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章

  武媚娘很欢喜李初的听话,微笑地道:“好好地睡一觉。”

  备下安神茶是怕李初压力太大了睡不着,李初应一声,这才退出去。

  等李初一走,武媚娘哪里还有方才的半分慵懒和温和,冲一旁的代承道:“传武三思和武承嗣他们进宫。”

  代承微顿,“不是敏之公子?”

  “自然不是,贺兰敏之有用要留着他用,武三思和武承嗣眼下正好可以用上,总不能让他们回到长安,以为自己可以留在长安了。想留下,就得看他们有没有本事。”

  武媚娘提起两个侄子的神情不算太好,代承知道武媚娘是看不上那么两个侄子的,因为他们的父亲。要不是不好动手杀人,武媚娘可能早就把人解决了。

  “让他们进宫来是要办什么差事?”代承问着,他这一去肯定这两人定会问起,问问武媚娘可是要传话,若是要传的他便传,若是不能传的,武媚娘会直接告诉他的。

  “就说想让他们查查初儿被人行刺的案子。”武媚娘嘴角勾起一抹冷笑,眼中闪烁着慑人的光芒,“坐以待毙不可取,主动出击,将一切握在我们的手里才是王道。敢动我的孩子,总要让他们知道我武媚娘不是吃素的。从前我能将萧王两家打败,如今我更能让他们一生都无法翻身。”

  第090章掉坑里了

  武媚娘想布局,她这些年不断地扩大势力,养了各种各样的人,为此没有腾出手来收拾萧王两家的所谓后人,本来她是觉得他们的胜负已经定下,不需要她再同他们费神了,没有想到他们竟然接二连三的跳出来,一次又一次的想通过对付李初而让她难受。

  现在好了,她有时间也有jīng力来同他们好好地算算账了,就让她看看究竟他们都有谁,敢打她的主意,想对付她。

  武承嗣和武三思进宫后,请以彻查昨日李初被行刺一事,李治并没有多想,指派他们跟随狄仁杰,一切听从狄仁杰的指示,彻查此案。

  长安街道上的行刺案,轰动长安,偏偏自那日后李初再不出宫门一步,案子在查,却一直都没有消息,无人知道案子到底查得怎么样。

  原以为会再起血雨腥风,但自那日行刺一事后,案子说是在查,却无人知道谁人查得如何。

  比起李初被人行刺一事,朝中有一件更大的事叫朝中的臣子不得不提起心来。

  武敏之上书,天下各州郡县的商贾齐齐联名上书,请朝廷改税收之制,天下之利最重最大者莫过于行商,偏偏土地人都有税,独独商之税并无,为利于国,利于民,请以改税收之制,利于天下。

  送上天下各州商贾自己签下名的书信上前,内容几乎大同小异,举朝哗然。

  不错,上回有了李初垄断突厥的所有jiāo易一事,bī得人不得不同意开了关税,这两年下来大唐国库的收入可比从前可观多了。

  现在直接要将所有商贾之事都要规定纳税,大唐的国库会富成什么样子?

  不,不行,国库是富了,他们可是要被剥利太多了。

  反对,反对的了!一众人都在反对,武敏之面对qiáng烈反对的人,轻描淡写地对答,“韩非子有云,法者,编著之图籍,设之于官府,而布之于百姓者也。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艺之事,因为之备。古今异俗,新故异备。”

  一番立法之本的言论,令反对的人一时哑然,他们当然也知道,只是立法变异损及他们的利,他们不愿意接受罢了。

  “诸位反对,却为何不看所涉之人皆同意了?行商坐贾者思为国,思为民,自请改以税制,最最应该反对的人都同意了,为何诸位为国之栋梁,却不思利国之此事,而直言反对?”武敏之问的问题犀利,直指人心。

  有些事大家都是看破不说破,不就是虽然当官的,哪家人的手里没有生意,否则怎么养家糊口。

  可是这些话不能宣之于口,尤其不能在朝堂上说出来,武敏之,武敏之太可恨了。

  李治和武媚娘瞧着武敏之的眼中闪过赞赏,不错啊不错,做得太漂亮了,武敏之果然做起诸事来比任何人都要合适,好!

  “赏莫如厚,使民之利之;誉莫如美,使民荣之;诛莫如重,使民畏之;毁莫如恶,使民耻之。此立法的根本,大唐国库之收入几何,想来诸位的心里大致有数,不能节流,自然当思开源,天下大利者莫过于行商,既然如此,以税改而利于国,连商贾之人都有的觉悟,诸位国之栋梁,立于明堂之上,竟然不懂?”

  武敏之对诸多反对的人表现出自己的疑惑,想确定一下他们是不是连商贾都不如?

  一群人卡住了,利被夺了已经够心痛了,再让武敏之定义他们不如商贾,他们能不气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