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中华世纪谈

85吕后摄政

  公元前195年——前188年高祖更立太子不遂,崩。吕后毒杀赵王如意,残害其母戚夫人为“人彘”。惠帝见之大哭,得病,不理政事。相国萧何卒,曹参继任,于事无所变更,后称“萧规曹随”。吕后废秦朝所定“挟书者族”之律、灭三族罪及“妖言”令。

  汉高祖把异姓王也灭了,把同姓王也封了,诸事已毕,想歇一歇吧,病倒了。

  汉高祖在和英布作战的时候被流箭击中,伤不算重但是伤口反复感染落下病根,回京后病情日益严重。他预感到自己恐怕时日无多,于是加紧安排后事。他最惦记的事就是换太子。

  他对刘盈日益不满,认为他懦弱无能。我都这么大年纪了,还得拖着病体四处奔波。怂包儿子一点也不能替父分忧,不堪大任。

  他私下找人谈话,希望得到大臣的支持。但结果令他失望,大臣依然是强烈反对,认为换太子便会动摇国本,引发天下大乱。儒生叔孙通甚至准备死谏。汉高祖又踌躇起来。

  吕雉见汉高祖旧话重提,急忙去找智多星张良。

  张良自从汉高祖称帝后就闲赋在家不过问政事,专心修道求仙。但经不住吕后软硬兼施死磨硬泡,张良支招去请“商山四皓”。“商山四皓”是四位隐居山林的高人。如果能请得动这几位高人辅佐刘盈,汉高祖就一定会断了废太子的念头。

  吕雉依计而行,想方设法请来了“商山四皓”。

  当汉高祖得知他屡求而不得的四大隐士竟肯屈尊辅佐刘盈,不禁对刘盈刮目相看。再想想群臣激烈反对、周昌扬言“不奉诏”、叔孙通扬言撞死在他面前,强立刘如意可能会在他死后生变。

  刘如意才十岁,没有大臣的支持,即使勉强做了太子也坐不稳皇位。吕后更不是省油的灯。舞技高超的戚夫人根本不是政治经验丰富的吕后的对手。如果他还能多活几年,扶上马送一程还有可能。可现在,他自己都不清楚还能活多久。

  汉高祖无可奈何地对戚夫人说:看来太子羽翼已经丰满,动不了了。

  戚夫人听罢立刻泪流满面。她一是悲争太子不成,二是忧日后会遭到吕后和太子的报复。

  公元前195年,汉高祖因病去世。太子刘盈顺利登极,称汉惠帝。

  汉惠帝顺利登基后,吕后长出了一口气,随之而出的是压在心底多年的怨气。她恨戚夫人跟她争宠争太子,把情敌兼政敌的戚夫人打入“永巷”(宫中监狱)。

  戚夫人于是成了吕后的阶下囚,穿着囚衣日日在牢中舂米。囚徒坐牢是要做苦役的,女囚通常是舂米。戚夫人心有怨气,一边舂米一边哀怨地唱到:“子为王,母为虏,终日舂薄幕,常与死为伍!相离三千里,当谁使告汝!”歌中满含对吕后的怨恨和对儿子的期待,希望有人能转告儿子搭救自己,为自己报仇雪恨。

  戚夫人日日哀歌激怒了吕后。吕后被激怒并且感到危险,认为留着戚夫人母子始终是祸患。

  她下旨召赵王刘如意进宫,想找个机会杀掉刘如意以确保儿子的皇位。刘如意明知吕后不怀好意但也不敢不来。汉惠帝比较仁厚,知道母后想要对刘如意不利,特地迎出宫外将刘如意接入自己宫中看护起来。吕后虽然埋怨儿子缺少政治斗争这根弦,但也不便明说要杀刘如意,只能等待机会。恰好汉惠帝出去打猎,而刘如意贪睡不起,吕后抓住这个机会派人毒死了刘如意。随后吕后下令将戚夫人断手、断足、弄瞎、弄哑、弄聋扔进厕所里。你不是能歌善舞吗?你唱啊?你跳啊?

  过了几天,她不知出于什么心理让刘盈去看被她称之为“人彘[zhì](猪)”的戚夫人。可能是想进行活生生、血淋林的政治斗争教育,让他明白政治斗争就是这么残酷、血腥,不是你死就是我活。如果他们获胜,喝毒酒的就会是你,扔进厕所的人彘就会是你妈。

  但是天生胆小经不起惊吓,先天脆弱经不起猛药。刘盈一看到戚夫人血淋淋的惨状,直接就背过去了,一病不起。

  他让人告诉吕后:“此非人所为。臣为太后子,终不能治天下”。这不是人干的活儿。我虽然是你儿子,也没能力治理天下。还是你直接来吧。

  汉惠帝从此不理朝政,躲入后宫饮酒作乐。汉惠帝撒手不管了,吕后只能代掌朝政。

  吕后在“人彘”事件中的表现完全可以用没人性、变态来形容。不过细想想也可以理解,宫闱夺嫡向来都是残酷的。戚夫人、刘如意如果夺嫡成功,也不会放过吕后和刘盈,就像秦二世在第一时间去杀扶苏。留他们在世上会威胁自己的皇位。戚夫人在决定与吕后夺嫡时就应该预料到失败会是什么后果。事实上,戚夫人得知争太子无望便泪流满面也肯定是预料到将来凶多吉少。只是戚夫人没想到吕后会把自己做成“人彘”。而吕后这样做也是太过分了。杀人也就罢了,何苦要做这种变态的事呢?

  吕后的确是一个心狠手辣的女人,在诛杀异姓王过程中已经表现得淋漓尽致。韩信和彭越都是死在她的手上。

  好在吕后在“人彘”事件之后,怨恨得到发泄,人性恢复正常,开始安下心来治国安邦。

  她作为代理皇帝做得还是很不错的,为国家平稳地过渡到“文景”盛世打下基础。

  吕雉执行的政策基本都来自于汉高祖。汉高祖定下的治国指导思想是黄老之学。

  黄老之学是春秋百家当中道不道、法不法的一个学派,或者说是吸收了法家思想的道家学派。他们说这是黄帝和老子相结合的产物。

  黄老之学认为道家太过温和,而法家又太过激进。他们主张走中间路线,不温不火,不左不右,兼收并蓄、文武兼备。用他们的话讲:“王霸之道杂而用之”。也就是将王道和霸道相结合。

  黄老之学应用到治国方面就是以静制动、以守为攻、刑德相辅、刚柔并济,有事不躲事、没事不找事,以“无为”达成“有为”。

  关键是皇帝和**要尽量克制自己的欲望,不要好大喜功老想着做一番大事青史留名。国家和社会顺其自然往前发展,**尽量不去干预。如果出现是非,就按照法律来裁断。

  汉高祖灭秦后为取悦百姓宣布尽除秦朝苛法,只“约法三章”。但是很快发现自己矫枉过正,“三章之法不足以御奸”,于是令萧何重建法律。萧何根据《秦律》制定了《汉律》,因为分九章,俗称《九章律》。

  《九章律》已经出土,可以看到里面规定得非常详细。小偷偷一文钱判什么罪,偷一百文钱、一千判什么罪,都有规定。甚至老公打老婆怎么处理,老婆打老公怎么处理,都有相应条文。严厉程度也丝毫不比秦朝差。

  但是汉朝讲究“宽刑省法”,选厚道的人判案,从宽从轻。秦朝讲究“深督轻罪”,选严厉的人判案,从严从重。手高手低,天差地别。所以,虽然汉律也规定得非常严厉,但是没留下严刑酷法的骂名。

  并且后世皇帝逐步删改了一些比较遭人诟病的法律条文,比如肉刑、连坐。肉刑被废除了。连坐被修改为只有几种大罪才会连坐家室。

  秦始皇焚书坑儒的产物“妖言令”和“挟书令”,在萧何版九章律里仍予以保留,但吕后上台后就被去除了。

  李斯版的秦律跟萧何版的汉律基本相似,但是秦律走的是深督轻罪的路子越来越严苛,而汉律走的宽刑简律的路子越来越宽容,两者同时起步,异轨殊途。

  吕后调集全国的囚徒来长安修城墙,前后用了五年的时间才修好。为什么会用这么长时间呢?囚犯数量少,只有两万人。要像秦朝修骊山陵那样随便就能召集70万囚徒,十个长安城都修完了。

  囚犯数量少,主要原因就是官府实行宽刑政策,不轻易给百姓定罪。另外,社会安定,生活稳定,老百姓轻易也不去犯法。

  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