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六章 八部天龙

  “哦?听你这么说,隋朝的皇帝居然也信奉佛教了?”齐佳靖随口说道。

  我点了点头,继续说道:“隋朝几乎是举国崇信佛教,除了杨广之外,阳光的父亲,隋文帝杨坚夫妇,都是虔诚的佛教徒。杨坚的夫人,是大名鼎鼎的独孤皇后,是北周名臣独孤信的女儿,很多人只知道独孤黄的姓氏,却很少有人知道独孤皇后的名字。其实皇后的名字很简单,也是取自佛教的典故,叫做独孤伽罗。”

  众人听我讲的有趣,都听得津津有味,廖金娇问道:“独孤伽罗?什么是伽罗?”

  “伽罗就是迦楼罗,是一种以龙为食物的大鸟,是八佛教的部天龙之一。”我轻声说道。

  “什么叫八部天龙,我只听说过《天龙八部》。”

  “你说的那是金庸小说。”齐自省插嘴道,这家伙在我们旁边听了半天,终于等到一个可以说话的机会。

  “《天龙八部》一书描写的内容涉及北宋时期,宋,大理,西夏,吐蕃,大辽的国的部分历史,文学内容天马行空,史学内容精彩纷呈,是金庸笔下文史结合的上乘之作,其中蕴含的佛学思想尤为值得大书特书。

  正好趁着现在有兴致,我给大家简单说说。

  《天龙八部》是金庸小说的巅峰之作,是从佛经中领悟的所思所想,文笔厚重华丽,内容包罗万象,其思想性更是尤为深刻,孔庆东甚至认为这本书的艺术高度和批判性足以与鲁迅、巴金相提并论,不分轩轾。

  几位先生的书我有幸都拜读过,《天龙八部》也许不能和鲁迅先生的相提并论,但文笔内容,故事情节绝不属于现当代的绝大多数文人。

  “天龙八部”一词词出于佛经。大乘中的佛经叙述佛向诸菩萨、比丘等说法时,常有八部天龙参与听法。比如《法华经》上就曾经记载过:“天龙八部、人与非人,皆遥见彼龙女成佛”。“非人”是形貌似人而实际不是人的众生。

  “天龙八部”都是“非人”,其实一共有八种神道怪物,因为以“天”及“龙”为首,所以称为“天龙八部”。

  八部者,一天,二龙,三夜叉,四乾达婆,五阿修罗,六迦楼罗,七紧那罗,八摩呼罗迦。“天”是指天神。

  在佛教中,天神的地位并非至高无上,只不过比人能享受到更大、更长久的福报而已。佛教认为万物无常,天神的寿命终了之后,最终也要走向灭亡。

  天神临死前有五种征状:分别是衣裳垢腻、头上花萎,身体臭秽、腋下汗出、不乐本座(第五个征状也有说法是“玉女离散”),这就是所谓“天人五衰”,是天神最大的悲哀。

  帝释是众天神的领袖。“龙”是指龙神。佛经中的龙,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龙大致差不多,只不过没有脚,有时大蟒也称为龙。

  然而实际上,中国人对龙和龙王的观念,主要是从佛经中来的。佛经中有五龙王、七龙王、八龙王等等名称。

  古印度人对龙很是尊敬,认为水中生物以龙的力量最大,因此对德行崇高的人尊称为“龙象”,有所谓“欲为诸佛龙象,先做众生牛马”,再比如“西来龙象”,则是指从西方来的高僧。

  古印度人以为下雨是龙从海洋中取水洒下人间。古代中国人民也接受这种说法,历本上注明几龙取水,表示今年雨量的多寡。龙王之中,有一位名叫做沙竭罗龙王,他的小女而八岁时到释迦牟尼所说法的灵鹫山前,转为男身,现成佛之相。

  她成佛之时,被天龙八部所遇见。“夜叉”是佛经中的一种鬼神妖怪,历来有有“夜叉大将”、“十六大夜叉将”之类的名词。“夜叉”的本来的意思是能吃鬼的神,同时还具有有敏捷、勇健、轻灵、秘密等意思。

  《维摩经》注上说:“什曰:‘夜叉有三种:一、在地,二、在空虚,三、天夜叉也。’”

  但是我们所说到的“夜叉”事实上都是指恶鬼。不过在佛经中,有很多夜叉是好的,夜叉大将的主要任务是“维护众生界”。“乾达婆”是一种不吃酒肉、只寻香气作为滋养的神,是服侍帝释的乐神之一,身上发出浓郁的香气。“乾达婆”在梵语中又有“变幻莫测”的意思,因此在印度魔术师也叫“乾达婆”,海市蜃楼则叫做“乾达婆城”。

  香气跟音乐都是缥缈隐约,难以捉摸的事物。“阿修罗”这种神道非常特别,男的非常丑陋,而女的十分美丽。

  阿修罗王常常率部和帝释战斗,因为阿修罗有美女但是却无美好食物,帝释有美食但是没有美女,彼此之间互相妒忌抢夺,每有恶战,经常打得昏天黑地,日月无光。

  我们经常称呼惨遭轰炸、尸横遍野的大战场为“修罗场”,就是因此而来。

  大战产生的结果,阿修罗王经常打败,有一次他大败之后,上天入地,没有藏身之所,于是就化身潜入藕的丝孔缝隙之中。阿修罗王性子暴躁、执拗并且秉性乖张。

  释迦牟尼说法,说“四念处”,阿修罗王也说法,却说“五念处”;释迦牟尼说有“三十七道品”,阿修罗王偏又偏偏多一品,说“三十八道品”。佛经中的神话故事大都是譬喻。

  阿修罗王法力权力,而且爱搞“不信邪”、“天下大乱,越乱越好”的事。阿修罗疑心病比较重,佛教有本非常有名的经书,叫做《大智度论》有言:“阿修罗其心不端故,常疑于佛,谓佛助天。

  佛为说‘五众’,谓有六众,不为说一;若说‘四谛’,谓有五谛,不说一事。”“五众”即“五蕴”,五蕴、四谛是佛法中的基本理念。

  阿修罗听佛说法,疑心佛祖偏袒帝释,故意少说一样。“迦楼罗”是一种大型鸟类,翅膀有种种庄严宝色,头上有一个大瘤,叫做如意珠。

  这个鸟的鸣声悲苦,以龙为食。过去评书演义中说岳飞是“大鹏金翅鸟”托生转世下凡,迦楼罗实际上是大鹏金翅鸟。它每天要吃一个龙王和五百条小龙。

  等到它寿终正寝时,诸龙吐毒,没有办法再吃,上下翻飞七次,飞到金刚轮山顶上丧生。

  因为它一生以龙(大毒蛇)为食物,体内积聚的毒气很多,临终之时毒发烈火焚身而亡。肉身烧去后只剩下一颗心,是纯青琉璃的颜色。

  “紧那罗”在梵语中是“人非人”的意思。他形状和人一模一样,但是头上生了一只角,所以被称之为“人非人”,善长歌舞表演,也是帝释的乐神。“摩呼罗迦”是一种大蟒神,长着人的身体和蛇的头颅。这部小说以《天龙八部》命名,写的是北宋时期大理国和西藏吐蕃以及西夏国的故事。

  大理国是个佛教昌盛的国家,皇帝们大都崇信佛教,往往都会放弃皇位,出家为僧,是中国历史上,乃至人类历史上比较与众不同的现象。

  历史上记载,大理国的皇帝中,圣德帝、孝德帝、保定帝、宣仁帝、正廉帝、神宗皇帝等都退位让贤,出家为僧。

  《射雕英雄传》中所写的南帝段兴智,就是大理国的国君。《天龙八部》的写作年代是在《射雕英雄传》之前。这部书的故事发生于北宋哲宗元祐、绍圣年间,公元1146年前后。

  再比如你看金庸些天龙八部,实际上也是暗合佛教的这个主题的,《天龙八部》的主题是无人不冤,有情皆孽,这一点和金庸本人的创作意图是契合的。

  书中人物虚竹,只愿做个安于本分,晨钟暮鼓,吃斋念佛的小和尚,偏偏造物弄人,最后被逐出少林寺;萧峰一心要报杀害养父养母,授业恩师的大仇,最后发现大仇人居然是自己的生身父亲;段誉至始至终钟情于王语嫣一人,最后得娶数女而无王语嫣在内;段正淳一生风流成性,最后每个女人为他而死;慕容复毕生为兴复大燕国而奔走,最终疯癫了局……

  《金刚经》讲“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贪念嗔痴,终不脱因果二字。从文学角度说,天龙八部是一部伟大的悲剧,看似皆大欢喜的结局其实背后都是因果轮回,因缘和合的结果。这与中国历史上,乃至人类历史上诸多历史人物的命运是极其相似的。”

  我说到这里,周围众人不仅对我肃然起敬,廖金娇更是晃动着我的胳膊,笑道:“一凡,可以啊。你居然懂得这么多。”

  我被说得有些不好意思,看了眼周围的其他人,尴尬的笑了笑:“其实也没什么,不过就是小说看得比较多,再说,这些书里面包括了很多佛教的知识。

  任何一个宗教的发展,绝不像是我们想象的那样,都是一些神神鬼鬼,鬼案例乱神的东西,实际上都包含了很深刻的寓意的,也都承载了很多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