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伍的扩充必须循序渐进,要培养出一支精兵强将,必须要花时间、花精力、花财力。还要整顿军心,让士兵拥有正确的政治觉悟,才能达到“d指挥枪”的效果。如果到了民国后期“抓壮丁”这样乱来,必败无疑。
第二天,胡梅果然觉得神清气爽,小脑似乎更加灵活,反应更敏捷。与梁秋过起招来,速度比前一天明显加快,哪怕对方先出手,自己也能“后发制人”还击。梁秋大吃一惊,忍不住叹道:“真是武学奇才啊,进步太神速了!”
胡梅心里偷笑,看来叶纵横这个方法还管用,但在力量方面,自己并感觉没有很大进益,这一点与高飞鸿的收获不一样。
或许,叶纵横的体液只是激发潜能,自己作为女人,潜能可能不在力量方面,但也有可能激发力量需要一定的时间……没有规律可摸索,只能尝试下了。
一想到要与心上人多亲密接触,胡梅的脸一下子又红了,同时又觉得很甜蜜。
这边招兵和练武的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容素素那边也没闲着。除了继续治疗小少爷的肺炎,关注老太太的康复外,她还有一项重要工作,就是了解这个时代的外伤药方以及培养医护人员。
自己带的药品迟早是要用完的,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穿越到现代社会去补给。目前大家已经将剿匪当成了自己的使命,作为团队的一员,容素素还是有正义感和职业道德的,绝不会临阵逃脱。因此,结合现时空的资源,培养一支医疗急救队伍是当务之急。
身边的容小竹和胡小菊是必须培养的对象,今后都要上战场的。
至于邓家大少爷,自那晚起,便已成了容素素的跟班。邓少林在北平的时候,一直想考北大,但考了两次,数学都没有过,这与他从小读私塾有关,教的都是四书五经八股文,理科基础差。
但邓少华在北京接触到一些有识的师生,思想进步很大,虽然没有进入北大学习,但在思想上已经与进步青年接轨,对民主与科学非常向往,渴望学习西方的先进知识。
容素素一边忙碌,一边还得应对邓少林的各种问题。
“去过北平吗?”
“去过。”
“去过北京大学吗?”
“去过。”
“是吗?你在北大上过学?”
“嗯……是参加一个培训班,医学方面的。”容素素并不是北大毕业,但有在北大医学部参加过一个学术培训班。
“北大有医科吗?没听说过。”邓少林郁闷地问。
容素素这才想起,北京医科大学是2000年才并入北大的,说漏了嘴,这可怎么办?而且自己是冒充的十七八岁的少女,怎么去的北大,又是怎么求的学,但凡邓少林逻辑性强一点,自己就没办法圆这个谎。
不过,容素素智商可不是一般人,赶紧以攻为守反问道:“这次去北平,你有没见到***先生?”
“有啊,”邓少华激动地说,“我见到他在街头散发报刊,我都一一收集了。陈先生说得太好了,中国社会黑暗的根源是‘盘踞吾人精神界根深底固之伦理、道德、文学、艺术诸端’,单独的政治革命不能生效,‘充分以鲜血洗净旧污’,需要先进行伦理道德革命!”
听了这些话,容素素有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有点晕乎。“呃……”她正在脑中搜罗回应的句子,看怎样说才不伤这位进步青年的心。
“素素,你有没有想过离开这里,离开束缚我们的封建大家庭,去追求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为中国的未来而奋斗!”
“可是,我们要剿匪呢……”容素素发现和这位100年前的帅哥真是没用共同语言。
“剿匪?可是你知道这些土匪是怎么来的吗?这都是腐朽无能的北洋政府造成的!军阀年年混战,民生艰难,活活地把老百姓逼上梁山。这里的土匪剿完了,别的地方还有,你们是剿不完的!要从根本上去解决这个问题,必须靠我们新青年的努力,让北洋政府下台,去建立一个全新的中国!”
容素素吓了一跳,心想:“这100年前的人,怎么动不动就说这样‘反动’的话?”不知怎接口,赶紧转移话题:“小菊,小竹,止血带的包扎方法你们学会了吗?要找一个竹枕多绑几次,动作一定要快……”
邓少华也是会察言观色之人,见容素素对这些话题不感兴趣,便转移到医学上来。
“你懂西医吗?”大少爷问。
容素素心里乐开了花,心想:在这个时空,我可能是全世界最牛的西医了,如果没有别的穿越者的话。
“当然,”话一出口,容素素便意识到可能与邓少华会陷入当时流行的“中西医之争”,为了尽快结束话题,她赶紧做总结性发言:“中医宏观,西医微观;西医有病治病,中医调养身体;西药作用单一,局部对抗,中药全面平衡,激发自身免疫力。如果不是紧急的外伤和急性疾病,建议先用中医调养。尤其是这个时代……当代的西医,还比较落后,西药的副作用也很大。我给小少爷和老太太开的方子,都是以中药及中医疗法为主的。”
这一大堆话,将邓少华的“中医无用论”堵住了,半天说不出一个字。
容素素看着邓少华那无辜而帅气的面容,有点过意不去,为了不把天聊死,她问:“你读过《红楼梦》吗?”
“听说过,但没读过,”邓少华说,“以前在家里上私塾时,老师不让读这些闲书,后来在广州亲戚家学做生意,之后又去北京,都没有静下来看小说的时间。再说我不爱看这些古代的书,我喜欢西方的思想。”
像听到轻轻“啪”一声,容素素觉得自己心中对爱情的梦想,像五颜六色的肥皂泡一样破了。这位大少爷除了有富贵的家庭背景和帅气的外表外,精神世界与自己相差甚远,追求的人生理想也与自己完全不同。也许这就是代沟吧,而且是100年的代沟!
不过,也许确实是自己有问题,思想境界太低。但不管怎样,不剿匪,更多的百姓就会死去,道路上就会有更多无主的尸骨。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这是容素素一直坚持的理念,在哪个时代都应该是真理。
这个时候,有丫环过来传话,说老太太叫大少爷过去,好像是要询问广州那边生意的事。邓少华赶紧过去了。
广州的生意似乎是邓家巨额资产的重大来源之一,也许这些高档翡翠的来源也与之有关。相比之下,本地的租息收入只是小儿科了。但具体是什么生意,依托什么背景,邓春荣从来没提过,大家也不便多问。
容素素看看手腕上价值过亿的翡翠手镯,暗暗骂自己:看在这一个亿的份儿上,下次也怎么得让大少爷心里舒舒服服才对。今天自己表现得情商超低——什么共同语言?什么价值观?100年后自己也不在乎这个呀,今天真是发神经了!
极少有人知道,清丽脱俗的容素素,内心也有相当现实的一面。
那天从邓府回到杨家的途中,蒋智便觉得似乎有人跟踪自己,但他是文人一个,又不懂武艺,所以不敢去查看,只是一个劲儿加鞭赶回杨家。
由于自己的骑术差,马儿跑得太快,几次都差点从马上摔了下来。
见他骑马回来,全家人都围了上来。这段时间,他与杨二妹的关系,杨家人都看在眼里,也把他当准女婿了。
蒋智是个善良的人,不忍拒绝杨二妹,但也担心自己给不了她未来。剿匪之后,他们5人应该还是要想办法穿越回原时空吧?难道扔下杨二妹一个人在这里?
为了报答杨二妹对他的情意,为了报答善良的杨富贵一家,蒋智将他所知的农村种植和养殖知识,凡是能在本时空用上的,他全部用圩上买的纸笔记录了下来,一笔一划用繁体字小楷写得端端正正。书写繁体字,对历史专家蒋智来说,就是小菜一碟。
因为杨二妹一家人不识字,蒋智担心自己离开后,他们会忘记他传授的知识。如果有文字记录,请识字之人念给他们听,便无妨了。
这一天傍晚,杨二妹与蒋智难得闲来无事,两个人并肩走到村里的溪涧边,坐在石头上闲聊。
“你说我们以后养一群小鸡好呢?还是养一群小鸭好呢?”情窦初开的杨二妹说起话来也挺幼稚。
“二妹,”蒋智拉着她的手说,“如果,我是说如果有一天,我突然离开了,你会怎样?”
杨二妹惊问:“你要离开吗?”
蒋智说:“不……暂时不……我只是担心。”
杨二妹坚定地说:“只要你不嫌弃我,哪怕走到天涯海角,我都跟着你。就算是做小,或是没有名份,我也也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