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49年英宗亲政瓦剌,兵败土木堡,被俘。
1449年,蒙古瓦剌部侵扰边境。
瓦剌在鞑靼衰败后逐渐统一了蒙古草原。瓦剌首领也先上台后疯狂扩张势力,向东打到朝鲜,向西打到西域,兀良哈、女真人、哈密都向瓦剌臣服。
强大起来的瓦剌依然跟明朝保持着朝贡关系,向明朝称臣,向明朝进贡。
他们向明朝称臣,一是自认为实力还没有强过明朝,二是不愿丢了进贡的资格。
不称臣就没资格进贡,这听起来似乎很滑稽,好像有人愿意进贡,上赶着进贡似的。
但事实还就是这么回事。周边国家都愿意向明朝进贡,争着抢着向明朝进贡。
因为向明朝进贡不是白给,是有回报的。明朝不会让他们空着手回去。“有来无往非礼也”。明朝会回赠一些东西。他们送来的东西叫“贡”。明朝给他们的东西叫“赐”。“赐”通常是“贡”的一倍。他们不仅能得到高回报,还能得到他们国家急需的物资。
这种礼尚往来实际上可以理解成一种特殊的贸易关系。你给我你们那边的特产。我给你我们这边的特产。比如对瓦剌,明朝让他们用马来换中原的丝绸、茶叶、盐、粮等等生活必需品。他们甚至还可以得到明朝制造的铠甲、弓、箭。
这种贸易关系的特殊之处在于它不是一种平等的贸易关系。你必须向我称臣,我才肯跟你贸易。明朝的对外贸易政策是政治挂帅而不是经济挂帅,是招抚夷族的一种手段,是一种恩赐,不是现在所说的互通有无、互利互惠。单算经济账,明朝是赔钱的,赔大发了。
明朝之所以愿意做这种“冤大头”也是有所图。图名是一方面。万国来朝、臣服天下,能让明朝的虚荣心得到满足。另一方面,明朝图个边境清静。你不用来抢,又杀人又放火的,我给你不就结了。
有的国家只想“贡”不想“朝”。那明朝是不答应的。比如日本,大老远跑来纳贡,因为“无表”被明朝“却之”。
“无表”不是说没有海关申报表,而是指降书顺表。你得向明朝称臣,承认明朝是老大,才能跟明朝进行贸易。没有“表”就没有“贡”。没有“贡”就没有“赐”。
日本在明太祖时期因为没有“表”无法进行朝贡贸易。他们的一个将军耍心眼儿,冒充日本政府伪造了一个“表”骗取了贸易资格,后来被明太祖识破。明太祖大怒,把日本打入禁止朝贡的黑名单。
日本无法靠朝贡获得日本生活必需的物资就让倭寇去抢。明太祖防不胜防,烦不胜烦,一面下令沿海筑城加强防御,一面禁止船泊出海,让倭寇没的可抢。但这样一来,防了倭寇的同时也限制了本国的海上贸易。
到了明成祖时期,为了解决边境倭寇问题,明朝恢复了日本朝贡资格,以此为条件要求日本惩办躲在日本的倭寇。日本立即照办,带上称臣的国书,拎着一串倭寇头目的首级赶往中国朝贡。
日本希望向明朝朝贡,不但是贪图明朝的“赐”还想借机做明朝的生意,沿途做点买卖,额外再捞一把。
日本的WS刀在中国很有销路,因为日本的炼钢技术比中国先进。
中国的冶铁炼钢技术在唐朝以前一直是世界领先,但宋朝之后就不行了。别说没有新技术出现,连原有的技术有些都失传了。不知道这是不是跟宋朝的重文轻武有关?不愿再在兵器上面下功夫。也可能是盐铁专卖制度把冶炼业变成垄断企业,靠垄断就能够获得足够的利润,也就失去技术革新的动力。也有人说是因为煤的普及。煤便宜而且产量大,使铁能够大规模生产,但与此同时也影响了钢的质量。煤炼铁含碳量高,难以练出好钢。
日本在唐朝时学到了中国的炼钢技术。经过不断发展和提高,日本的炼钢技术超过了中国。日本从中国进口铁,回去炼成钢、做成刀再卖到中国。日本刀锋利无比,非常受中国官宦以及军人的喜爱。
日本刀在中国非常畅销以至于日本人不再看重朝贡,只把朝贡当做一次合法进入中国境内的机会。有时候日本人还没走到京师就已经把货卖光了,索性放弃朝贡打道回国。
日本人来中国卖刀。瓦剌人来中国卖马。
但是瓦剌人不厚道,把淘汰下来的老弱病残的马送往中国,把中国当做废品收购站,并且以次充好索要高价。
瓦剌还谎报使团的人数。明朝免费招待各国使团,不仅包吃包住还送红包给使团的每个人。瓦剌人贪图小便宜,每次都来一大帮人,并且明明来两千人却谎报三千人,为了多得红包。
瓦剌一贯如此。明朝始终睁只眼闭只眼。
王振得知了这个情况后,大怒,决心治治他们这个毛病。“其太师也先贡马,振减其直,使者恚而去”。瓦剌进贡马匹,王振令人按质论价。瓦剌没便宜可占,愤然离去。另外,“瓦剌贡使三千人,赏不如例,遂构衅”。王振让人数着人头给红包,杜绝虚报骗赏现象。这一点也得罪了瓦剌。“虏使贪婪无厌稍不足其欲辄构衅生隙”。
瓦剌人不干了。你不是不给吗?那我就抢。中国边境因之战火又起。
1449年,瓦剌首领也先率军进攻大同。边将吴浩、宋瑛率兵迎战,结果兵败身亡。
消息传到京城,群臣开始讨论应对。朝臣大多是儒生。儒生怕打仗。大家劝明英宗宁人息事,以和为贵。明军战斗力今非昔比,而瓦剌统一蒙古后实力剧增,此消彼长,动起手来胜负难料。
但王振力排众议要求明英宗立即御驾亲征。
王大叔用明成祖朱棣五次远征的光荣事迹激励明英宗,说得明英宗热血沸腾。太祖打败蒙古,成祖打败鞑靼,我要是能打败瓦剌就能和两位先祖并肩齐名,成为第三位名垂青史的武功皇帝。
明英宗当即拍板:讨伐瓦剌。
七月十一日王振提议亲征。十二日群臣纷纷上书反对。十五日明英宗拍板亲征。十六日,“车驾发京师亲征”。
明英宗说走就走,率领五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出发了。
虽然说兵贵神速,但是打仗毕竟不是旅行。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很酷,很潇洒。但是如果把出征当旅行,也来个说走就走,那可不是酷,那是很傻,很天真。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出征之前必须首先解决后勤保障问题。“后勤保障是军队战斗力、凝聚力的保证”。兵马的吃喝拉撒睡,武器装备的供应……要考虑的事情多了去了。
久居深宫明英宗和太监王振从来没带过兵。“目不辨旌旗,耳不谙[ān熟悉]鼙[pí战鼓]角”。他们哪懂这些。王大叔以为多带些银子就得了。穷家富路,路上缺嘛买嘛。
这俩把问题想得也太简单了。五十万大军,五十万民夫,一顿能吃穷一个县。沿路州县都是穷山僻壤,他们的接待能力能支持的了吗?
果不其然,“不到十日,军中已绝粮”。刚出门就出现了饿死士兵的现象。
一路艰难不提,大军勉勉强强开到了大同。
也先见大军杀到,率军北撤,诱敌深入。
明英宗以为也先怕了自己,准备率军追击。大同镇守太监(相当于军区政委)郭敬来见王振,劝王振千万不要追,追就着了也先的道。为了掩盖自己先前兵败的无能,他向王振添油加醋地白话瓦剌军多么多么凶悍狡猾。王振吓得目瞪口呆,决定撤军。
五十万大军大同一日游,如潮水般“哗”一下涌上来了,又“哗”一下退下去了。
要撤好好撤也算,赶紧回家,准备充分了来年再战。谁成想王振在撤兵途中又出幺蛾子。
大军离开大同向东北方向行进。大军来时取道宣府(张家口宣化区),回时打算原路返回。但是王振请求明英宗绕道他的家乡蔚州(在大同东南),让他体会一把衣锦还乡的感觉。明英宗自然如他所愿,令大军转向东南行进。
走到半道,王振突然改主意了。大军所过之处,农田尽毁。不说别的,五十万人一人一脚就能把农田变成宅基地——瓷实得都不用打地基了。王振担心扰民,请求明英宗折回原路。明英宗又答应了。
这一绕一折,时间就耽误了。
明军走到离怀来(河北张家口怀来县)县城只有20里的土木堡,王大叔发现拉银子的车队没跟上来,命令大军就地止步,等待辎重车队。
有人建议明英宗先行进城,留一部分人等就行了。王振不知道出于什么考虑,拒绝了这个建议,还讥讽别人“腐儒安知兵事”?
等啊等,车队没等来,瓦剌的马队来了。也先率领数万瓦剌骑兵追了上来。
王振派出三万兵阻击瓦剌。阻击部队迎过去就掉进人家设好的伏击圈,全军覆没。
瓦剌军队随即兵围明军大部队。
两军对峙。也先怵对方人多势众,明英宗怵对方马快刀狠,谁也没敢先动手,就那么僵着。
两军整整僵持了一天。也先提议:咱们别相面了,讲和吧。明英宗说:好哇,你们先撤围,条件好商量。
也先真的就撤了。
明英宗长舒一口气,有惊无险。
王振迫不及待传令“移营就水”,也就是把营盘迁到离土木堡不远的小河边。大夏天的,将士们被围在土木堡一天没水喝,渴得嗓子直冒烟。王振“移营就水”的命令一下达,将士们争先恐后地往河边跑。
也先撤走但没撤远,就在不远处等着这一刻。他见明军大乱,立刻下令攻击。
促不及防的明军被也先的马队冲得七零八落。瓦剌铁骑左冲右突,大肆砍杀。明军很快死伤过半。
明英宗的卫队也被杀散,身边只剩下一个小太监。明英宗知道走不脱了,下马盘腿而坐。一个瓦剌士兵冲过来,看见明英宗穿的铠甲和衣服非常高档,叫明英宗脱下了给他。明英宗不肯脱。瓦剌士兵要杀他。旁边有瓦剌兵拦住,说这个人看起来气度不凡,可能是个大官。瓦剌士兵于是押着明英宗去见也先。也先一看,喜出望外,叫人好生看押起来。
随行的大臣几乎全部被杀。王振则被愤怒的士兵一锤砸死。
五十万大军全军覆没。这时明朝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败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