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指黑侠虽然不想参与到这些权力斗争中,可是燕丹的理由却是让他无法拒绝。他说秦国暴虐,一旦让秦国逐渐强大,那么秦国一定会发动侵略六国的战争的。到时候又不知道要死多少人,有多少人家破人亡。
而他若是能回到燕国,必然会劝谏父王,采用墨家的机关术造福百姓。让百姓们能安居乐业,衣食无忧。六指黑侠被他这番话打动,于是很干脆的答应他,墨家一定竭尽全力救他归国。
不能说墨家巨子好哄,而是在这个时代,没有王国支持推动,墨家想要走到千万百姓家庭中,是十分困难的。机关术都是十分昂贵的东西,寻常百姓又如何能用得起。只有王国支持推动,才真的有可能让这些机关术惠及千万百姓。
而且机关术的使用也不是寻常人能够使用的,都是要经过特殊训练的专业人才才能驾驭。就算有富商买下了,不会使用又有什么用。只有让墨家弟子去操纵,才能如臂指使。可是墨家弟子有限,总不能全都白干吧?自然要有一套专门的职位,才能维持他们的生计。
因此他听到燕丹的承诺后,便想也不想就答应了下来。与能将墨家发扬光大相比,救燕丹对他来说并不算太难的事情。虽然这只是承诺,可是只要有十分之一的机会,他都要去试试。因为这是墨家祖师到现在墨家的所有弟子都想要做到的事情,故而他没有理由也不会拒绝。
对于当年五国合纵攻秦失败后,韩国和燕国已经给出了让秦国满意的答复。而赵国国王则是最干脆,直接听从了奸佞之臣郭开的建议,直接割让了边境与胡族接壤的那几座城。秦国本着肉小也是肉的原则,自然不会拒绝。
至于楚国,他与秦国向来不对付,而且并不与秦国接壤,对秦国的要求全然当做是放屁。楚国之人本就好战,既然对方一时半会拿自己没办法,更不可能会去卑躬屈膝了,因此也是五国中唯一一个不理会秦国的国家。
而魏王却因为这事有些为难了,因为魏国与秦国接壤,加上所占有的土地本就不多,自然不会舍得割地了。他倒是愿意派遣自己的儿子去做质子,可是秦国却看不上眼。主要是他儿子不少,且都不受他重视。谁让他有龙阳之好,自然对自己夫人生下的儿子没有那么看重。可是他又不舍得赔给秦国大量的金银,因为这是资敌,他还没有到那么蠢的地步。
最后有大臣献策,说秦王如今已经成年了,却还未册立王后,于是就提出为秦王献上百名美人。秦使一听这种答案,也有些犹豫了。他沉吟许久后,还是说要回去禀报大王才能做决定。
这不是土地和金钱多少的讨价还价,而是为大王找妃子。不管答应还是拒绝,都由不得他来做主。因为你并不知秦王所想,到底是国事重要,还是美人也想要呢?因此他不管答应还是拒绝,都有可能会得罪大王。这种公事和私事一体的事,最是让人难以琢磨的。一个不慎,就是此生仕途的终结。
最后还是吕不韦答应了下来,认为确实有必要替秦王纳些妃子进后宫。哪怕不是王后,但是妃子的数量不能让人诟病,因此这一百名美人化解此事也就定了下来。只是吕不韦也让秦使告知了魏王,说是必须样貌秀丽端庄,身份干净之人。若是敢有滥竽充数的,定要他知道秦国不可欺。
魏王听他如此要求,虽然为难,却也只能答应下来。不过他又跟秦使讲了个条件,说如此美人,不可能一下子就凑齐了。他希望能每年进献20名美人,如此一来既能保证数量,也能保证质量。
秦使一听,只得又传信回去询问,最后吕不韦还是答应了下来。
而今年又到了进献美人的时候,这已经是第四年了。魏国大多数适合的美人都已经进献了,对于秦国严苛的要求,他也有些捉襟见肘了。
却不想最近竟然有人传言魏国附近的小国卫国濮阳有一个倾城倾国的美人,更是传言得此一人,胜过百名美人。魏王听到消息后,顿时大喜。他传过近臣,让他去查明此事。一旦果真如此,便立刻让卫国献出此女。
魏王喜好男色,对于什么倾国倾城的美人也并无太多想法,他此时就是希望能以此女来抵消秦国索要美人的要求。这几年因为要进献美人的事,已经让他很是头疼了,若是能一劳永逸解决此事,他自是乐意之至。
那近臣虽是依靠谄媚君王上位的小人,可能混到这种程度的,也确实有些能耐,不到半个月就打听清楚了。
原来那卫国的大将军有一孙女,确有倾国倾城之貌,只是那人对本国的一些青年才俊并不看得上。不过最近好似传言见过此女和一书生曾同游过濮阳,之后就再没有什么消息传来了。想来那女子是钟情于那书生的,也不知两人是否定亲。
魏王不屑的一笑,就算定亲又如何。只要还未成婚,寡人让他们交出此女,谅他们也不敢违抗。对他而言,打不赢秦国,其他几国可不见得打不赢。一个小小的卫国,胆敢违抗,不过是挥手可灭。
随着传言的确认,魏王也不再烦恼,他令人传书于卫国,责令其早点交出此女。而公孙羽听闻这个消息后,在朝堂议事时,果决的拒绝了这个要求。
别说自己孙女已经有了心上人,而且也早就离开了濮阳。就算没有,自己也断然不会答应这种要求。若是魏国要大动干戈,自己就算拼死血战也不会低头半分。
公孙羽早先也隐隐有些不安,就是害怕有这种事情发生。不然仅凭李无悔的承诺,哪有可能让他如此轻易就带着丽姬离开,最起码也要明媒正娶的过门才行。只是他担心一切迟则生变,便没有提起。此时果真应验了,反倒没有那么担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