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初露锋芒13

  久留米旅团配属皇协军,从上午开始行军到傍晚休息,一天下来伤亡惨不忍睹。

  这些八路民兵先是用炸药伏击,防不胜防草木皆兵的,感觉满山遍野无时不刻到处有地雷炸药,而且这种地雷炸药威力惊人,一般八路民兵或正规八路用自制手榴弹,有就顶多炸死炸伤三五人,而且炸点必须离目标极近的位置。这就算精良高质量的手榴弹,因为它的炸药威力比较大。

  差的八路造手榴弹,“轰”的一声弹体一分为二,让人一身黑不溜秋的颜色。虽然炸不死人,但生死线上的惊吓给人劫后余生胆战心惊虚脱感。

  而这里的八路民兵,用得炸药不是土制黑火药,是一种罕见稀少的高档货。

  当它爆炸的时候,发出响彻云霄,震耳欲聋的天雷效果。不是那种低沉闷响的声音,只发出一点大的响声加浓点的黑烟。

  每一次天雷滚滚的爆炸,令人刺眼的光芒加震耳欲聋威压,让活着的人生不如死。

  看着像烂树枝的肢体飞的到处都是,甚至有的人化为灰烬粉尘。好一点的口鼻,耳流出鲜血,虽然活着其实也快死去了。

  视觉上的惨不忍睹传给大脑,脑海里想像出自己被炸的各种惨样,头皮发麻冷汗直冒,痛彻心扉不安感在全身蔓延。

  空气浑浊,不安的扫描四周。瞳孔紧紧盯着每个方向,生怕错过哪些异常下一个倒霉的是自己,心跳加速,双手有些颤抖出汗,周围的空气变得很紧张。

  皇军毫无怜悯之心的刺刀,逼迫兄弟们走向十死无生的黄泉之路。

  做出任何事情都要付出代价,原以为跟着日本皇军,凭皇军强大的战斗力。可以抱大腿吃香喝辣,赛过活神仙比跟国军的待遇好。

  哪知精神上背负汉奸卖国贼的千古骂名,碰上万分危险的境况还要当牲口不如的炮灰。平时随随便便的普通日军士兵,对长官和自己不尊重的吆喝来吆喝去,这也就忍了算了,只不过是面子上的不舒服而己,但今天这不当人像一只微不足道的蚂蚁,给鬼子去探炸弹死得毫无尊严毫无意义和价值。

  埋藏在心里的怒火不甘己经蠢蠢欲动,没有对比就不知道珍惜和宝贵的感悟。非我族内其心必异。

  将圆未圆的明月,渐渐升到高空。一片透明的灰云,淡淡的遮住月光,田野上面,仿佛笼起一片轻烟,股股脱脱,如同坠入梦境。让人不由升起身心俱惫虚脱感需要早早尽入梦幻的世界,寻找一种安抚的情感,修复这生不如死的现状。

  正当皇协军日军沉睡的时候,朱大壮凌厉的双眼,把一切风吹草动的动静尽收眼底。

  人生不做亏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门。这些二鬼子今天领教了生不如死的折磨感,希望能从中觉悟到正义的召唤。

  “报告,团长我们军乐团一切准备就绪,没想到这样的战斗会用上我们。同志们的斗志高昂,要用自己的专长杀敌建功”!军乐团团长四眼张淼淼激动的说。

  瘦弱细高的身材,文艺青年的气质。配上黑色大号的近视镜,内心充满杀敌报国的意志,双眼透露出不甘不屈的火焰。

  “这次用你们军乐团上阵,不是第一次也不是最后一次,全国人民奋勇争先敢于和鬼子刺刀见红。

  拿起你们特殊的武器,保家卫国的赤诚心,用你们最好的状态以艺术的方式震撼与威慑表现出来。

  音乐不只是陶冶情操的艺术,同样音乐也是一种独特有效的战争利器”!朱大壮鼓舞的说。

  人类即使有着阳光的外表,但在心中,却都埋着同样病态的种子。欲望,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同样是禁锢人类双翅的枷锁。而在那连光芒都无法涉及到的心灵深处,不管多么冰冷、坚硬的人,似乎都可以从那黑暗中拧出几滴自卑,浓郁的自卑。

  皇协军便是这样的存在,大部分人是农民,为了吃口饭去当兵或是被抓壮丁,这些人就是大字不识一个的低层小人物。

  但忠君报国的大义模糊意识有,具体分辨是非的判断力基本没有。

  中国的城市化很小,接受过教育的人只有几百万胜至只有几十万人,有很大一部分人可能不知道国家和民族是什么。

  要知道中国农民是世界上最能忍得人,只要有口饭吃,就不会起来反抗。再加上汉族刚刚从满族的两百多年的奴役中解放,几百年的奴役使得中国农民的奴性更加沉重。所以才有那么多皇协军甘心给日本当炮灰。

  现在就是要让皇协军内心深处的善良,正义,不甘不屈的精神觉醒回来。

  而音乐可以起到不战而降的特殊作用。一提起音乐在古代战场上瓦解敌军的作用,我们就会想到“四面楚歌”的典故。

  《楚汉》一书中后来演化为两个不同的版本,即《十面埋伏》和《霸王卸甲》。虽然反映相同的历史题材,但两支曲子立意完全不同。

  《十面埋伏》的主角是刘邦和汉军,重点内容是“十面埋伏”、“鸡鸣山小战”、“九里山大战”等,乐曲高昂激越、气势磅礴;而《霸王卸甲》的主角是项羽和楚军,重点段落是“楚歌”、“别姬”,乐曲沉雄悲壮,又凄楚宛转,重在描述项羽在四面楚歌声中与虞姬诀别的场面。前者是赞歌,后者则是挽歌。

  一曲能当十万兵。音乐起到不战而胜作用的历史战例还有不少。

  晋人刘琨任并州(今太原)刺史时,曾被胡骑围困数重。夜晚,刘琨乘着月色登上城楼清啸,啸声凄恻忧郁,胡人闻之凄然长叹,心无斗志。夜半时,刘琨又吹起胡笳,胡人听到自己熟悉的乐曲,无不痛哭失声,人人都起故土之思。刘琨连连吹奏胡笳,其音越发清越悲凉,胡人终于无法忍受,撤围而去。

  独立团军乐队十几支琵琶为主,配上必须的其它乐器,一场独特震撼终生难忘没有硝烟的战斗展开了。

  近代的音乐于战争的意义,更是不可小觑。

  更不要说抗日战争时期,中华儿女在抗战中所表现出来顽强不屈,大无畏精神是取得战争胜利的重要保证。

  而在抗战期间涌现出来的一首首优秀音乐作品,对于凝聚人心、鼓舞士气,无疑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正是那一首首激昂的抗战歌曲唤起了广大民众的觉醒,激起了各民族人民强烈的爱国热情,激励着中华儿女奔赴抗日前线为驱走倭寇而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