚然,窝头脑子肯定是不笨的,能顺利通过乡试,哪怕只是中不溜丢的成绩,那也绝对是属于擅长读书的。但像这样的考题,就算是三四十岁的人去答,都未必能答得完美,换成像窝头这种打小就埋头苦读,压根就没经历过其他坎坷的少年郎去答……
你让他怎么答?
基于这些个缘由,青云书院的先生们一致认为这孩子今年就是陪跑的,还不如好生静下心来再苦读个三年,甚至六年。到时候,窝头就有二十岁了,及冠之龄其实还是相当年轻的,但那个时候他的把握就会大上很多了。
五十少进士呢!很多人二十岁的时候甚至还在考秀才呢,他就已经是举人,多了不得呢!
青云书院的先生们什么都算好了,甚至院长都打算回头将窝头收为亲传弟子了,亲自教导对方进学。等将来,搞不好青云书院还能出个少年状元呢!要知道,即便是弱冠之龄考上状元,那也依旧能称得上是少年郎。
结果……
千算万算,就没算到孟老大人抽风了,给出了一份史上最高难度的会试考题。
假如是正常难度的,那么就会发生有一部分人会答,或者是能够答出一部分来,剩下很多人就是单纯的陪跑了。但因为本次会试考题难度极为夸张,直接导致近乎所有人都是一脸懵圈的看着考题发呆,九成九以上的人都是瞎写的,这就不存在有些人会有些人不会了,大家都不会呢!
莫名其妙的,窝头就赶上趟了。
会试放榜之后,因为要应对接下来的殿试,窝头等这些被取中的人都没往书院来。先生们倒是知道那些学生的住址,却也不好在这个时候登门拜访。
直到殿试也结束了,名单很快就公布了,看着上头的名字,先生们陷入了沉思之中。
就感觉吧……
人家十四岁就成为了二榜进士,他们十四岁的时候在gān啥呢?考秀才?
哪怕是这些人,其实都是人中龙凤了。要知道,能够进入青云书院教书的,最差也是举人了。也有实在习惯不了官场作风的进士、同进士,另外则是一些因为种种原因没办法进入官场的,索性来书院里养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