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鸟枪换炮儿,赵记美食小铺开张

  金明池陆陆续续热闹了半个月,赵合欢也因此赚得盆满钵满。

  生意之所以这么好,除了自己本领硬,还得益于三月十八小庶女的那番闹腾,以及戚陌的到来,坐实了赵记是镇国公世子认可的美食摊位的传言。

  瞧热闹的,以及戚陌的爱慕者们直接包围了赵记的摊铺,最后,赵合欢不得不雇了李嫂子在家帮忙做糕团。

  生意最好的那日,是三月十九,春日糕团卖了近三千个,牛舌饼也有五六百个,赵合欢累得腰都折了,但是笑就跟印了脸上一样,就没离开过。

  李婆子真把赵合欢当孙女疼,赵合欢也就不和她客气,说了自己想要开个小铺面的想法。

  李婆子非常赞同,她觉得既然赵记是从马行街兴起的,那就不要变地方了,就还在马行街。

  赵合欢同意李婆子的说法,找铺子却又让她一个脑袋两个大。

  李婆子主动请缨,说是喊上里正爷俩一起去找铺面,赵合欢自然欢喜,笑着说,“那这事儿就交给婆婆了。”。

  金明池的摊收了,日子也就到了四月初。

  赵记的早餐摊继续出摊儿,只不过在原有早餐的基础上,还有了糕团和橘子水供应。

  市面上已经有了山寨版的“肉夹馍”和“锅贴”,赵合欢也不急,做生意吗,就是这样,还能一直捂着吗,只能是自己不停地精进。

  时间空闲下来之后,赵合欢又上了一款卷饼,再次引领了汴梁街头的美食风尚。

  春日里都有“咬春”一说,这四月上市的蔬菜多了,五颜六色,营养、好看又美味。

  赵合欢庆幸自己在汴梁“创业”,各地的物资汇聚于此,给了她大展拳脚发挥的空间。

  赵合欢在家摊了几个比平时大点的鸡蛋饼,抹上了自己用黄豆酱、腐乳、韭菜酱等调制的秘制酱汁,再加上焯水水的菠菜、萝卜、豌豆苗等应季的食材,最后卷成卷饼。

  自赵合欢搬到李婆子家,周围的邻居就成了“专业”的试吃员,王婆子、里正、李嫂子、翠花、小豆子等人时不时地就会接收到一波投喂,大家都表示肚子长了肉。

  鸡蛋卷饼再次收获好评,里正表示就这个饼自己出二十文钱也是愿意的,酱料调得好,个儿也大,顶饿!

  考虑到来赵记吃早餐的人还有很多是做苦力的,赵合欢多卤了一些五花肉、鸡爪子、鸡蛋和豆腐,加个五文、三文就能给饼添点油荤味儿,大家都很乐意,因此赵记的早餐摊儿受到了很多扛大包、做苦力人的喜爱。

  在里正的帮忙下,李婆子很快就在马行街上找到了一间铺子,不大,能放五六张桌子。

  赵合欢去看了,很满意,打听了下租金,以现在自己手里的钱,租个半年没有问题。

  李婆子让她不用担心钱的事情,放手干,赵合欢想了想也是,只要店面在,手艺在,钱就能挣回来,且会越来越多。

  赵合欢找人重新粉刷了墙壁,又用竹帘子隔出一个小厨房来,刚好后面位置有个小窗方便走油烟。

  搬进铺子前的那一日,赵合欢在傍晚一个人待在了铺子里面,她环顾雪白的墙壁,新做的桌椅,努力回想空白的前世,却依旧毫无所得,不管怎么样,现在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

  四月八日浴佛节前,赵合欢在李婆子、里正等人的帮助下搬到了新铺子里,正式挂上了“赵记美食小铺”的牌匾。

  戚陌这些天因为二皇子的事情,着实有点忙。听了暗卫零零七的汇报,他知道赵合欢在马行街上租了个铺子。

  虽然知道赵合欢在美食一道上颇有研究,但戚陌还是没想到才两个月不到的时间,赵合欢就在汴梁最热闹的马行街上有了自己的店铺。

  戚陌派了和赵合欢颇为相熟的南桑给她送了礼钱,也带了话,让她有事就去寻他。

  南桑回来禀报,“赵姑娘让我一定给您转达谢意,还说有时间就去杏花胡同拜访。”

  戚陌一听就知道这是赵合欢的客气话儿,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对着南桑道:“我让人去金牛镇查得事情有眉目了吗?你盯着点!”

  说到正经事儿,南桑还是挺严肃的,他拱了拱道:“是!”

  可在心里,南桑却是疑问重重,为何主子对赵姑娘的身份起了疑呢?他觉得赵姑娘可好了,尤其是做饭的手艺。

  赵合欢正式从摊娘变身老板娘,这一天坊里的乡亲们还在赵记美食小铺搓了一顿,庆祝大家在马行街有了“据点”。

  四月八日是佛祖的生日,各大禅院都有浴佛斋会。

  信仰虔诚的佛教徒开始准备供佛的果子,然后就有之前的食客管赵合欢来定金明池限定的春日糕团。

  浴佛节前后,大胤朝流行亲朋好友之间互赠煎香药的糖水。

  之前跟着赵合欢在金明池挣了不少钱的王婆子忙碌了起来,赵合欢在赵记的门前给她支了个摊子,王婆子笑得逢人就说赵合欢的好。

  赵合欢却觉得,她和王婆子的生意相辅相成,来买香药糖水的免不得往她的店里瞅两眼,也是小店宣传的一种方式。

  赵记生意越来越好,人手也多了起来,赵合欢三顾茅庐,请了干活利落的李嫂子出山。

  自己和李嫂子主要负责面食,年龄大的李婆子则是剁剁肉夹馍的肉,焯焯卷饼里的菜,照看这店铺。

  小店的早餐又增加了很多花样,比如像极了现代社会里烤蜂蜜土司的烤蜂蜜馒头,赵合欢管它叫酥琼叶,还有葱油面,葱油饼等等,来赵记吃早饭的食客觉得每天都有惊喜。

  赵合欢是失忆了,但是前世看的书,品尝的美食、味道没有遗忘,单是一本烂熟于心的《山家清供》就给她开美食铺子提供了诸多灵感。

  铺子里没人的时候,赵合欢就开始做糕团,因为觉得黏食不好消化,她开始尝着走上了烘焙之路。

  酒曲发了面团之后,赵合欢就开始“养”老面,然后用油酥尝试做开口的荷花酥和莲花酥。

  经过三四天的试验之后,还真让赵合欢做成了,糕点起酥很成功,一层又一层,酥掉渣。

  李婆子表示,她在京城这么多年,也做过大户人家的奴仆,还没见过这样的点心,这是独一份的。

  赵合欢扯了些柳条,用刀子劈成丝,扎了起来,做了一个类似现代生活中牙刷的东西。

  正当众人纳闷这是个啥的时候,赵合欢沾了点红曲水,纤纤细指一拨弄,刚才还是白色莲花点心的开口处瞬间有了渐变的红色,可不就跟那含苞待放的莲花似的的吗?!

  “你啊,天生就是做这个的料”,李嫂子捧着那莲花点心,越看越像,忍不住地称赞赵合欢。

  “她天生怎么会是做这个的?她天生是富贵命”,李婆子一边揉面一边低着头不容置疑地反驳李嫂子。

  李家嫂子不知道哪句话得罪了李婆子,尴尬地笑了笑。

  赵合欢摇了摇头,拍了拍李家嫂子的手,以安慰她。

  赵合欢老觉得李婆子的话里有话,比如李婆子每次看她的眼神都像是在看另一个人。

  和她说话也是,李婆子欲言又止,你想问她到底要说什么,她就直接躲去别处了。

  小店进门的地方,赵合欢砌了一个石头吧台,用来沽酒或者新品展示。吧台一头临街,赵合欢索性开了一扇窗,方便街上的人瞅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