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玉玺的踪迹

  “哈哈。总之,你想的与事实也差不多。”说到这里,宁玉停了几秒,坐在椅子上品了一口茶,若有所思的看向我,旋即又道:“现在你想知道的都已经清楚了,不知道还有什么问题,趁我今天心情不错,有问必答。”

  我道:“你坚持真正的玉玺依然存在这个世上,但是,你之前所说的这一切无非都是个人猜测不切实际的说法罢了,也就是,你能不能拿出什么证据?”

  “证据?”宁玉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白色锦帕,上面绣着荷花池,在池中还有一对鸳鸯,绣工精湛,栩栩如生,更让我吃惊的单是看这张锦帕的针绣以及布料,绝非现在工艺。“这就是证据。”

  顺着宁玉手指之处看去,只见在左边空白之处,有一个四四方方,红色印记,由于是古代字体,看上去龙飞凤舞,乱纹无序。“这是?”

  “玉玺的印迹,上面就是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虫鸟篆字。”

  “什么,你是说,这就是玉玺所盖的印迹?”

  “没错。”

  玉玺此物早就消失在了历史长河,这枚神物到底长什么模样终究只能猜测,而如今电视宫廷剧中,玉玺做为皇帝的象征,也只是依照着书籍记载描述仿刻罢了。如果能够确定这是真的玉玺所印的印迹,这张独特的锦帕拿去拍卖,一定能够拍出一个难以想像的天价来。

  “怎么,吓倒你了?”宁玉轻笑两声,顺势指向印迹。“你仔细看,这里是否有断痕的迹象?”

  无论贺长青还是宁玉都提醒过我,当初王莽篡汉,王太后意欲将玉玺摔毁,但结果仅仅只是摔其一角,事后王莽找来巧手工匠,以金子镶补,纵然工匠技艺巧夺天工,但是镶补过的玉玺依旧能够看出断裂的痕迹。

  当我的视线看向宁玉手指之处,那一刻,我就好像丢了魂似的,目光怔怔。“我,我能不能将这张锦帕拿在手,手里?”

  “没关系。”

  我双手不由控制的颤抖起来,原本近在眼前的这张锦帕,仿佛拥有一股特别的魔力一般,将我整个人的灵魂都吸引了过去。当我将这张轻如薄纸的蚕丝锦帕拿在手中,却仿佛如同捧着一座大山,这个时候,我甚至能够听到自己心脏剧烈的跳动声。

  我再将定睛将视线看向印迹上刚才宁玉所指之处,原本这八个虫鸟篆字相依相连,可惟独在靠左下角的位置有一道非常细微的裂痕。

  “现在你信了?”我将锦帕小心翼翼的放在了宁玉的面前,而他却显得非常自若随手将锦帕毫不怜惜的揣回到了口袋里。看着他如此粗鲁的动作,我真的有一种想要冲上去揍他一顿的冲动。

  喘了两口粗气,待心情平复,看向宁玉问道:“这锦帕你是从何处得来?”

  “只是机缘巧合现在落在我的手里罢了,问这个与这件事毫无半点关系。你还是问一些有价值的问题吧。”

  “好吧,就算我完全相信你所说的一切,相信真正的玉玺依然存在这个世上,可是,你现在想要让我们去将它找出来,总得透露一些有价值或者关联的信息吧。”

  “你知道明朝开国皇帝是谁么?”

  “朱元璋,朱重八,这个问题,恐怕三岁小孩都知道。”

  “没错,是朱元璋。按照正史记载,传国玉玺是在后唐李从珂的手里消失,但是,事实上,传国玉玺被落到武则天手里的时候,真正的传国玉玺就已经被她给藏了起来,仿刻了一枚一模一样的玉玺最后落到了李从珂的手里。”

  “等等,你刚才说她仿刻了一枚一模一样的传国玉玺?”

  “的确是一模一样,就连上面的断痕,都仿制几乎真假难辨认。”

  我愣了愣,旋即道:“你的意思,真正的传国玉玺其实到了武则天手里的时候,随着她的死去就彻底的消失了踪迹吗?”

  宁宝摇了摇头,回道:“我只是再次提醒你,李从珂携传国玉玺火焚只是假物而已。当然,你问得也不错,后唐之后是宋朝几百年的统治,可是,真正的传国玉玺随着武则天的死去而彻底消失,也就是在宋朝的这几百年的时间里,他们所持有的传国玉玺是赝品。这个过程不需详述,仅仅只是一个过渡而已,真正的问题所在是明朝的这位开国皇帝朱元璋。”

  “他,他又怎么了?”

  “你对朱元璋有多少了解?”

  说到历史人物,我知道的确不多,但是,偏偏我对历史上的某些人物非常厌恶,而朱元璋就是其一。朱元璋自幼贫苦朱,年少的时候为地主放牛求生,后来迫于无奈还去了皇觉寺当和尚。让人真的很难想像,这样的一个人后来竟然成了明朝的开国皇帝。或许侥幸,又或者他真的是天命所归。这都不提,最让人厌恶的却是,这个家伙后来得到江山之后,以各种借口屠杀有功之臣,最终应了那一句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

  我将我的看法说了出来,宁玉轻笑一声,从眼神神情似乎倒是非常赞同我的看法。“原来你倒也知道,不过,你可知一句话?”

  “什么话?”

  “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

  “你是想说刘伯温?”

  “聪明。”宁玉道:“刘伯温占卜奇术,天文地理,无所不知,无所不晓,号称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乃当时的一代奇人,也正是因他相助朱元璋,才有明朝数百年的盛事。”

  我突然打断宁玉道:“等等,我好像明白了你的意思。”

  “你明白?”

  “在历史之中,惟独以朱元璋的身世最为可怜,他毫无皇族血统,而且当过放牛娃当过和尚,最终竟然能够夺得江山开创明朝,无非是因为刘伯温替他将传国玉玺找来了吧?”

  “你这小子,还真的是非常人一般聪明,仅仅如此就能够猜到这里,让我都有些出乎意料。”宁玉竟然拍了我的马屁,这连我自己也有些出乎意料,他旋即又道:“你所说的没错,的确是因为刘伯温将真正的传国玉玺找了出来,最后送给了朱元璋,才成就了他明朝大帝。”

  “可是,你刚才也说过,真正传承下来的那一枚传国玉玺在武则天时代结束就消失了,而刘伯温最终竟然取得了真正的传国玉玺,这其中间隔数百年,但是前后又有些矛盾,惟一能够解释的仅仅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刘伯温曾经盗过武则天的墓?”

  “或许是,或许又不是。但是,事实上朱元璋得了神印,得了天下。正如你之前对他的看法那般,江山稳固之后,朱元璋人性突兀,卑劣毕露。他建立了一个非常让人憎恶的组织锦衣卫,以消灭功臣为目的,罗织罪状,置无罪者于死地。他担心,功臣名后以功持傲,怕自己死后下一代皇帝驾驭不了文武功臣,所以他几兴大狱,假借若干由头,把辅佐他打天下的文武功臣屠戮殆尽。‘胡惟庸、蓝玉两案,株连且四万。’手段之毒辣,残忍之恶极。到最后,就连辅助他得帝称王的刘伯温辞官归田,遥去无踪,方才捡回了一条性命。”

  “如果不是这些人帮他,哪有明朝,哪有朱元璋。更可气的应该就是这位号称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的刘伯温了吧。要不是他,朱元璋的帝位如何会这般稳固?”

  “你可不能指责他。”

  “为什么?”

  “总之,你不能指责他。”

  我不知道宁玉为什么会在这个问题上,与我产生如此明显的分歧,难不成他是刘伯温的后人,所以听不惯别人指责他的祖先?如果是刘长根的话,他有这样明显的反应还说得过去,毕竟他与刘伯温同姓,或许有那么一丝丝的血缘传承关系,可宁玉又不姓刘……

  “刘伯温自己也曾后悔,助长了这样的人称帝为王,但是,事实已成,朱元璋手持神印,天命所归,他纵有通天本领业已无法更改这一事实。还好,朱元璋这个人除了斩杀功臣之外,对于百姓还是有一定的建树。由于出生布衣,自幼贫苦,尝尽人间沧桑,所以在位期间,下令农民归耕,奖励垦荒,移民屯田,兴修水利。除此之外,他还徒富民,抑豪强,下令解放奴婢,减免税负,严惩贪官。开创了洪武之治,所以,最终功过相抵。”

  前世之人做事,后世之人评论,这无可厚非。只是在我心里极度讨厌朱元璋这个人,所以,关于他的生平事迹真的没有什么兴趣,打断宁玉道:“我们好像要说的是传国玉玺,与朱元璋难不成有什么关系?”

  “有。”

  “真有?”

  “因为,真正的传国玉玺,由他之手,最终消失。”

  我愣了愣,旋即道:“你的意思,莫非是想说朱元璋效仿武则天,自己统治时代结束,于是就将真正的传国玉玺与其埋藏?”

  “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