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8 章

  ,我这边也是有责任的,这样,已经中午了该吃午饭了,不如留下来吃个饭当做我赔礼道歉。”

  “这个,不太好吧。”两个男同志犹豫。

  杨小娥给邓建军使了个眼色,他立马懂了,跑上去伸手揽住女编辑,再夺走她手里的帆布包,笑道:“珊珊妹子,今天搁这里吃了饭再走哈。”

  预防女编辑不答应,邓建军直接提帆布包跑了,藏起来,她不吃饭不给。

  小毛也现学现用,从两个男同志手里夺走帆布包,也提去藏起了。

  不晓得媳妇这要唱哪一出,再加上张振国不善言辞,只是站在媳妇身边,面色冷冽,一言不发。

  女编辑没有拿回帆布包,是因为没邓建军跑得快,但两个男同志力气可都比小毛大,但就因为张振国这个冷面军人在,不敢反抗。

  再说这会真是饥不可忍,如火烧肚肠的!

  老万从厨屋端出一盆一盆,散发出有ròu香味的美食,摆在院子里的长型桌子上,回头对大家招呼,“吃饭了!”

  员工们在太阳底下坐了一下午,又又饿,听到这喊声各个起身去洗手,坐桌,准备开吃。

  “走吧,大家都等着呢。”杨小娥笑着道。

  卤ròu的香味飘得满院子都是,勾的众人心痒痒的,黄金丽忍不住的吸了吸鼻子,完了一边吞咽口水,一边朝三个记者同志招手,“同志,来啊,大家等着你们开吃呢!”

  这卤ròu香味,当真是闻者,连口水都要流出来了。

  两个男记者也不作假了,笑着道:“那成,你们这么热情,我们也不推让了。”

  女编辑脸皮薄,只是小心的咽了咽口水,没有露出很嘴馋的样子,见两个同事走过去坐下,自己也扭扭捏捏被邓建军拉过去。

  长型桌子能坐六十个人,桌上每隔一米摆一个铁盆,里面盛着切成片的猪下水。

  两个男同志头次看到猪内脏还能这么做,脸上尽是馋意,道:“师傅,你这个是咋做的,这么香?”

  老万笑道:“这可不是我做的,你要是喜欢,就多吃点。”

  黄金丽边流口水,边好奇的说道:“老万,这是你买的嘛?”

  “老万你是怕说是小娥做的,就没人再夸你手艺了吧?”赵金芳打趣地道。

  老万直摇头,“我可不是这意思,你尽胡说。”

  都是一起上班的人,偶尔开几句玩笑话是不会放心里的。

  “各位,这卤下水是小娥做的,不过呢,她已经把这个秘籍传授给我了,往后,我也是一名老板了!哦,对了,我开的工作室叫赵姨卤味,你们记得啊,往后要是吃到标着赵姨卤味的袋子装着卤ròu,那就是我做的!”赵金芳介绍着,一张脸都要笑成花了,嘴根本就合不拢。

  “啥?你要做老板了?”黄金丽脸上的笑意马上垮了,心里有些嫉妒,同样年纪的人,咋个赵金芳能当老板,自己不成呢。

  小娥可不能偏心了,黄金丽赶紧起身,一脸期待的冲杨小娥坐的那边喊,“小娥,婶子晓得你最热情了,一人富起来把全村人都带富,你婶子我也想学点手艺当老板,你看有啥子可以传授我的?”

  李美伢一脸尴尬,扯了扯她衣袖,“妈,你干啥呢,做好你的工作就成了,还想当老板。”

  黄金丽一脸不服气,道:“你妈我就不能当老板了?跟你说,我还非得当老板。”

  杨小娥笑,“婶子,那你看想做点啥,我这边有好点子,就跟你提一提。”

  这丫头脑袋瓜灵活,绝对能助自己走上致富道路,黄金丽心里乐开了花,直点头,“那成,那成,我现在光想着吃卤ròu,没心思想其他的,等会吃饱了再好好想想哈。”

  “哈哈哈……”这一席话把大家逗乐了。

  女编辑的心里起了好奇,对邓建军道:“你们杨老板哪毕业的?咋个晓得这么多致富点子。”

  正文第五百六十五章代表性人物(3更)

  “你还真说到点子上了,她就是晓得很多致富点子,想到的法子没有不成功了,不过,具体哪里毕业就不晓得了。”嫂子可是邓建军唯一佩服的女人,说起她,邓建军是一脸崇拜。

  女编辑的好奇心彻底被勾起,追问下去,“打个比方?”

  “县城小吃街有家现在很火的包子铺,卖灌汤包的,要是有人当面夸老板能干手艺好,老板都会虚心告知其实配方是小蛾子工作室的老板所出。”

  “原来,如此……”那家包子铺女编辑也买过灌汤包,当时确实听到老板对另外桌子人这么解释,原来说的就是杨小娥啊。

  “再看赵姨,嫂子又把卤ròu秘籍传授给她,我估计往后得火。”说着,邓建军脑袋瓜子一转悠,又起了心思了,嗯,等会得找赵金芳商量,必须加盟入股赵姨卤味,这可是赚钱的好机会!

  两个男同志吃了卤ròu,惊喜得不行,再一听杨小娥这么聪明能干,还乐于帮助他人致富,可不就是上面领导要求的,能人带头,先富帮后富的代表性人物嘛!

  这个新闻好,县城这荒远偏僻的地方,出了一位能人,值得宣传大力赞扬,这趟没有白跑啊。

  邓建军看女编辑对嫂子的事好奇,正好想跟她套近乎呢,接下来,把杨小娥的事情全讲出来,一开始手工织毛鞋,收入微薄,一点点节约钱到后面开一个只有三个人的工作室,运用她的灵活脑袋瓜,短短半年时间把员工扩大五十人,现在的收入至少月四百。

  让邓建军深感佩服的,是工作室起来后,需要扩大员工,明明外村人有很多更适合人选,但杨小娥坚持从本村招聘,是典型的吃水不忘挖井人。

  这种一个人带动一村人的例子,在县城还是头一例,把三个记者同志讲得心痒痒,巴不得现在就写一篇稿子发出去。

  在嫂子的帮助下,建设村三百多户人家,但已找不出一户吃不饱饭的,因那些贫困又没有人力的人家,嫂子每个月都会定时慰问,发玉米面粉,买两斤猪ròu,出钱买菜籽给种,这样省去买菜的钱。

  身患残疾的,比如钟先生这种,嫂子每天都让老万帮忙送饭菜过去,还督促小毛隔三差五去帮忙清扫院子,当然,一开始会给老万和小毛额外的补贴工钱,后来,两人也被嫂子的善举感动,变成自愿帮助。

  讲起嫂子,邓建军是无不夸口称赞啊,当然,为什么嫂子这样的人在有些村人的眼里却是个刺呢,主要因为他们想进工作室,但考虑经验不足没有雇佣,心怀嫉妒,才搁外头散播谣言。

  见女编辑一面听,一面掏出随身携带的钢笔,在纸条上面记录重点,邓建军挺直了腰杆开始吹嘘了,“嫂子说,一人富不算富,众人富才算富,可真是个伟人呐,我天天跟嫂子共事,也被感染了!现在也是有一颗带动一大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