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中华世纪谈

外1章孔子小传3

  孔子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儒家创始人,被后人尊为文圣。

  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

  他是“宋微子之后”,也就是商朝遗民。但在他曾祖的时候孔家搬到鲁国定居。所以他祖籍是宋国,但户口所在地是鲁国。

  他的父亲叫叔梁纥[hé]。叔梁纥连生九个闺女,好不容易生出个儿子还是个残疾。一心求子的叔梁纥坚持要生下去,怎奈妻妾年事已高宣告停产。叔梁纥于是再娶颜徵在继续未竟的生子事业,终于生下了孔子。

  《史记》记载:“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野合”两字引来诸多争议。

  叔梁纥那时已经年过七旬。这么大年纪还有没有生育能力让人怀疑。东晋《拾遗录》记载:“夜有二苍龙自天而下,来附征在(颜徵在)之房,因梦而生夫子”。宋代《太平御览》记载:“孔子母徵在游大冢之陂,睡,梦黑帝使请己往,梦交,……生丘”。这些野史记载与正史的“野合”联系起来引人遐想。半夜进入颜徵在房间的是神还是人?

  不过力挺孔子的人坚持认为“野合”只是指老夫少妻不合礼法而已。孔子是叔梁纥的亲生儿子不假。

  孔子降生后不久,叔梁纥死了。孔子娘俩被赶出孔家。孔家为什么要这么做不得而知。通常情况下,无论出现怎样的家庭矛盾,自家的子嗣都不会被抛弃。

  后来,颜徵在死了。孔子想把母亲与父亲合葬,竟然不知道父亲的坟地在哪,多亏邻居的指点才找到父亲的坟地。这说明孔家与孔子关系断的非常彻底。

  鲁国的权臣阳虎宴请鲁国的士人。孔子去参加被阳虎拒之门外。阳虎不承认孔子的士人身份。按理说贵族的孩子肯定是贵族。叔梁纥是鲁国的大夫。按照礼法,大夫的嫡子是大夫,庶子是士人。孔子如果是叔梁纥的儿子最起码也是士人。但他的士人身份竟然不被承认。

  种种迹象让人怀疑,孔子究竟是不是叔梁纥的亲生儿子。

  孔子属于自学成才。他没上过学。

  那时没有义务教育一说。只有贵族的孩子和有钱人的孩子才有机会上学。当时的学校分两类,官学和私学,也就是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官学只招收贵族子弟。孔子的贵族身份不被承认,自然也就没资格进入官学。私学倒是随便进,但需要收取学费。孔子娘俩孤儿寡母糊口都是问题,那里有闲钱交学费?

  孔子“年少好礼”,从小就喜欢礼法方面的东西,整天摆弄各种礼器,以模仿各种礼仪为乐。

  “孔子十有五而志于学”。十五岁时孔子立志做学问。十七岁时已经小有名气,有了慕名而来的追随者。

  孔子19岁结婚,娶了宋国的一个姑娘。因为孔子是商朝后裔,按照商人的规矩不能和外人通婚。

  孔子的婚姻生活显然并不美满。后来孔子把老婆休了。孔子曾说:“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则不逊,远则怨”。这句话一直被当做孔子歧视女性的例证。其实这不过是孔子对自己婚姻生活的感慨罢了。

  孔子20岁参加工作,担任文书、库管之类的小吏。并在同年有了儿子孔鲤。

  在23岁时候,孔子辞职下海开办了一所民办学校。孔子因此成为一名光荣的民办教师。后人把孔子作为老师的祖师爷。小孩上学头一天要先拜孔子再拜先生。

  现在也有人呼吁将孔子的生日——9月29日,作为民办教师节。

  不过孔子并非中国第一个民办教师。比孔子早一百年的柳下惠就是一个民办教师。柳下惠也是鲁国人。

  孔子的学校面对普通大众,不设任何门槛。如果说有门槛的话,那就是“束脩[xiū]”,也就是十条腊肉的见面礼。孔子说:“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只要能交得起学费,都可以来学校上学。毕竟孔子的学校是民办的,没有**的财政拨款,也没有慈善捐助,不收学费无法维持运营。圣人也是要养家糊口的。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孔子教学有四项内容:文献、品行、忠诚、信实。

  文献主要指“六艺”:诗、书、礼、乐、易、春秋,也就是《诗经》、《尚书》、《礼记》、《乐经》、《易经》、《春秋》。这六本书被称为“六经”。后来《乐经》失传了,只剩下五经。“五经”和“四书”一起成为后世儒生的必修课。

  有人认为“孔子以六艺教”是指孔子教授“礼、乐、射、御、书、数”六门功课。其实不然。那六门功课是官学的教学内容。

  礼是礼法,包括吉礼(祭神、祭祖等)、凶礼(葬礼、哀悼等)、军礼(检阅、出征等)、宾礼(接待宾客)、嘉礼(成人礼、婚礼等)。乐是举行各种仪式时的音乐舞蹈。礼乐通常配套使用。

  射是射箭的技法。御是驾驭战车的技术。这两样都是军事技能。

  书相当于语文。数相当于数学。这属于基础知识教学。

  顺便说一句,古代数学也就相当于现在的小学水平,能进行加减乘除、开方、分数、一元一次方程等简单的计算,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田亩的面积、边长以及赋税分担比例计算等。

  那时候算数是用算筹(小棍)而不是算盘,因为那时还没发明算盘,用小棍横横竖竖地摆放表示0到9的数字。

  那时候算道题麻烦死了,得准备一大把的小棍,摆一院子。刮三级以上风不能上数学课,担心小棍被风刮乱了。

  官学所传授的六艺是准备做官的人必须掌握的技能。官学的学生都是贵族。他们生下来就准备做官的。

  孔子招收的学生主要是庶民,没资格做官。庶民做官属于破格录用。他们学官的六艺用途不大。

  再说孔子也没有能力教官学的六艺。比方军事技能,孔子没当过兵也置办不起战车,怎么教学生作战?

  作为一个知识分子,他教的六艺都是书本上的学问。

  据说孔子一生收过三千学生。其中通过全部“六艺”考试拿到毕业文凭的有七十二个,人称“七十二贤”。

  因材施教是孔子的教学指导思想。他经常告诫他的学生们做学问就要“不耻下问”、“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三人行必有我师”。

  孔子自己也是身体力行,在工作之余勤学不辍,并且周游列国,访名师拜高人。曾“问礼于老聃(老子),学鼓琴于师襄子(鲁国乐官),访乐于苌弘(周国大夫,精通乐理)”。还向著名学者郯[tán]子学习过官制。

  他钻研的方向是礼乐方面。通过不懈的努力,他对礼乐方面的学问越来越精通,名气越来越大。

  齐景公访问鲁国的时候专门拜访过他,讨教礼乐方面的问题。不过齐景公更关心的是如何成就霸业。孔子给他的建议是不拘一格降人才。他拿秦穆公破格提拔百里奚为例,希望国君能给庶民做官的机会。

  孔子在35岁的时候去齐国求职,做了齐国丞相高朝子的家臣。看来民办学校的生意不是太好。

  齐景公听说孔子来齐国了,把他叫来见面。

  齐景公问他如何才叫以礼治国?

  孔子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是君,臣是臣,父是父,子是子。君要有君的样子。臣要有臣的样子。父亲要有父亲的样子。儿子要有儿子的样子。分清上下尊卑,各守本分,国家就好治理了。

  齐景公同意他的说法。如果君不像君,臣不像臣,父不像父,子不像子,那国家就乱套了。

  齐景公问他:我具体该怎么做才能治理好国家呢?

  孔子说:“政在节财”。国君懂得节俭,百姓的负担就轻一点。做为国君应该以仁心对待百姓。

  孔子来齐国的路上,路遇一个妇人哭坟,哭得非常痛。他过去打听怎么回事啊?妇人说,这地方有老虎。前不久我舅舅让老虎吃了,我老公也让老虎吃了,如今我的儿子也让老虎吃了。孔子非常纳闷,那你怎么不赶紧离开这里呢?妇人回答,这里没有苛政。孔子感慨:“苛政猛于虎也”。

  所以孔子认为施行仁政应该成为国君的基本工作方针。

  齐景公认为他说得很好,打算封孔子做官,但被他的宰相晏子拦住。

  晏子说儒生都是些耍嘴皮子的,干不了实事。他们太拘泥于古礼。你瞧他连上台阶先迈哪只脚都要琢磨一番。他来齐国做官还不得把齐国百姓累死。他那套繁文缛节的礼仪,咱学一辈子也学不完啊!

  齐景公对晏子言听计从,于是不用孔子。

  孔子的执政理念跟齐国大夫合不来。齐国大夫恨不能弄死他。“齐大夫欲害孔子,孔子闻之。”齐景公也没办法,只好婉言请孔子走人。

  孔子被齐景公辞退后返回鲁国。

  回到鲁国的孔子继续办学。因为得到过齐景公的赏识,又有在齐国的从政经历,孔子的名气更大。慕名而来的学生更多了。

  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