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77年——1487年宪宗以万安首辅,内阁“纸糊”“泥塑”。明王朝日渐衰败。宠万贵妃,后宫不宁。
鞑靼不断犯边。大同、宣府、辽东频起战事。明宪宗对边境不放心,派汪直率军巡视边境。
汪直所到之处,文官武将高接远送,不敢怠慢。边将王越、陈钺极力巴结汪直,大礼参拜,厚礼相送。汪直很满意,把他们视为心腹,提拔他们。河南巡抚密奏汪直巡边扰民,兵部侍郎在外公干没有及时赶回迎接汪直,汪直给皇上打了一个小报告,这两人随即遭到罢免。
汪直权势熏天,朝野皆知,没人不怕他。
宫内常有外面的戏班子进宫唱堂会。
有一次,明宪宗来听戏。台上插科打诨逗人笑的丑角扮做喝醉酒的人,满世界撒酒疯。有人告诉他:官老爷来了。醉汉不理。再说:皇上来了。醉汉仍不理。又说:汪太监来了。醉汉一个激灵酒醒了,马上老实了。人家问他:皇上来了你都不怕,怎么怕汪太监?醉汉说:我只知道有汪太监,不知道有皇上。
明宪宗看着戏,脸上挂着笑,心中不悦。
功高盖主会被皇帝视为威胁,威高盖主也会被皇帝视为威胁。大家怕汪直甚过怕皇帝,这让明宪宗非常不爽。
改日宪宗又去看戏。这回丑角扮做汪直拎着两把斧子出场。斧子又称“钺”。丑角说:我靠两钺打天下。人家问他这是什么钺。丑角说:王越、陈钺。
明宪宗听丑角如此说,心中一凛。他马上联想到“曹石之乱”。宦官跟武将勾结,内外联手,对社稷大大地不利。
明宪宗对汪直有了看法,开始疏远汪直。
一直被西厂压着一头的东厂对汪直不满。东厂首领太监尚铭把汪直在外面胡作非为的事秘密汇报给明宣宗。明宪宗下决心处理汪直和西厂。
明宣宗任命汪直为大同镇守,让他驻守边疆。
京官外放相当于贬职。文武官员意识到明宣宗不再宠幸汪直,趁机弹劾汪直,指控汪直利用皇帝给他的特权徇私枉法,拉帮结派,图谋不轨。大家强烈要求撤销西厂。
明宣宗顺应民意,下令撤销西厂,罢免汪直。
不过他虽然撤了西厂,但仍然保留着东厂和锦衣卫。特务政治依然延续。
同时,他罢免了汪直并没有罢免所有宦官。宦官仍是他的重要的政治助手。宦官政治也依然延续。
明宪宗沉溺后宫不上朝,经常几年不见朝臣,让宦官和特务帮他盯摊。
明宪宗通过宦官遥控朝廷。宦官控制着皇宫内外的沟通,在上传下达过程中经常夹带私货,无形中也拥有了一定的权力。谁也不敢得罪宦官,就像没人敢得罪老板的秘书一样。秘书能当老板半个家,宦官能当皇帝半个家。宦官经常受皇帝的委派办差或任职,不仅拥有无形的权力同时也拥有实权。宦官的权势有时能凌驾于朝廷的内阁之上。
宪宗朝的内阁早期以老臣李贤、彭时、商辂[lù]领衔。这些老臣正直敢言,兢兢业业,尽心帮明宪宗打理朝政。朝政还不至于紊乱。
李贤在明宪宗即位的第二年就死了。彭时因病退休。商辂因为得罪了汪直主动辞职。
随着老班子退去,明宪宗提拔了一批新人进入内阁。领衔的是万贵妃的侄子万安。
万安其实并非万贵妃的实在亲戚,充其量只是八竿子打不着的同姓本家。但他自称万贵妃的侄子,上赶着往万贵妃身上贴,拉万贵妃做自己的靠山。
万安靠走万贵妃的门路坐上了内阁首辅,也就是首席大学士。
明朝在朱元璋之后不设宰相,招一些进士出身的大学士充当政治顾问。后来大学生演变为内阁大臣。首席大学士实际上替代了宰相的角色。
像万安这种靠钻营爬上高位的人擅长和热衷的是谄媚逢迎而不是工作。他讨好皇帝、贵妃和有权势的宦官,让皇帝身边的人都说他好话。实际上他的工作乏善可陈。
这样的领头人带出的干部队伍都是一群吃干饭的,人称“纸糊三阁老,泥塑六尚书”。从内阁到各部委领导都是尸位素餐之辈。
政府机关尸位素餐不仅是因为领头人无能,也是因为宦官集团的强势。宦官权势熏天,擅权乱政,文武官员只能卑躬屈膝唯唯诺诺。另外在特务政治的白色恐怖之下,文武官员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宦官干政乱政、内阁“纸糊”“泥塑”,宪宗后期的朝政越来越混乱。
明宪宗信任宦官,通过宦官了解时局,遥控朝廷。但宦官把他的信任换成了银子。太监出去以皇帝的名义卖官鬻爵,回来见了皇上替贪官庸官大唱赞歌。跟灶王爷一样收了人家的糖瓜香火,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明宪宗还以为天下一派形势大好。
宦官梁芳因为取悦万贵妃而得宠。他取悦万贵妃的方式是四处搜罗古玩珍宝送给好这口儿的万贵妃。搞定了万贵妃就等于搞定了明宪宗。能在明宪宗跟前说上话,就相当于获得了权力。宫里宫外来求他办事的人络绎不绝。
宫内太监想出去做监军,梁芳一句话就给办了。宫外有谁想谋个一官半职,梁芳一句话也能办了。
大臣进谏皇帝:传奉官没经吏部考核。有的文官目不识丁。有的武官连马都不会骑。宦官只图贿赂,把这些人塞进朝廷会把朝廷搞乱的。
明宪宗罢免了一些实在不像话的传奉官,并且答应让传奉官也去接受吏部的考核。但他没有追究梁芳等宦官的责任,并且依旧任命传奉官。
有人弹劾梁芳贪赃枉法,惹怒了明宪宗。明宪宗要杀他。多亏司礼监太监怀恩力阻得免。
怀恩是明朝少有的好宦官。司礼监太监的权力很大,但怀恩从不弄权,相反经常进谏明宪宗的过失。但忠言逆耳,怀恩最终被明宪宗打发到皇陵守陵。
明宪宗越到后期越昏庸。如果他再多活几年,铁定落得一个昏君称号。
1487年,年近花甲的万老贵妃死了。明宪宗承受不住中年丧妻之痛,伤心过度,也死了。
明宪宗在位23年,终年41岁。
明宪宗生性懦弱,不能很好地领导这个国家,在朝约束不了群臣,在宫中约束不了宦官,在家管不住老婆。他总窝在宫中,凡事依赖宦官,消息闭塞。原本对朝野的事情就了解不多,即便了解一些还没有足够的魄力解决。这使得他的任期朝政日益混乱。好在还没有酿成大祸就死了,明宪宗没有被冠以昏君的名号。
明宪宗死后,明孝宗朱祐樘即位。
说起这个明孝宗,有一个“狸猫换太子”的故事跟他有关。
明宪宗最宠的妃子是万贵妃。万贵妃曾为明宪宗生下第一个龙子。明宪宗计划立这个孩子为太子,然后母凭子贵封万贵妃为皇后。可惜龙子早夭,他的计划落空。
万贵妃担心别的妃子抢在她的前头生下龙子,嫉恨所有怀孕的妃子,暗地里强迫怀孕的妃子堕胎,甚至暗害已经出生的婴儿。可是对于一个接近更年期的大妈,再怀龙胎谈何容易。
明宪宗老大不小了还没儿子有些心焦,以为自己的身体出了状况,潜心研究春药,研制开发出很多春药。万安也投其所好为他寻来很多春药的方子。但是令他失望的是,他还是一个儿子也没生出来。
一天,面对铜镜明宪宗看到头上的白发,不禁叹道:“老将至而无子。”人都要老了还没个儿子。
伺候皇帝梳头的太监张敏听到,忍不住“扑通”跪倒回奏皇上:“万岁已有子也。”
明宪宗又惊又喜:怎么可能,在哪呢?
张敏于是将详情原原本本奏明皇上。
原来,明宪宗某日路过御书房,看到一个宫女在里面读书,姿态非常专注。那时候认字的女孩可不多见,皇帝觉得新奇,就拐了进去。聊天中,知道那宫女姓纪。
长话短说,两人发生了一夜情。
后来纪宫女怀孕了,肚子越来越大。万贵妃知道后,派人送去一碗堕胎药,逼纪宫女喝了下去。
但是纪宫女的孩子命不该绝,纪宫女被灌下一满碗的堕胎药楞没咋地。于是纪宫女被认为是“胀肚病”,不是怀孕而是吃饱了撑得。从此以后,纪宫女肚子再大也没人在意了。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纪宫女生了一个大胖小子。
万贵妃知道后大为震怒,立即命太监张敏去溺死那个男婴。张敏不忍心,把孩子藏在后宫安乐堂内秘密喂养。
安乐堂是皇宫的养老院,老得或病得干不动活的太监就给送这来治病或等死。这个地方让人忌讳,轻易没有人来。
孩子在纪宫女和张太监的保护下活了下来,直到明宪宗知道后前来认领。
孩子被明宪宗接走。纪宫女突然得急病死了。张太监也吞金自杀。宫内纷纷传说是万贵妃干的。太后担心万贵妃加害这个孩子,便把孩子接到她宫里保护起来,亲自看管。
这个苦命的孩子终于慢慢长大,就是后来的明孝宗朱祐樘。
据说《狸猫换太子》的故事就是根据孝宗的经历改编,因为担心诽谤朝廷的罪名,所以假借了宋朝的名义,借古讽今。为了增加戏剧性,杜撰了狸猫换太子的情节,说太监拿剥了皮的狸猫谎称宫女生下的是一个死胎,骗过了万贵妃。
万贵妃的阴谋暴露,不敢再强迫其他妃子堕胎。龙子龙女如雨后春笋一般冒出来。明宪宗一气儿生了一打儿子。
万贵妃戕害皇子大逆不道非但没有受到惩罚甚至没有影响到夫妻感情。明宪宗依然宠爱这万贵妃。
万贵妃在明宪宗临死前曾跟坏宦官梁芳勾结谋废太子。好宦官怀恩极力阻止。万贵妃的阴谋没能得逞。
明宪宗死后,明孝宗顺利继位。
这是明朝中期唯一一个好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