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轩辕卿番外(11)

  第257章:轩辕卿番外(11)

  李家人丁单薄,到了这一代只有一子一女。儿子在朝中做官,女儿则是入了宫当妃嫔。外人看来李家将来定然是飞黄腾达,就是李妃给先帝生了个儿子,将来做个逍遥王爷,就是只生了个女儿,也是一代公主,日子也一定好过。

  只不过有野心的人常常是吃着碗里瞧着锅里的,不知足。

  起先的几年是风平浪静,后来,皇后与李妃先后怀孕,期间的明争暗斗便多了起来。先帝忙于处理国事,极少会去后宫,而每次于后宫过夜也都是与皇后同房,所以当皇后传来喜事之时,大家都以为寻常。

  先帝也十分明白,后宫那些妃嫔大多都是自己出于目的而迎娶过来,并非是真心喜欢。反之亦然,那些妃嫔不过是因他为皇帝,才一个个愿意嫁入皇室,并不是出于真心。但不管她们是贪图享乐还是攀附权贵,若是今后皇室出了什么纰漏,她们也定然是只会自保,不会出手相帮。

  先帝如此想法,也让他坚定不能给这些妃嫔留下子嗣,要是今后她们携手自己的皇子来争夺地位,那先祖打下的江山必然要毁在她们的手上。

  只是皇后与他早已同坐一条船,已然是一根绳子上的蚂蚱,先帝对她没有太多戒备。

  在皇后怀孕六个多月之事,后宫传来另一则喜事,可是对皇后来说,却是天大的灾祸。

  便是那李妃也已经怀孕。

  因为世人都不知这将来的会是太子还是公主,纷纷都报着看好戏的态度来观望。而皇后却深知,这李妃将来若只是生出公主来,不会有多少问题,可若是生出皇子来,那就是腥风血雨。

  而且先帝如此小心谨慎,李妃却也能怀上孩子,说明她本事不小。

  皇后是后宫之主,一些她不想发生的事自然不能让她发生,李妃的头一胎,便是皇后用计而滑胎的。

  至此之后,李妃变得更加攻于心计,她知道自己滑胎一事定然是皇后做的,可惜她苦无证据,而且后宫一向是非颇多,若是心存不满,一不小心会成为别人来扳倒你的工具。李妃只能忍气吞声,独自为那还未见过人世的孩儿伤心流泪。

  十月怀胎后,皇后产子,是个小皇子。后宫上下一片欢悦的气氛,皇后的心也落了大半。而这皇子,便是今日的皇帝轩辕烈。

  不少人咬舌根说,那皇子今后一定是继承皇位之人,除非还有妃嫔能生出小皇子来。然而之前怀孕生子的皇妃膝下,大多都是小公主,世人皆说大局已定。

  哪知不过一年功夫,李妃转而又怀上孩子。这次她更加小心谨慎,规行矩步。对周围服侍她的下人都存了不少戒心。因为有前车之鉴,李家还送了几名心腹下人来保护李妃母子俩的安全。

  皇后看在眼里,她心道自己已经先生有皇子,就算李妃不幸生了个小皇子在后,长幼有序,也不会动摇到他大皇子的地位。当时皇后算着是给自己的儿子积阴德,毕竟她已经害过人命,不该报在自己皇儿身上。便对李妃十分殷勤,送了不少滋补佳品。

  可李妃打从心底里就将皇后列为仇人,不管皇后当时对她有多照顾多好,也不会受她半点恩惠。

  十个月说长不长,说短不短。李妃提心吊胆担惊受怕地保护着腹中骨肉,惶惶不可终日,就怕太后暗中做手脚,又将害死她的孩儿。总算,十月一过,终于在一日下午李妃临盆。

  虽说是李妃产子,皇后也是跟着紧张,不知这结果到底是福是祸。

  不久消息传来,李妃生了个小皇子。

  皇后心中忐忑不已,这小皇子将来必定是成为自己皇儿的对手,若是他有如李妃那样攻于心计,那自己的皇儿必定是要吃足苦头。

  可是先帝在世,现在来谈将来谁坐帝位还为时尚早,若是被人听去了,还怕落得有谋朝篡位之嫌。

  皇后心中是有再多顾虑,也不敢再对李妃动手。

  而李妃以为自己生了皇子,从此便能平步青云。她看皇后对自己已然没有办法,许久都没有动手,自以为后宫之中李妃自己已经稳操胜券,皇后不敢再动她,眼前只要逼迫先帝早些退位,将太子落在自己皇儿的身上,她便能成太后,自己的皇儿便是将来的皇帝。

  李妃看皇后对她已经不用手段,也畏惧她不敢造次,她的野心便越来越大。她一面在自己的皇儿面前假装慈母,教他做人,一面又勾结自己李家的势力,谋算计划,打算对付皇帝,让他早日退位。

  只是这些事皇后虽然面上不说,假装自己不知,却早就已经派人打探到手。

  她知道自己无法阻止李妃,一旦自己插手,以李妃的个性,必然会报复到她们母子身上。皇后不怕那李妃怎么对付自己或是皇上,就怕会祸害自己的皇子轩辕烈。只能因此忍气吞声,她想竭力保护皇帝,毕竟这是她的丈夫,也是她此生真心爱过的人,可是她却无能为力。

  皇后发现李妃的爪牙遍布后宫,她唯有自己这宫的人才能相信,而那时轩辕烈年纪尚小,皇后又不能离开自己的皇儿,只能按兵不动。

  让皇后大感意外的是,李妃的动作奇快,她勾结李家大臣,一面向皇帝进言立选李妃的儿子轩辕卿为太子,一面又让她在先帝的膳食中下毒,好让先帝早日身亡。

  可先帝毕竟还是皇帝,李妃要下毒这一事难度太大,唯有几次只是让先上帝上吐下泻,要不了多久就调养好了身体。次数一多,难免会引来怀疑,李妃只能暂时作罢。

  日子一天一天过去,轩辕烈与轩辕卿俩兄弟逐渐长大,崭露头角。

  一次在后宫觐见各位大臣时,轩辕烈以一首慷慨激昂的诗句打动了所有大臣的心,不少大臣都说轩辕烈毕竟是栋梁,以他如此风范,一定能成为一位开明的国君。

  相反,那时的轩辕卿太过年轻,不过才两三岁,硬是却被自己的母妃推到众人面前,他年纪尚轻,连怎么作揖招呼都不会,见了那么多王公大臣,一时自然手足无措,这便让轩辕烈夺了风光。

  李妃恨儿不争气,但毕竟是自己的儿子,只能作罢。她将注意力转到了先帝与轩辕烈的身上,两者之中必先除去一位才行。

  李妃不顾家人劝诫,让她暂时罢手,趁一日先帝出游,她买通一位御厨在他膳食中添加所谓“补品”,让先帝吃下。实则那是剧毒的毒药,一旦吃上一口立即毙命。李妃又假传圣旨,暗中写下要自己的皇儿做皇帝的诏书,就等先帝中毒暴毙。

  不多时,噩耗传来,先帝横死,那负责的御厨生怕此事会牵连到自己头上,逃命回到京城,把李妃买通他的事情卖给皇后,请求她保住自己一命。皇后先是答应,一听原来先帝横死其中竟然如此蹊跷,便暗定主意要报复李妃,这是他对付李妃唯一的证据,不得不利用。那御厨以为自己有皇后撑腰,便回到御膳房去工作,可谁知翌日便横死在御膳房后院的打水井内。

  皇后本想让那御厨出来指证李妃,谁知道证人却就此莫名死亡,虽然无人看到,但必定是那李妃派人下的手。她知道李妃狼子野心,先杀人灭口抹掉证据,再依仗李家在朝廷中的声望,推举她的儿子轩辕卿坐皇帝。

  皇后心想不能坐以待毙,可一时又苦无对策。

  但也许这就叫多行不义必自毙,李妃的报应报到了他的生父头上,李大臣不多日竟然暴毙家中,似乎本来救身患恶疾,突然大喜大忧之下,恶疾复发,要了他的命。

  所谓树倒猢狲散,李大臣忽然暴毙,本来拥护他的不少大臣临阵退缩。此时,皇后又找到靠山,这下势力又倒向了皇后。

  李妃眼看到手的皇位又失去了先机,只能忍气吞声下来,不敢在后宫造次。

  朝廷这边因没有皇帝而乱作一团,皇后手拿凤印统领后宫,本来就能因此推举自己的皇儿坐上皇位。但是她知道李妃不会乖乖就范,她就算能忍一时,却不会一直这么忍下去。

  于是,皇后召见李妃,对她用刑,逼她说出自己谋害皇帝一事,又在罪证中画押,对她说,若是自己不认罪,太后就会去对付她的儿子轩辕卿。太后还说,要是李妃认了罪,她便会放他们母子一马,因为证据在手,自然不怕她们闹事。李妃为了保住自己儿子,听信了太后的话。谁知太后狠心,定是要斩草又除根,最后将她推入河中,假装坠河而亡。

  这些往事揭开封尘,太后对轩辕卿娓娓道来,可心中却伤痛不已。每说一句,就像是在她已经结痂的疤上重新捅上一刀,再次鲜血直流。

  而这些事对于轩辕卿来说,也太过沉重。后宫争斗,牺牲在所难免,可是轩辕卿没有想到的是,他的母妃竟然是谋害他父皇的真凶。

  太后说的嗓音沙哑,却还是对他道:“哀家承认,哀家对你母妃李妃所做的事是有些残忍,也让你在儿时就失去了母亲。但李妃她皇帝所作的事,哀家也不能如此纵容她下去,必须将她除掉。”

  轩辕卿听得恍恍惚惚,心中亦是气愤,亦是悲痛。

  他怎么能接受自己的母亲残害自己的父亲,而到头来太后对自己所作的一切,只是为了报复自己的母妃。

  太后敲了敲桌子,让轩辕卿回过了神,“你现在可知这一切真相了吧?”

  轩辕卿本想说,“这些都是你说的,未必就是真的。”他也相信,自己那位温婉善良的母妃,不会做出如此伤天害理的事。可他却说不出一句反驳的话来,太后手中的证据,是直指她母亲谋反。

  太后见他没反应,追着说道:“你现在所作的,跟你当年母妃所作的事没有区别,只是你学了一半,你母妃那一半的阴毒狠辣你还没学到手。但是你会输,不是因为你不够狠,而是你根本就不配赢得皇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