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令人震惊的统计数据是吸引观众注意力的好方法。例如,2010年,名厨杰米·奥利弗(J***eOliver)在他的T**演讲中,是运用这样一个惊人的统计数据来吸引观众注意力的。
遗憾的是,就在我们谈话的这18分钟时间里,就有四个美国人因他们所吃的食物而致死。
哇,这是一个多么令人震撼的数据!让这个统计数据令人震撼的一个原因,是杰米将这个统计数据限于当下的这个时间段里,而不是说“每年有11.7万美国人死于他们所吃的食物”,这让观众对这些数字感触更深。一年是很长的一段时间,杰米将统计数据缩短到与T**演讲相同的时间里,突出T**演讲期间发生的死亡人数,使情况显得更紧迫。同时,也让观众意识到,就在他们坐在这里时,死亡事件正在发生。
其次,11.7万人死亡……在一定时间内,统计数据或数字太庞大了,不但很难引起观众的共鸣,反而会使他们对此无动于衷。四个人死亡,这个数字更容易被观众所接受和想象,因为它处于一种可控的情况内,也让观众可以有所期待。
下面,让我们看看其他一些在演讲中使用统计数据的方法。
如果你要写一篇文章,以一种有趣又令人印象深刻的方式告诉读者比尔·盖茨(BillGates)的财富到底多么庞大,你会怎么写呢?当然,你可以从财富网站上引用比尔·盖茨的财富有900亿美元(2018年)的数据,不过你也可以向一位华尔街记者学习,将这些统计数据与你的观众联系起来,用一种更有效的方法使这些统计数
据变得更有“黏性”。
如果你要发表演讲来说明公司技术创新的高效性,你会怎么说?你可以用彩**表,说明你公司的总研发支出和投资回报率,但你也可以像英特尔首席执行官保罗·欧德宁(PaulOtellini)那样,使用一个更简单的技巧。
如果你是一个领导者,你的任务是向大家说明这个国家的财政赤字已经膨胀到一个很危险的水平,那么你会说些什么?号召人们停止消费吗?你可以不太有效地夸大各种经济指标,但你也可以像**特·D.艾森豪威尔总统(DwightD.Eisenhower)那样,用一种可见的统计数据,给观众留下深刻记忆。
但是,在我们用各种方法检测你所创建的统计数据的说服力之前,我们首先需要解决以下问题:
可信度与可记忆性
请看以下两个统计数据:
(A)2009年,中国有超过126.5万人因吸烟而死亡。
(B)在中国,每天约有2000人因吸烟而死亡。
统计数据是增加可信度的好方法,它们为你的观点提供了有效证据。在这种情况下,语句(A)和(B)都提高了你的信息可信度,尽管语句(A)因为提供了准确度更高的信息,并给人以更高的可信度,但是,真正能对(A)留下多少印象的人并不多。
另一方面,语句(B)在“可记忆性”方面做得更好。观众更容易记住“因吸烟中国每天有2000人死亡”,是因为相比于(A),它的数字更小,还只留下了一个整数。
因此,如果你想要可信度,请提供准确的统计数据(只是不要精准得太过于痴狂!
对于大多数情况,一个小数点就足够了)。如果你想要记忆力,请提供较小的数字(如,不要谈论每年的死亡数字,谈论每天/小时/分钟/秒的死亡数字),并将数字四舍五入以便于记忆。
但是,这里还有一个更好的解决方案。你可以使用下面这类可信度和可记忆性兼具的短语:
2009年,中国有超过126.5万人因吸烟而死亡。换句话说,也就是每天约有2000人因吸烟而死亡。
这句话既有了(A)的可信度,也有了(B)的可记忆性。
还有另一种兼顾可信度和可记忆性的方法,即使用分数。采取以下两个统计:
(C)英国有66.7%的人使用电脑。
(D)每三个英国人中,就有二人使用电脑。
在这个例子中,(C)提供可信度,(D)提供可信度和可记忆性。(D)只是(C)的分数形式—它仍然同样准确,并且更容易记忆,因为小分数比百分比更好记。
使用既可信又难忘的统计数据,会让你的观点更易于被接受、被记忆。下面,让我们看看该如何将你的统计数据与观众联系起来,使其更有“黏性”。
将统计数据与观众联系起来
有效使用统计数据的一种方法,是将其与你的观众联系在一起。让我们回到比尔·盖茨的例子,看看《华尔街日报》的记者是如何将盖茨的财富与普通读者联系起来的(为了让大家更充分领会他使用的技巧,我用我自己的语言转述出来)。
如果你是一个领着平均薪水的普通人,假设一个周末你把你的配偶带到电影院。现在,当你排队时,你发现比尔·盖茨和梅琳达·盖茨也在买同一部
电影的电影票。不同之处在于:如果让比尔·盖茨所花费的电影票钱与他的财富百分比,与你的财富百分比等同,那么他的电影票将花费他1900万美元!
这个统计数据有效的原因是因为它以你为比较对象:统计数据因与你的比较而形成。此前,你知道900亿美元是很多钱,但很难将它与自己联系起来。“将统计数据与观众联系起来”的策略,把情景放入了观众的世界—使得统计数据更具影响力,也更刺激人。
将统计数据与观众关联到一起,将无聊的统计信息转变为强大且印象深刻的数据,这样很容易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比较和对比
这种技巧类似于前一种技巧,它将统计数据置于观众生活的背景中。然而,虽然最后一个统计数据直接涉及你的观众,但这种技巧类似于一个类比:它将事物与其他更熟悉的环境里的事物进行比较。
假设你是一个对新科技很排斥的人,基本就是个技术白痴,但是,在你儿子的坚持下,你不得不去观看英特尔首席执行官保罗·欧德宁的一场演讲。你以为你肯定不会喜欢这次演讲,但欧德宁的简单比较法,却让你成功地明白了新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一起来看看欧德宁是如何使用对比技巧,将科技创新与人们更容易理解的事物—汽车联系起来的。
今天,我们拥有业界第一批32纳米加工技术。相比我们最初使用的4004处理器,32纳米微处理器的速度快了5000倍,其晶体管的造价却只是前者的十万分之一。对汽车行业内的朋友们来说,如果他们的产品也产生同样的创新,那么,今天的汽车时速将达
到47万英里(75.6万多公里);行驶10万英里(16万多公里),只需耗油1加仑(3.785升),花费3美分。
虽然欧德宁确实使用了技术术语和统计数据(“微处理器快了5000倍”),但他将纳米微处理器的技术创新与汽车的技术创新进行了比较。在这种情况下,即使你对微处理器知之甚少,仍然能够理解统计数据的要点,因为它被放到了你可以理解的环境中。此外,将微处理器的发展与汽车行业的发展进行比较后,欧德宁给出一个令人兴奋又震惊的统计数据(“如果他们的产品产生同样的创新,今天的汽车时速将达到75万公里”)也就不奇怪了。
将统计数据可视化
一个统计数据能变得可视化吗?
1958年,艾森豪威尔总统想向公众传达10亿美元赤字的真实幅度,就像《华尔街日报》记者巧妙地将比尔·盖茨的900亿美元与观众联系起来一样,艾森豪威尔也想到了一种聪明的方式,把统计数据变得可视化来给人以震撼。他说:
10亿美元的赤字到底有多少呢?不妨想象一下,如果把10亿美元全部换成一美元的钞票,再将它们一张张排好,那么它的长度,将比往返一趟月球的距离还要长!
10亿美元钞票铺就的长度,比往返月球的距离还要长,这样的视觉效果无疑是惊人的,它给人留下的印象,远比直接用10亿美元赤字的统计数据更震撼、更难忘。
本章小结
要用统计数据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使用以下技巧其效果更明显:
·将统计数据与观众联系起来;
·比较和对比;
·将统计数据可视化。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