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清奇的脑回路,反正咱也看不懂,只是说到火器,那就不得不提一个牛人了,戴梓,这丫的牛到什么程度。
比利时教授把自家国家的冲天pàochuī的,那是天上有,地上无的,结果搞了一年没搞出来,戴梓只用了八天,就将之造出来了,威力什么的是一点都没打折扣。
荷兰的使者送来的鸟枪,牛bī哄哄的,也很快就被他仿制出来,这样的才华,完全就是老天爷争着抢着喂他吃饭。
才华如此出众,可不就让小人心里记恨了,南怀仁的陷害,再加上康熙始终对戴梓汉人的身份,心里有个疙瘩,于是戴梓就被流放了。
生活那叫一个困苦,他也无时无刻的不想着得沐皇恩,能够回京,无奈戴梓此人那是一等一的耿直,哪怕自己都苦得被迫卖字画才能生活,照样不写拍马屁的诗。
反倒是极爱写底层人民受到剥削的苦楚的诗句,这在一大群花团锦簇的夸奖之中,可不就扎眼至极。
康熙看了只觉得这小子桀骜不驯啊,就更不相信他了,以至于在历史之上戴梓那是郁郁而终的。
提及这个大佬,玉林那叫一个兴奋,“有了戴梓出马,保准鸟枪换鸟pào,杀他个三进三出,而且有好的武器,我们完全可以先扫dàng一下周围的海域的,顺道不就可以改变沿海的城市了吗?”
这里就不得不说康熙的骚操作了,沿海地带时常受海盗的抢掠,小股作战的他们抢掠完之后,村子都是一片荒芜的。
当时大清内忧外患的,再加上小股作战来去匆匆的,等到清军来的时候huáng花菜都凉了,于是康熙下令,直接地把沿海地带的百姓迁走。
要离开自己的家园,丢下自己赖以生存的手艺,百姓的心里慌啊,但慌没用,你搬也得搬,不搬也得搬。
最为滑稽的是甚至海盗造成的伤害都没有这一场命令下,清军造成的伤亡大。
至于海域吗,在成功将台湾给收回来之后,大清的水军是日渐没落,这个古老的国度在慢慢的落后,但没有人意识到,他们还沉浸在以往的荣耀之中。
在之后康熙接连开设四大海关,实施全面开海的政策,以至大清朝的海盛贸易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繁华的地步,其利润之高也让附近的海域多了许多所谓的“海寇”。
玉林提及这个就气,“既然他们能够黑吃黑,那我们为什么不能?我们行的是侠义之举。”
这话说的可真是好听,大阿哥赞同的点了点头,只是心里有些疑虑的问道:“戴梓被皇阿玛流放了,如今可能心存怨言!一定会和咱们合作。”
这就狭隘了不是,玉林一脸正气凛然的说道:“放心吧,这位大佬可是时时刻刻盼着能够回京城。”
戴梓的厉害胤褆当然知道,只是他是个汉人,时至今日,反清复明的人也没消停过,要不然哪里至于诛杀那么多回的朱三太子。
胤褆心里这一犹豫,脸上就透露出了几分迟疑不决,玉林脑子一转就明白他心里是因为啥迟疑了,说到底,他们是把自己当成了满人皇帝,嘴上说的再动听,心里也没有真正的一视同仁。
玉林无奈的翻了个白眼说道:“都是一个国家的人怎么还分两样对待呢,你gān脆就这样想,这片土地上生活的是大清国的人,而在这之外生活的全部都是外国人,这样想有没有觉得好接受一些?
五十六个民族紧紧地团结在一起,才能够发挥出最大的力量,可不兴搞什么歧视啊。”
玉林如此理所应当地说道,毕竟他是真实的见证过五十六个民族没有任何隔阂的生活在一起的,哪怕彼此之间的风俗不一样,但也从来没有说怀疑,警惕另外一个民族的。
◎最新评论:
【占了某岛国这件事我只想说gān的漂亮】
【大纲是好的,文笔太差,逻辑有问题】
【按爪】
【催更!!!】
-完-
第24章
◎站在朝堂上,打眼望去,居在高位的大部分是满人,由此就可以看得出来康熙嘴上说的满汉一家恰◎
站在朝堂上,打眼望去,居在高位的大部分是满人,由此就可以看得出来康熙嘴上说的满汉一家亲也只是嘴上说的好听。
胤褆受到康熙观念的影响听见这话还有些目瞪口呆,不过也不奇怪,在清军还未入关的时候,对于汉人来说,他们就是蛮夷,等同于其他的外国人,甚至还要更烦,毕竟那些红眉毛,绿眼睛的外国人可没来他们的边境抢掠他们。
玉林翻了个白眼的问道:“咱们俩之后还有征战天下呢,你打下一个地方,那里就是大清的土地了,难道那时候还有分什么满人,汉人,扶桑人,也不觉得累的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