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1020年——前977年成康之际,刑错四十余年不用,史称成康之治。
为庆贺东夷平定和东都落成,成王在新都洛邑召开了一次诸侯大会。
据说朝觐天子之礼是周公所做。他对每个级别的人的站位都有细致规定以体现上下尊卑。
全国的诸侯从四面八方赶到洛邑朝贺成王。一千多个诸侯济济一堂。远在湖北的楚国也千里迢迢赶来参加。
楚国是周武王封的一个子爵。周朝爵位分五级:公侯伯子男。子爵是最低一级。
楚人是黄帝后裔,先祖在五帝时代给帝喾做过火正(掌火之官),因功被封为祝融(掌火之神)。因此楚人自称祝融之后。商初南下躲避战火定居在荆(湖北襄阳南漳县西)这个地方。文王时期,楚人服侍过文王。据说文王拜楚人的先祖为师。武王伐纣时,楚人也出过力。因为这个原因,成王封楚人为子爵。
楚国很穷。楚国国君熊绎参加诸侯大会是坐着“柴车”而来,拉着一车茅草。他拜见了成王,把茅草作为礼物献给成王,说这是南方的特产最适合滤酒。古人喝的酒搁现在叫米酒,需要用茅草过滤掉米渣。成王知道楚国很穷就允许他以茅草做为每年朝贡的贡品。
诸侯大会期间,熊绎被安排做服务工作。诸侯吃饭他负责滤酒。诸侯开会他负责警戒。他实际上就是一个会务。诸侯见他说话口音跟中原不同,穿着打扮跟南蛮相仿,就把他当蛮族来看,很歧视他。诸侯盟会不让他参加,天子赏赐也没有他的份。熊绎受到刺激发誓再不来中原。
诸侯大会刺激了楚国,这是成王没预料到也没意识到的事情。
成王认为这次大会达到预期目的,是一次成功的大会、团结的大会、和谐的大会。
四方诸侯汇聚新都朝拜天子称臣纳贡。周公之礼正式推行。庄重的仪式突出了周王的光辉形象和至高无上的地位。诸侯会盟让诸侯更加紧密团结在以成王为核心的中央**周围。
成王亲政后和诸侯关系相处得很融洽。他“以德慎刑”,尽量以德服人而轻易不动用刑罚。诸侯百姓歌功颂德之声不绝于耳。成王在位时期,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
成王也是英年早逝,死时把王位传给儿子周康王。他担心儿子不能继承他的遗志,令召公和毕公辅政。康王继续执行成王的既定政策,国内安定,据说四十年没有动用过刑罚,史称“成康之治”。
不过康王在位期间国内安定,边境却有些不**静。鬼方不断骚扰周朝边境。
鬼方是中原西北方向的一个游牧民族。有人说他们就是匈奴的前身。他们分布在山西北部、陕西西北部和内蒙古西部地区。
鬼方在商朝时期就不断侵扰中原。武丁跟鬼方苦战三年才打败他们。但他们很快东山再起,在商末继续侵犯商朝。西周的先辈季历也是跟鬼方大战三年才取胜他们。鬼方的实力还是很强的。
进入西周,周公东征时把兵力调到东方,西方兵力空虚,鬼方趁机作乱。周朝的旧都镐城在西北,经常受到鬼方的骚扰。
周成王的弟弟叔虞被封在山西的唐国(在山西临汾一带)。但唐国在周康王时期南迁到晋水(汾河支流),改称晋国。南迁的原因据说也是因为北方的鬼方太难缠。惹不起,躲得起。
但是鬼方步步紧逼,康王不得不派兵征剿。
双方经过两次大战以周军大获全胜而告终。周军斩杀鬼方数千人,俘获万余人。鬼方远遁,再不敢靠近周朝边境。
成康两位周王在位期间被称为“成康盛世”。盛世之下,最开心的是老百姓。他们可以在家安心地生产生活。
周代的经济主业是农业。农业发展至今增加了很多新品种的农作物,比如麦子、稻子、高粱等。田间管理技术也提高了,开始懂得施肥、休耕、利用火烧防治病虫害。
农民开始使用青铜铸造的农具、工具,比如挖地的铲、收割的镰。不过从考古来看,铜制农具并不普及,多数还是使用从神农时代流传下来的用木头、石片或是河蚌壳、牛下巴骨制作的农具。毕竟铜还是贵,一般农民用不起。
那时的镰刀是没柄的,因为农民收割时只割穗不割杆。杆就烂在地里或者一把火烧了当肥。他们的地是种一年歇一年以恢复地力,有的需要歇两年。肥沃的土地可以不歇。他们那时已经懂得透支地力会影响收成。好在地多可以轮种,这块地休息种那块。
按照《周礼》(《周官》)记载,“不易之地家百亩,一易之地家二百亩,再易之地家三百亩”。百姓分田,不用歇的地一家百亩,需要歇一年的地一家二百亩,歇两年的地给三百亩。
周代的亩小。因为他们是按垄算,不是按面积算。百步长的一垄就叫一亩。“亩”这个字是象形字,表示的是田里的高地。亩上那个小点是禾苗。古代农民是在垄上播种,垄下浇水。那时的一亩地也就相当于现在的三分之一亩。
一家分三十多亩地说起来也不少。无奈那时产量低,必须要这么多地才够吃,才够交税。
《诗经》描述了当时丰收情景“我黍与与,我稷翼翼。我仓既盈,我庾维亿”,意思是说我们的小米高粱长得非常茂盛,收获后把我们的粮仓都堆满了。考古也的确发现周代居民区有很多存储粮食的仓库。
但是可以想象,古代农民也是非常辛苦的。拿着那么简陋的工具在田间劳作,光把这一百亩地翻一遍就得多长时间?
周代手工业相比以前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最发达的手工业要数青铜铸造和陶瓷烧制,另外还有纺织。
那时制陶技术已经可以高温烧陶加釉,类似现在的釉面陶瓷砖。但还没有发明瓷。瓷器需要更高温度、更高技术。瓷器发明还要再等上一千年。
周朝的鼎做得比商朝精细,皮薄肚大多带花纹、铭文。铜器上的铭文又被称为金文。金文和甲骨文一样具有极大的考古价值,可以让我们了解那时的历史。
那时纺织还是以丝和麻为主,也有毛纺,但没有棉纺。棉布要等两千年才能出现。缝衣针开始使用非常细铜针,针脚也可以缝得很密。
说到纺织必须提到齐国。齐国的纺织业非常发达,是周代著名的纺织中心。齐国衣服做得非常精致、漂亮,畅销国内外。当时有“天下之人冠带农履皆仰齐地”的说法。据说齐国跟日本、朝鲜等国还存在着外贸往来。有人说丝绸之路最早就是起始于齐国。
齐国是姜太公的封地。别看齐太公早年做小买卖做一个赔一个,他的后人还是非常有经济头脑的。齐国地薄人稀,不适合发展农牧业,齐国国君因地制宜发展工商业,鼓励妇女从事纺织、刺绣、缝纫,鼓励男人打渔、晒盐,并将纺织品、鱼、盐运往内地销售。齐国发展很快成为诸侯国中的富国、强国。
西周鼓励商业的发展。商人跟农民和手工业者享受同样地位。
《周礼》对市场进行了统一的规划和管理,例如规定一日三市,有早市、午市、夜市:“大市日而市,百族为主;朝市朝时而市,商贾为主;夕市夕时而市,贩夫贩妇为主。”并且规定“凡国野之道,十里有庐,庐有饮食;三十里有宿……五十里有市”。也就是说在国道上,每十里要有饭馆,每三十里要有旅馆,每五十里要有市场。
当时货币已经开始普及,主要是海贝币,偶尔也用铜币。“抱布贸丝”的以物换物交易也依然存在。
进入周代,人民的生活质量有了进一步提高。
周朝已经出现砖瓦,甚至出现了装修用的墙砖、地砖。但似乎砖瓦只是装修材料不是建筑材料。周代遗址的墙还是土坯墙,周围有散落砖块,估计是贴砌在土墙表面起保护和装饰作用。瓦没有导流槽,可能也只是起装饰作用。真正的顶还是茅草跟胶泥。砖瓦在秦汉才开始普及,因此有“秦砖汉瓦”的说法。
砖瓦制作成本高,只有王公贵族用得起。一般老百姓只是用火把土墙烧硬然后抹白灰做防灰防潮处理,相当于现在刮腻子刷涂料。
那时人做饭用鬲[lì]或鼎。鬲和鼎模样差不多,都是圆肚三足,只不过鬲的足是中空的,能煮更多食物。并且鬲一般是陶的。鼎是铜的。鬲和鼎都有腿是为了方便在下面烧火加热。因为那时还没有灶。大概到了战国时期才发明了灶。那时有腿的鬲鼎就被无腿的釜代替。釜就是“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的那个“釜”。
古人喝酒的爵(酒杯)也是有腿的,方便热酒。酒杯上有把儿有嘴儿,防止热时烫手喝时烫嘴。古人讲究喝热酒,不伤胃。这个习惯一直保留到现在。不过现在可能只有在东北还保留着温酒的习惯。
周朝出土的爵很少,可能因为周朝禁酒的原因。商纣喝酒亡国,周朝认为应该吸取教训。周公专门写了一篇《酒诰》也就是禁酒令告诫百姓要爱惜粮食,除了祭祀时候可以喝酒平时不要喝酒。
饭锅、酒杯有腿也是为了方便吃喝。因为那时没有桌,只是一块席子而已。古人席地而坐,确切地说是席地而跪,跟现在日本人一样。食具有腿离地高,方便盛取食物。否则头栽得太低,一不小心进锅了。战国时期发明灶的同时也发明了案——小矮桌,鼎和爵的腿就彻底没用了。
古人跪坐也是没办法,因为没穿裤衩,席地而坐就走光了。即使不怕走光,叉着两腿也不方便盛取食物,并且稍不留神还会烫了小弟弟,所以还是跪坐夹着尾巴比较安全。
说到这顺便提一下古人的装束。古人的衣服是上衣下裳,也就是上面穿褂子,下面穿裙子。不是不会做裤衩或裤子,而是为了方便大小便,蹲下就能“造**”,后来即使穿了裤衩也是开档的。那时人也不太在乎走光,毕竟“礼”还处于初级阶段,没那么多讲究。
周人吃饭还是习惯吃两顿饭,上午一顿,下午一顿,可能是煮饭耗时太长来不及做早饭。那时的锅底太厚,加热慢,做熟饭菜耗时长。同样也是因为锅底厚,那时做饭做菜以蒸煮为主,偶尔以油代水煎炸食物,但不能爆炒。炒菜至少要等铁锅发明之后。
那时的调味主要是酸和咸,利用梅子和盐,偶尔用蜜调个甜味。现在常用的调味品酱油醋葱姜蒜那时还没有。做菜用的油也都是动物油。植物油的出现至少要等到三国时期。
总之,古时候的生产生活在缓慢地向现代靠拢,一步步地向前发展。
“成康盛世”给了周朝从容发展经济的时间,周朝因此达到鼎盛时期。
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