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章
“王爷,这里人多,咱们里面说话,”还好吴紫萱适时的出现,给这尴尬的二人解了个围。
刘三接过了马鞭,刘家管事识趣的行了个礼,退到了院外等着。
刘三赶着马车到了后院,将马车停下后,他就自己出去了。
吴紫萱一手牵着赵林,另外一只手牵着刘如妍到了后院。
赵林终于想到了什么,他明白过来,那不是一场梦境,那都是真的。
尽管这不是他的本意,可是,剧本还是按照他在杭州的时候一样的上演着。所不同的是,在杭州的时候,吴紫萱自己是女主角,但在这里,她成为了那个重要的女配角。
“妹子,这个院子是我让留下来的,原本还想留给小梅呢,她还不定什么时候过来呢,就给你住吧,我先让人把东西搬下去,你等下和马车回去,等过两天,挑个好日子,咱们把你接回来,以后咱们就是一家人了。”吴紫萱指着一处院子说道。
“嗯,我都听姐姐的,”刘如妍羞涩的瞥了赵林一眼,低下头道。
“刘姑娘,我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真的不知道,如果我有什么冒犯的话,请你一定要谅解。”赵林似乎全部想起来了,尴尬地说道。
“王爷,你…”刘如妍当即脸色一变。
“你不要多想,既然事情已经发生,我也不是赖账的人,刚才萱儿也说了,从此以后,大家就是一家人了,先让萱儿带你熟悉一下吧,咱们也不讲那些俗礼了。晚饭就在家里吃,和家里人都认识一下。”赵林说罢,生怕这姑娘再给自己一个幽怨的眼神,赶快落荒而逃了。
应天府的百姓们次日醒来,突然发现,就在这一夜之间,城中所有的米店都开门营业了。
不过,现在的应天府已经不叫应天府了,就在昨天的时候,明王突然宣布,改应天府为金陵府。
叫什么名称,对老百姓们来说无所谓,他们只要他们的日子能过得下去就行。
当然,他们虽然不知道诗意是什么,只有那些读书人才懂。不过他们也承认,金陵府确实比应天府听起来好听。
而赵林之所以会想到把名字改了,除了他的文青病又发作了之外,还因为这应天府是朱重八所取的,他可不想让自己显得和朱重八一样的没有文化。
口口声声说了不和朱重八计较的赵林,在这件事情上,居然也生出了小小的心思。
先不说赵林的小心思,且说金陵府的百姓,当看到米店都开门了之后,纷纷的跑回家去拿来了米袋,匆匆忙忙的去买粮去了。
这一仗打到现在,都已经过去半个多月了,许多人家的米缸都已经见底了,米店再不开门,他们就只有饿肚子了。
金陵府虽然人多,但大部分还都是穷人,穷人家都只准备了十天半个月的粮食。至于下半个月的粮食,他们还要等着再去赚钱去买粮了。所以,如果再不复工复业,真的会发生饿死人的惨剧,这也是夏天明迫不及待的想让城中复中的主要原因。
作为来自底层的一屌丝,他可是见过了底层百姓的艰难,他如果连百姓们的这点实情都不知道,怎么敢吹嘘自己挑十几里地不换肩?如果连这样的常识都不明白的话,那他那所谓的挑十几里地不换肩,也只是不食人间烟火的做秀而己。
虽然各家米店都已经开门营业,可是百姓们生怕米店再次关门,所以他们纷纷拥了过来。
米店伙计不得不站出来喊道:“大家不要急,大家都有份的。”
可就算这样,还是有许多的人拥了过来,甚至还发生了哄抢的事情。
是的,城中歇业这么久,确实有些没米下锅的百姓人家,也会有些想趁机混水摸鱼的混混们。
然而,这些人才刚刚开始哄抢,就有一伙官兵闯了过来,将这些人一个个绑了起来。然后还出来几个年轻好看的官兵,背着手,一脸严肃的样子:“你们没钱买粮,可以跟官府申请救助,好好的抢什么粮,你们到底是良民还是强盗土匪?”
“官爷,我们自然是良民,不是强盗土匪,我们只是想买粮而己。”百姓们纷纷表态。
“想买粮那就排好队,大家都有份,都不要抢。”年轻的官兵背着手,威严的说道。
虽然他们不敢相信官兵的话,可是这个看似好看的官兵,刚才抓那些哄抢的时候,那凶神恶煞的样子,确实把大家吓坏了,大家不得不老实下来,开始排队。
直到看到秩序恢复正常了之后,官兵们才押着那几个抓获的哄抢者,悄然离去。
“刚才那几个官差好凶,”直到官兵走远了之后,才有人压低了嗓子道。
“你知道什么,他们抓走的可都是坏人,你们难道没有看到么,那几个坏人平常横行街市,吴王在的时候,谁敢拿他们怎么样?对这样的人不凶,对什么人凶”当即有人反驳道。
“以前的官兵,可是拿他们这几个人没有办法,如今总算有人对付他们了,吴王在的时候,口口声声说要保护老百姓,不能让老实人吃亏了,可我怎么觉得,还总是我们这些老实人吃亏啊。”又有人心有余悸地说道。
“谁是老实人,谁是坏人,吴王难道不知道么?他骗大家的,你们也信了?不信你们去看看,他口中所谓的老实人,都是听他的话的那些人,那些以前盘剥我们的坏人们,都是吴王的座上宾呢,他怎么可能会抓那些人?说不定,那些人盘剥了我们的钱财之后,转手就孝敬了吴王呢,要不然他哪里来的钱建那么好的吴王宫。”又有人一脸讥讽地说道。
“小声,小心隔墙有耳,”有人好心的提醒。
“我怕什么,吴王他自己现在还自身难保呢,要不是明王好心,放他们一条生路,他能不能逃回老家还另说。我家兄弟在明王军中,我可是听说,吴王的兵马在江边渡江都花了足足三天时间,明王的人可一直没有去攻打他们,让他们安全的过了河。还说出了什么同室操戈,相剪何急的话来,我是个粗人,不是知道什么意思,你们读书过,你们自己去理解。”
“切,这个都不知道,这要读什么书,这么简单的道理,我们不读书人了也知道啊,”有人不屑地说道,“不就是说不要兄弟之间打架,便宜了外人么?”
可随即他又疑惑起来:“明王和吴王不是一直是生死对头么,他们什么时候还成了兄弟了?”
刚才说话的人,此时不再搭话,偷偷的露出得意的表情来。
他们已经将怀疑的种子种下,到底能结出什么样的果来,他们也不知道。但至少他们知道,开始学会思考的老百姓,将会和以前截然不同了。
“排好队,不要挤,开始卖粮了,”店家的吆喝声,将大家的注意力又吸引了过去。
刚才的哄抢行为,让粮店刚打开门就不得不关了起来,现在把那些坏人们抓走后,店家才继续打开门来。
排在最前面的一个立即凑了上去,小心翼翼地说道:“店家,我称十斤。”
说完,摸出了一串铜钱,递了上去。
“十斤怎么够,你家里几口人?十斤才够几天,你这钱没打算买别的吧?既然这样,你这钱够买二十几斤了,要不,我给你称二十斤,剩下的零钱,你自己捎上?”店伙计客气的说道。
“店家,这米…还是以前的价,一点价都没有涨?”买米的中年男人,吃惊的问道。
这样一场仗打下来,不只死了许多的人,耽误了大家许多的生意,物价也肯定会涨起来的。
大家早都有了心理准备,按打仗前的价格,米价如果只涨一倍的话,那都是米店的老板极有粮心了,遇到特别的灾荒年成,米价涨到十倍都是有的。所以,也就难怪这个买米的人,会发出如此的惊叹了。
“涨价?开什么玩笑,这位大爷,你可不要害我们,王爷可是昨天刚刚下的通告,严令各处商家涨价,还说了,米粮是关系民生的大计,要是我们敢乱涨价,罚没点钱是小事,王爷还说过狠话,还说他的刀也是饮血的,我们老板可是赚本份钱的,谁敢去和王爷的刀比啊。”米店伙计一脸紧张地说道。
“原来是这样,”某个排在后面的买米者微微点了点头,心中也犯起了迷糊来,暗忖道,“难道说,这金陵城真的变了天了,这明王果真和吴王不一样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