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唐顺宗

第二百四十二章

  最后,不但每人给了钱,连侯惟清打到的一些野味都送给了因为打猎或者砍柴到这一片丘陵间被扣押的百姓们。

  初冬温暖的阳光照耀在王兴身上,却没有正在颠簸中的王兴带来一丝舒适和惬意中的感觉。前往徐州的道路由于割据数十年来尤其是最近刻意的破坏极度凹凸不平,使得长途的奔袭在鱼台境内成了很折腾人的行为艺术,不管是人还是马,都一脚深一脚浅地寻找大地的底线,就像股民在试探A股的底线到底在哪里一样。不过王兴还是要比股民们幸福的多的,探底A股的结果是可能压根就没底,但是王兴已经看到曙光在望了,再有十五里,前军就要进入丰县了。哪里的道路,平整得可好哩。

  本来想折腾敌军,结果却变成了折腾自己,不管是王兴还是他的一万两千名士兵都有一种自嘲的想法。在南陂以北,路还好走些,过了南陂却是能把骑兵的肺给颠出来。有一个小子就是不注意磕到马鞍上,飞了颗牙,现在说话跟拉风箱一样。如果不是田野里麦子探了头,骑兵们更愿意从田野上走,到底大家都是农家子弟,谁愿意糟蹋自己父老的庄稼呢?

  士兵王老五就是这样的一个人,王老五是鱼台东乡人,家就住在微山湖边上,去年官军讨伐淮西的时候李师道准备救援淮西扩充军队时被强行征召入伍。实际上也谈不上强行,王老五对公人几乎没有反抗意识,傻呆呆地就跟着走了,如果是在淮西,他得被称为木头。多年的务农生活使得王老五练就了一身强健的体魄,再加上不发达的脑细胞,一名完美的炮灰诞生了。在经过并不严格的审查后,前农民王老五光荣的成为了选锋营的一名长刀手。

  不过王老五到底憨直了些,在操练时总是会犯下这样那样的错误,比如奔跑时把头盔颠掉,腰刀滑出等等,一场训练常常被小队长踹上好几脚,完了身上全是脚印。军营的悲惨生活使得王老五的心灵发生了很大的扭曲,常常在行军时出神地了望辽阔的原野。军官告诉他们:

  “到了军中,就好好想着怎么为尚书效力,为自己攒点钱,省得老了伤了没人管。咱军中日子是苦了点,不要想着跑,想跑的先想想自己家里是不是还有人,想好没有了你再跑,免得对不起父母。”

  看到几个断胳膊少腿的逃兵后,王老五的心里彻底放弃了逃回家的想法,王老五,光看名字就知道这是多大一家子。想到因为自己小侄儿会被校尉狞笑着抱起就像校尉在其他地方做的那样的惨象,王老五就浑身发颤,安心地做他的大头兵了,只有深夜里才会一个人缩在被窝里抹眼泪。关在军营里,王老五想着的是家里的麦地,微山湖的鱼虾,连走在高低不平的官道上,王老五都狠狠地翕动自己的鼻子,想嗅嗅麦子的香味,可惜嗅到的却是干

  硬的尘土味。

  王老五后来回忆说,当时他就觉得有种不对劲的气味隐藏在空气中,但是他作为一个小兵,对劲不对劲不应该由他操心,尽管他当时很想拉屎,但是还是忍住了,跟上大队的节奏,直到前锋骑兵遭到了突然冒出的官军的阻击。

  阻击的形式让王兴以下所有的人都目瞪口呆,这是他们前所未见的。不止对他们,对官军而言确实也是前所未见的,谁都没见过如此火爆猛烈的场面。

  把这种玩意都配属给我们,皇上和朝廷真是没把咱们当外人哪!

  李忠义身经百战,却从来没有见过五千匹马同时炸营的壮观景象。当配给他的五百名近卫军辎重营士兵在道路上埋下炸药,在路两边干草丛中堆放起炸药的时候,李忠义还在质疑这么做的意义,当辎重营的校尉要求他把部队撤到两里以外时,李忠义不以为意。说实话,皇上捣鼓出的这个玩意压根在战场上就没使用过几次,而且都是由近卫军掌握,见识到这种威力的敌人早已经去见大神了。李忠义是个各方面都正常的人,让他相信光靠这些黑乎乎的散发出刺鼻气味的罐子就能击败在平原上无往而不胜的骑兵,怎么可能呢?李忠义不满地对辎重营的校尉吼道:

  “把军队埋伏在两里之外,要是贼军跑了怎么办?贻误战机,你担得起吗?”

  校尉道:

  “李将军,您应当相信大帅。事实上,确实没有必要埋伏在两里之外,但是贵军是第一次接触这种火雷。末将跟您说,第一次引爆这玩意的时候,末将当时都吓得尿裤子了。动静实在太大了。在西边,吐蕃军被炸得傻了的都有不少,腿都发软,哪里还想得到跑啊。基本上这玩意一出来,战斗就距离结束不远了。连人都这样,何况畜生呢?末将让将军离得远一点,不是怕将军胆小,而是怕炸窝乱窜的马冲撞了弟兄们,给咱们造成不必要的损伤。再说,靠得太近,咱们弟兄们虽然都是个个好样的,也未必就能立刻回过神来。”

  李忠义最后还是同意了辎重营校尉的安排,因为对方有五千骑兵,自己全军都是步兵,而且是轻步兵,硬撼的话李忠义相信自己的军队依然能获胜,但是肯定会吃大亏。不过李忠义依然撂下狠话来,要校尉仔细点,莫要误了战机。说实话,如果不是李愬有严令,必须尊重五十二军将士,已经是果毅都尉的辎重营校尉未必会和这立下大功的降将罗嗦这么多,咱爷们,可是正经的天子亲卫,百战精锐,跟你们这帮土豹子有什么好说的?!

  李忠义的心思和侯惟清是一样的,也想一战为五十二军正名,但是李愬有李愬的考虑,李愬的考虑就是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胜利。事实上,在李诵借着身体欠佳的借口跑到几个终南山的名道士的丹房去,装作恍然大悟的样子搞**药的配方来后

  ,李诵就有过命令,就是火药这玩意,只能在对外战场上首先使用。淮西之战,近卫军第三军因为已经在边境摩擦中小规模地实验了火雷,就钻皇帝命令的漏洞,给阻挡自己前进的淮西步兵来了这么一下,结果第三军这次就失去了参战的资格。近卫军一开始的几员大将里,郝玼已经进爵保定郡王,李愬和李光颜都是国公,而第三军军使王大海连个伯爵都没捞上。李愬清楚,皇帝实际上不想把火药用在对内的战争上。所以李愬就在军事会议结束后和李光颜一起面圣,请求道:

  “淄青连绵十二州,可战之兵十万以上,动员能力可达二十万以上。而且河北各镇随时都能卷入战事,臣等以为应当速战速决。而要速战速决,除去将士果敢,还要军器坚利。臣等思及军器,没有比火雷更称得上利器的。为大唐江山计,为天下苍生计,还请陛下准许臣等在淄青一战中使用火雷。如有火雷之助,臣等保证半年之内,平定淄青。”

  在攻打佛光寺的时候见识过火药威力的李纯也赞成在战争中使用火药。李纯的理由极具杀伤力。李纯道:

  “父皇不愿意对吴少诚、李师道使用火药,为的是念及他们都是大唐臣民,所以不忍,但是父皇以他们为臣民,他们何曾敬父皇为君父?父皇乃是天下臣工百姓的君父,是大唐忠勇将士的君父,奈何为了几个不肖的臣工,枉顾忠勇将士和无辜百姓的性命呢?”

  李诵在这个问题上确实迂腐了,其实李吉甫讲得很对,您就把自己当成是武德年间的高祖,把山东河北这些个当成是王世充窦建德不就成了吗?不知道李吉甫还讲了哪些话,反正李吉甫进完谏之后,皇帝虽然没有表态,但是反对的话也不再说了。本来猜测皇帝的心思对储君来说是大忌,但是当心里没底的李愬李光颜求见东宫时,太子道:

  “寡人也不知道父皇是什么心思,但是父皇仁德,想必不会看我大唐将士白白流血,百姓流离失所吧。”

  李愬和李光颜自然心领神会,相顾奸笑几声去了。不过李诵后来特地发上谕指出,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不是武器。前线的将领们认真研究学习了上谕之后,都对皇帝的精辟见解表示佩服,同时大家形成共识:皇帝的话要听,新式武器也要用。

  躲在一片丘陵后面,李忠义无聊地嚼着一片干涩的红叶,一边在估算着火雷到底有多响,心里打算着要是那校尉吹牛,就找机会狠狠折辱他一顿。正想着,望哨的斥候跑到他跟前,道:

  “将军,敌军骑兵已经进入我军火雷区了。”

  吐掉红叶,李忠义手一举,坐在地上的士兵们纷纷起身,拿起兵器,按编制站好。军官们正在整顿队形。天大的响声铺天盖地地传过来了。

  李忠义后来回忆说:

  “那哪里叫火雷,分明应该叫天雷,神雷嘛!”

  (本章完)

  下载【APP】官网:..无广告、全部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