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中华世纪谈

269,平定西川

  805年——807年??唐顺宗因病禅位。太子李纯即位,是为唐宪宗。唐宪宗贬王叔文等。宪宗削藩,一战定西川。

  巡官(节度使的幕僚)羊士谔在公开场合批评王叔文。王叔文知道后指使宰相韦执谊处死羊士谔。韦执谊认为不至于,不同意处死羊士谔,只是将羊士谔降职。王叔文因此跟韦执谊翻脸。

  王叔文这人有点睚眦必报。古代史书对他评价都不太高。他的团队也遭人褒贬。尤其是那个王伾,本身就是个大贪官。

  &nà]茸,专以纳贿为事,作大匮贮金帛,夫妇寝其上”。王伾尤其品质低劣,专门以收受贿赂为能事。他制作了一个收藏金钱丝帛的大柜子。他们夫妇二人晚上就在大柜子上睡觉。王伾可能是高箱床的发明者。

  大文人韩愈也对王叔文颇多微词,耻于跟他们为伍。不过韩愈并不反对王叔文的革新,只是反对他的那些人。他们的一些做法给人一种小人得志的感觉。

  王叔文的干部队伍良莠不齐也给了别人攻击改革的口实。

  王叔文当权时,韦皋让人贿赂王叔文,希望朝廷把整个剑南三川都交给他管理。王叔文致力于限制藩镇,自然不会答应他的请求。韦皋恼羞成怒上书诋毁王叔文。

  韦皋上书唐顺宗建议太子监国,同时抨击王叔文等人党同伐异图谋不轨。

  宦官也劝唐顺宗安心养病,把政事交给太子去办。

  唐顺宗早已厌倦日理万机,同意太子监国。不久,唐顺宗病情加重,索性退位做了太上皇,让太子正式就任皇帝。

  倒霉的唐顺宗,做了26年的太子,坐上皇帝宝座只有半年光景就退位了,创造了唐朝做太子时间最长、做皇位时间最短的纪录。

  805年,太子李纯即位,是为唐宪宗。

  唐宪宗感激宦官的拥立,厌恶王叔文的阻挠。王叔文在朝中混不下去了。

  很快,唐宪宗下旨将王叔文一派全部贬斥出朝。王叔文、王丕以及“二王”的团队韦执谊、柳宗元、刘禹锡等八人通通被贬到边远州县任司马(地方军事秘书长),史称“二王八司马事件”。

  王叔文的改革刚起步就遭到夭折,前后不过半年而已。

  这次改革被称为永贞革新。因为唐顺宗的年号叫永贞。

  唐顺宗退位后不久就死了。唐宪宗将王叔文赐死。永贞革新彻底失败。

  柳宗元被贬到湖南永州。在那里语言障碍加上犯了政治错误被人疏远,他非常孤独、寂寞和抑郁,于是将政治上的失意寄托于诗文,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永州八记》中的《小石潭记》、《三戒》中的《黔之驴》、传记《捕蛇者说》、绝句《江雪》都被收入现在的学生课本。

  刘禹锡被贬穷山恶水的朗州(湖南常德)。在那里他也是一诗文自娱,留下大量名诗名句,例如铭文《陋室铭》、组诗《竹枝词》和《柳枝词》。

  被贬十年后,刘禹锡被唐宪宗开恩调回京城。在等待办理组织关系期间他出去游玩,看到很多新权贵赏花回来。触景生情写了一首诗《戏赠看花诸君子》“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说你们这帮“桃千树”都是我们被排挤出京后才提拔起来,有什么可牛的。唐宪宗认为他还对被贬一事心怀不满,思想还没转过弯,又把他贬出京。

  这一去14年。再回来物是人非,皇上都换仨了。死性不改的刘禹锡又写了一首《再游玄都观》“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我胡汉三又回来了,你们那些人哪去了?都死翘翘了吧。好在唐宪宗等人已经死了,否则又是祸从口出的事。

  刘禹锡年近古稀,横跨七朝。作诗无数被人称作“诗豪”。他和白居易关系不错,常有诗文来往。白居易被称作“诗魔”。

  诗人政坛失意诗坛得意,是诗人的不幸却是文坛的幸事。

  唐宪宗讨厌王叔文等人但并不反对他们的改革。毕竟他们的目的是为了加强皇权。唐宪宗也想加强皇权。他对皇帝受制于藩镇的现状痛心疾首。

  唐宪宗即位不久,西川节度使韦皋就死了。副节度使刘辟自封留后,上奏朝廷要求正式任命。

  唐宪宗厌恶刘辟先斩后奏,并且希望借此重树皇威,下令调刘辟进京任职,另派他人赴任节度使。

  没想到刘辟拒绝进京还派兵阻截新节度使上任。

  唐宪宗非常生气,有心武力讨伐,但考虑到刚刚即位不适合动武,于是先咽下这口气,允许他代理节度使。

  刘辟以为唐宪宗软弱可欺,蹬鼻子上脸要求监管四川三镇。韦皋没在唐顺宗那里得到的东西,他想在唐宪宗这里得到。

  唐宪宗当然不答应。刘辟竟然派兵进攻东川打算武力夺取。

  唐宪宗被彻底激怒了,决意开战。

  大臣们劝他最好别打。四川地形险要不好打。

  宰相杜黄裳力排众议,说那都不是事。只要不派宦官监军,把军队交给武将全权指挥,我敢打保票手到擒来马到成功。

  杜黄裳推荐将军高崇文挂帅出征。高崇文在抵御吐蕃、平定藩镇之乱的战争中屡立功勋。

  唐宪宗大喜,依言任命高崇文为帅,让他全权指挥禁军和藩镇军队去讨伐刘辟。

  高崇文率军西征。当时刘辟已经攻陷东川的首府梓州(四川绵阳三台县),拿下整个东川只是时间问题。高崇文兵贵神速,一战攻破剑州(剑南关,隶属梓州),杀入东川。

  刘辟吓得手足无措。他原以为唐宪宗会被迫妥协,没想到唐宪宗突然变脸跟他硬磕。并且他也没想到高崇文这么厉害,一战就攻破了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剑门关。刘辟未战先怯,不等高崇文杀到便放弃梓州退回西川。

  高崇文兵不血刃便占领梓州,夺回东川,随后又马不停蹄杀入西川。

  刘辟硬着头皮率领万余人迎战高崇文,被高崇文杀得大败。高崇文长驱直入杀向成都。刘辟军队的士气已经崩溃,成都很快就被官军攻破。刘辟自杀未遂被高崇文生擒活捉押往京城。

  高崇文干净利落地拿下西川,平定了西川之乱。

  唐宪宗大喜过望,对杜黄裳说,果然如你所言马到成功。

  唐宪宗封高崇文为西川节度使。

  西川作战期间,夏绥节度使韩全义进京述职。杜黄裳对唐宪宗说,韩全义就是个草包,做节度使根本不称职。当年先帝讨伐淮西之乱就是这家伙给坏了事的。

  唐宪宗于是追究他率兵讨伐吴少诚失败的责任,勒令他退休,另派新人接任夏绥节度使。

  但韩全义的外甥杨惠琳声称“将士逼臣为节度使”,派兵阻拦唐宪宗任命的节度使入境。

  唐宪宗大怒,调动兵马准备讨伐杨惠琳。夏绥将士们不愿跟着杨惠琳对抗朝廷,发动兵变杀了杨惠琳。

  紧接着,平卢节度使李师古(李纳的儿子)死了。将士们拥立他的弟弟李师道为帅。李师道向唐宪宗请求正式任命。

  杜黄裳建议唐宪宗趁机拆分平卢,削弱平卢的军事实力。

  唐宪宗犹豫不决。动河北藩镇必须慎之又慎,否则再整出个四镇之乱就麻烦了。尤其是在西川之乱尚未平定的情况下。

  李师道迟迟等不到皇帝的任命诏书也明白了几分。他主动向朝廷上交藩镇应缴的“两税”,并且派人进京上表以表忠心。

  “伸手不打笑脸人,开口不骂送礼人”。唐宪宗下旨任命李师道为平卢节度使。

  唐宪宗想先解决反叛的藩镇再说藩镇世袭问题。解决藩镇割据需要一步一步来。

  唐宪宗连平两镇使全国的藩镇都受到震动。多数藩镇要求朝见唐宪宗。

  按规矩封疆大吏应该定期入朝汇报工作。皇帝根据封疆大吏的工作表现决定留任或者调任、免职。但封疆大吏或拥兵自重,或心怀鬼胎,不愿入朝述职。按规矩封疆大吏不肯入朝后果是很严重的,一年不朝削爵,两年不朝削地,三年不朝皇帝就要派兵讨伐。但是唐德宗在讨伐反叛藩镇失败后不敢再提用兵,对藩镇一味姑息。各藩镇也就不再守规矩。唐宪宗给藩镇的印象是个厉害角色。藩镇也就不敢轻视唐宪宗,主动入朝觐见。

  镇海(杭州一带)节度使李锜见别人都入朝了,也上书准备入朝。唐宪宗跟他约定了时间。但临了李錡又改变主意不肯来了,因为去就要冒着被免职的危险。他担心回不来,不肯入朝。

  唐宪宗跟宰相商量怎么处理。宰相说:他想来就来,不想来就不来。你以后还怎么号令其他人?

  唐宪宗于是下令李錡必须入朝。

  被皇帝勒令入朝肯定没好。李錡一咬牙一跺脚干脆反了吧。他迅速出兵控制住辖下各州,加固城池准备对抗官军。

  唐宪宗调集兵马前去讨伐。

  官军尚未集结到位。李錡的部下发动兵变杀了李錡。镇海之乱刚发动就被平息了。

  几战皆胜,朝廷威望大增。唐宪宗也信心大增,开始考虑对付最不听话的河北三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