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这种东西在我哪个时代国人倒是多半失传了,倒是小日本那里还年年保持了这个习俗和盛大的集体仪式。newtianxi.不过由于那个国家的国情特色,诸如此类的活动,最后又被称做交际援助之夜、破处告别大会纭纭之类的大规模全民活动。
“请托了娘娘的面子,给发了帖子过来,让奴去做个宾客的,殿下也闹这去观个礼儿”
不过看这小丫头说起这事,一脸羡慕和期盼的样子,我心中叹然,我家这个怕还有几年只能看不能吃的光景要等逻。
“有这么好的事情,那我也同去算了”我调笑道
左右顿时哧哧的笑了起来,谢沅翻了眸子露出难得异样表情,顿时轻轻呸了两声“那都是女眷的场所,连父兄都要回避了,若凭出了男人,那还叫不翻了天了,坏了人家好端端的名声”
“那太可惜了”
说到这里,她见得我有些失望,显然好笑,又送宋娘手里取了盒子递了过来。
“这是娘娘那刚随礼来的点心,有芙蓉松糕、翡翠莲心饼、枣泥的珍珠圆子名目,也是甜蜜如意的彩头”
送走了她们,进了门,却见那府长史温哲,不动声色的使了个眼色,
跟到侧廊,左右退下,才轻声起说起,“大人交付的事情有些眉目了”,
哦,我惊讶了一声。这个家伙还真是适合搞阴私的人物。
自从老皇帝来到成都后,也不知道有多少人打起那位至尊的主意,似乎现在连什么南沼的风阁逻,还有那个吐蕃的丢宗器藏,还有那些南中诸国,都对这位太上老皇帝很是产生浓厚兴趣滴。不但大量的兵陈于境,相持待机,还派了好些个刺探的进来,光在边境上活动兼做训战的林字营、山字营的潘拓失等人,就已经埋杀了好些个非法越境的不名人士。
在这种情形下,法曹、检宪司、还有清风明月任务,也变的日益繁重和规模的扩大,随着组织职能的多层分解和功能细化。已经不适合再用他们给我去刺探那些官场民间,可能存在的对头和威胁。
为此,我特意将清风明月从前清理地方上的城狐灶鼠地头蛇时,筛选出来的眼线,分了一部分出来,交付给这位温学士使用,作为彻底脱离于那些军情、反间的体系之外,一个独立的秘密情治渠道。
他说的事情,起因却是前些日子,新拜的御使刘文房先生来拜谢时,给宪台韦大相公的递过来的口信来。
无非就暗示,有人正在运动,纠结起来似乎想搜集我的一些情形,在他底下的某御使那里试探上意时,无意露了些口风纭纭。
想起这个,我笑了笑,“这位韦大宪司也是个有趣人啊”,
这位虽然有他兄弟的干系,却甚少与我门下有什么往来的,但是,却时不时的通过别人,旁敲侧击的通些声息的,似乎一直有心结好,却又刻意的保持一定的距离。
温哲了这话一楞,也是心思活络的人,随即明白过来,陪着笑道“这是自然的,虽说本朝御史言官,向来素有风闻奏事之权,但毕竟是外来的,韦大相公能够所奏多准,定少不了地方相当分量亦是相当数量的人物,为之通声传情的。”
作为省台行走经年的老资格学士早已经知道,事实上,作为纠检百官,掌管言路,正肃纲纪的御使之首,没有自己的情报渠道和消息来源,是绝对无法胜任的,所谓的风闻奏事,当然不可能无中生有,或是坐在家里等消息,上体君心,规谏得失,下察民意,纠举不法,都必须拥有相当的手段和资源的。更何况监察的是一个老大帝国庞大的官僚机器,象一台三院都有自己的人手和耳目的。
总觉得自己投靠这位大人,大局的上极有见地的,但细微小节上,却喜欢处处藏拙的习惯。作为下属如何适应上官的喜好,对他来说熟的不能再熟了。
但不知道什么时候起,在这位面前,总有一丝丝战然危栗不敢松绐的感觉。这种心情,却直到得到一定信用后,接手了一些事情,才隐约窥到一些,这位好说话的几乎散漫的主官背后影子的黑暗中,那峥嵘庞然的巨大存在。就再也挥之不去了。
“说说你的所得”我摆手坐靠在廊椅上,让他继续说。
“眼下大致分为两拨”他整了冠带,理了思绪细说起来
“也就是有人召集川中的士人,还有一些地方上的学社,集齐请命……”
“败坏学制,这就说我么?”我眉头跳了跳。
他心中嘿然,难道不是如此,这位大人搞的那些东西看起来不起眼,却都件件影响深远,不显山露水的就把人家逼的要拼命的。
却没回答,转而顾他说。
“此事背后,似还有蜀州那几个大族的影子”
“难道是那些家伙原本的产业受到新事物的冲击,又没能参上那些新事业的利头,借此由头发挥起来,嘿嘿,我现在倒成秆旗帜了”我自潮起来。
“他们自然不敢明对大人,但是对底下一些具体的事物,诋毁攻吁是少不了了”
这事我倒不怎么担心。
说我败坏学统例制所举的理由,无非就是我搞那些新东西。
诸如在军中试行简体字和标点符号,我那是作为保密措施和速记手段使用的。如果不得其法,解出来的不过是遗篇错漏百出的普通家书。
又如我在那些自办和官办的产业中授学应用天竺算学新法(阿拉伯数字其实应该算古天竺数学,只不过是通过阿拉伯商人流传才被误认的)、度支帐目新法等等,结果似乎为人效法了去又流散开来,似乎损害了不少人传统的利益。
还如在军中、流民中推广简单易学的硬笔书写之法(用炭条、羽毛管等廉价材料),也是为了俭省成本,不然文房四宝都是有钱人附庸风雅的东西,我可以没有那么多本钱去普及。虽然写出来不怎么好看,但相比柔软不好使力的毛笔,无论是学习好是使用,却都有效率的多。结果似乎也成了人攻击的擅自废易圣人之法的罪状。
其他还有什么“与民争利”“夺食百姓”“破家无数”纭纭。
说到底还是利字当头作祟,无非就是那些东西的传统收益者害怕因此受到冲击,而鼓捣出来的由头。
我要是害怕人说贪赃枉法,也就不干这份差事了,作为上位者更多重视的不是你是否收刮了多少钱,是你是否忠实可靠,是否听话好用,只要你产生的价值,远大于你可能会造成不利的影响,就足够了。
要知道象萧何之流的名臣,为了保全善终,最后还不得不自毁晚节,故意去侵占民田,好让刘邦放心。
”且做观望就好了”我嘱咐道。当初韦鄂给的口信,不过“小心物议”四字,没想一查却牵扯出这么多东西。
玩舆论,我有的是办法,就算再怎么德高望重的人,只要是牵涉利益出头,我就有手段能把他搞的身败名裂的。
随后,温哲又说起的另一桩,就有点麻烦了。却是有些家伙暗中散播谣言,极尽诋毁之能,说我任人唯亲,结党营私也就算了,还说我法文学馆置制,大肆招揽才俊学子,广纳亡命豪杰,所图远大纭纭,更恶毒的是说,“门下所出皆放有司,时人皆称以为小翰林院呼,而趋之营钻”。
那文学馆那是太子东宫配置,为了储备人才而设立的,而翰林院,更不用说了,是为国家官员晋身的预备。就差没说我要造反了。
而且那些人网罗的名目,和我做的那些事情,真真假假的纠缠在一起,如果的给人发作起来,还真是一时半会纠缠不清的。
我虽然不在乎名声,但不能不在乎老皇帝的想法。
“靠,这下不是麻烦大了”
我长吐了额口气,很有意味看了他一眼。
“老温你就一点不紧张吗”
“属下相信大人自有定计的”看他面色不改的应道,似乎对我很有信心样子。“剩下的,只是委派谁人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