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夹攻

  “在下施耳,号耐庵,今奉诚王之命,出使贵部,拜见郭大帅。”

  “施先生免礼,来人,看座。”

  扬子县县衙正堂,郭洺率领一众部下,在此接见张士诚的使者施耐庵。

  看到这位《水浒传》的作者,大约六旬年纪,一身儒冠儒服,须发微白,看起来就像那种很有学问的老学究。

  郭洺有心想招揽对方,又感觉现在不是时候,只得先搁下多余的想法,先谈正事道:“不知张九四这次派施先生前来,可是打算率部众归顺本公子么?”

  施耐庵本是元朝进士,后来被张士诚礼聘为幕僚,心中一直把张士诚当做主公看待,此刻听到郭洺直呼对方原名,施耐庵的脸色霎时一沉,气得嘴唇发抖,拂袖道:

  “诚王派老夫到这里,是来同郭大帅商讨议和之事的,大帅若无诚意商讨,那么老夫这就告退。”

  “放肆!你是个什么东西,敢这样同我家公子说话!”

  “老东西,当心我宰了你!”

  见对方对郭洺竟敢如此无礼,周边一众郭家军将领闻言,纷纷起身拔出刀剑,厉声喝问。

  施耐庵见状,脸上竟毫无惧色,冷眼望着众人,冷笑道:“要杀便杀,老夫既然敢做使者,难道还怕死么?”

  郭洺愣了一愣,没想到这施老头还有几分傲骨,看在《水浒传》的份上,他也不想难为对方,一面示意众将坐下,一面语气淡淡道:

  “施先生,本公子时间宝贵,没有闲心和你耽搁,那张九四有什么话让你转达,一并说来吧。”

  施耐庵哼了一声,斜眼道:“诚王的意思,愿意和郭大帅退兵言和、两不相犯,不过此事也要先等他把扬州城打下来再说。还有,诚王胞弟张公士德,还有那两个姓潘的叛将,请郭大帅送还给我们。”

  “什么?张士诚真是这样说的?”

  郭洺听到这里,差点没怀疑自己听错了,原本他心里也打算和张士诚议和,因为眼下他的事业重心,可以说全都放在江南,暂时并不想和张士诚争夺江北。

  但议和也是有条件的,郭洺不可能平白无故就放对方一马,只是让他万万没想到的是,自己心里准备的一堆条件还没来得及提出,对方居然先说出这样的话来。

  让自己坐视对方打下扬州,还要放了张士德,还要把两个叛将送回去,那自己这连日来打的胜仗,岂不是白打了?

  一念至此,他立刻起身,用力拍向桌案,怒气冲冲道:

  “回去告诉张九四,他说的这些我一条也不会同意,让他和他手底下的喽啰们,洗干净脖子等着,明日我会在扬州城下,与他决战!”

  “好!说得好!公子威武!!”

  见自家公子如此硬气,周边一众将领纷纷喝彩。

  连日来的大胜,让众人士气高涨,都想继续建功立业,顺便也在打完胜仗后,替自己分一份战利品。

  …

  “回禀诚王,老朽实在惭愧,未能说服那郭天叙同意议和。”“先生起来吧,这不是你的错。啧,看来姓郭的,这回是真打算和我死磕到底了。”

  扬州城外,张部大营。

  听罢施耐庵的禀报,张士诚把头摇了摇,心中隐隐有些后悔,自己的态度太过强势了些。

  其实仗打到这个份上,他这边已称得上是强弩之末了,士卒疲敝,无心战斗不说,就连后方粮草的粮草供应,也一天比一天困难起来。

  可是就这样灰溜溜的退兵,他又实在不甘心。

  什么好处也没捞到就走,那自己这次费尽周折,带着几十万人马从高邮来扬州一趟,是干什么来了?

  正因此故,他先前才会做出,让施耐庵向郭洺索要弟弟张士德,以及潘元绍、潘元明两个叛徒的举动来。

  悠悠叹了口气,张士诚心中正愁闷不已,忽见手下大将卞元亨,从帐外走进来,抱了抱拳,满脸喜色道:“王爷,大喜,大喜啊!”

  “大喜?什么大喜?”张士诚闻言,有些奇怪。眼下自己内忧外患不断,哪里会有什么喜事。

  卞元亨笑着道:“探子来报,这几日扬州城内发生饥荒,鞑子将领张明鉴、董抟霄,达识帖睦迩等人,为了抢夺仅有的粮草,发生火并,打得不可开交!”

  “呵,这算什么喜事。”张士诚苦笑一声道:“此事若是早几日发生,本王还有机会腾出手,一口气把扬州城拿下,可如今郭贼的兵马,就在咱们附近……”

  “王爷,先听末将把话说完。”卞元亨继续道:“那董抟霄和达识帖睦迩,打不过张明鉴,已带着麾下兵马从城里逃了出来,打算归顺我等。”

  “哦,竟有此事?”张士诚听到这里,赶忙追问道:“他们带来多少兵马出来?”

  对方笑着道:“末将略略清点过,大约五万人是有的。”

  “五万,不少了,加上本王本部二十三万兵马,也就是二十八万兵马。”

  张士诚抚了抚唇髭,喃喃自语了一阵,连日来阴霾遍布的心情,一下子豁然开朗了许多,“本王倒要看看,那姓郭的有什么本事,敢和本王硬碰硬!”

  对方在说这话的时候,显然没有想过一个问题——

  先前自己的弟弟张士德,带着十万兵马到**城,不过短短几天工夫便被打败了,如今自己二十八万人,真的能打得过对方?

  …

  “嘶……这两个鞑子,真是四九年入国军,毫无眼力见了。”

  董抟霄和达识帖睦迩投降张士诚的事,很快也传到了扬子县郭洺的耳中。

  郭洺对此倒并没有太在意,他知道自己最后肯定能获胜,只不过,对面毕竟有二十八万人马,确实不是一个小数目,硬拼的话,也不知自己麾下这十万弟兄,要付出多少伤亡。

  出于这层考虑,他决定缓一缓,暂时先不向张士诚发动进攻,随后亲自提笔写下一封信,命人北上,送交给盘踞在安丰路寿春、濠州一带的朱元璋。

  命对方即刻挥师东进,沿着淮安路盱眙、天长等地,从背后进攻张士诚在江北的地盘。

  “啧,老朱啊,老朱。本公子对你算够意思了,你若是识相的话,最好别让本公子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