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幻之盛唐

第918章完结

  “多么好的土地啊,拽在手上是粘糊糊一大团……”

  吐蕃的国属庶人石松,正在新翻肥沃泥土的芬芳中陶醉着。laokanshu.任由雨丝打湿他的毡帽和辫稍。

  河曲之地,当今吐蕃赞普的生母,金城公主的沐汤邑,当年大唐皇帝陪的嫁妆,水草肥美和满山满谷牛羊骏马的沃野,多少吐蕃人魂牵梦绕的地方,数十多年后终于又回到吐蕃的手中,为了争夺它,数十年来这片土地上不知道浇灌了多少吐蕃和大唐健儿的血。

  他和很多同样身份的人一样,千里迢迢从吐蕃国各个角落,征召和趋势下长途跋涉来到这里。在他同一批的行人中,甚至有来自比邻天竺和黎域的叶茹之类,最偏远地区的牧奴和庶人。如此大规模的迁徙,在吐蕃短短的历史上,也是前所未有的。

  吐蕃虽然号称数千里之大国,但是大部分土地贫瘠而干旱,四季最不缺少的就是各种风霜雨雪的灾害,吐蕃五茹横跨高山雪原大漠草地诸多地区,地貌气候环境生产生活习俗风貌不尽相同,进行统治和管理的方式也颇有区别。

  象石松生活的伍茹,自小长大的迩药之地,遍地是不能食用的咸泊,和寸草不生的荒碱地,生活在当地的大多数庶人和佣奴,只能在管领头人手中世代经营的那几分贫瘠的可怜的口分田之外,还要利用砾石荒滩和存不住水的板结沙土中,那丛丛稀疏的草,进行艰苦的放牧。

  为了让牲畜积累足够的肥膘,他们不惜跋山涉水数百里,然后赶在大雪下来前,找到过冬的避风地,其中还要提防饿红眼的荒原野兽和来自同样受灾而走投无路的部落可能的袭掠。

  象这种成色的土地,在吐蕃国内也只有那些大贵人的领地内才配有,虽然石松家所在的整个村落,都是吐蕃最勤快的农人,做梦都想能够在那些河流边的土地上耕作,但那往往只有贵人家的远宗族人和部曲才拥有的特权,现在梦想终于变成了现实,就在这片低地上。

  清澈而充沛的河水,无所不在的滋润着这片土地,连春生初长的野草都生的特别的枝叶肥厚,掐一把都能挤出汁液来。或许可以在今年野草全部变白之前,让自家的孩子吃上真正青稞做的糌粑。

  石松家世代都是吐蕃国属的庶人,作为祖辈父辈的一生,就是繁重无暇的耕耘和放牧中度过,一些命不好的人会在灾害和各种意外中死去,幸运一些的,则在繁重的劳作中慢慢未老先衰,再被榨干骨头里最后一份气力后,为了给家里最幼小的孩子省下一分过冬的口份,在大雪封山前自发的走上那条只身去“祭拜”山神的路子。

  只求雪山高地之灵,能够少降下几场雹子或是霜害,让这些苦命人多收一点谷子,少冻死几只牲畜,这样从嘴里省吧省吧的能多养活一个娃子,蒙山川之神灵的保佑,辛苦的熬到成年,送到贵人家的田庄堡寨里,给家里分担其一份徭役和差使。

  如果这是一个女娃,可以从贵人家的最底层的婢女做起,给家中减少负担,然后在成年后,用作兄弟的换婚,或是卖掉赚一份嫁妆来补贴家里。

  假如这是一个长相好的男娃,或许有机会被贵人家的管事看中,派去做一个相对轻松的扫粪马童、拾鞭人之类的轻松活,可以省下家里的一份紧巴巴的口粮,如果这个那娃子机灵一些,能够学到些服侍人的手艺,最后讨得主人的欢心,指给一个女奴婢,就可以建立起自己的毡帐和分家。

  如果这个男娃子足够健壮,有幸随小主人出征又活着回来,或许就是一次改变命运的机会,从一个腿上沾满牛粪和泥土的“庸”,变成一个佩戴刀剑穿着皮子,需要人仰视的“桂”。

  可惜的是上个冬天的白灾是在太过厉害,对盛产牲畜、皮毛和奶类,被称为吐蕃草仓畜栏的青海之地,影响最大,再加上那些高地上上移到这里来的牲畜,多少有些水土不服的症状,因此开春的面对大片的良田沃壤,畜力却是严重不足,因为战事的需要,连稍微壮实一些的牛,都被那些大人们强征去运送前方输给和自己的战获。

  于是三五成群的人犁,再次出现在这片土地上。

  “你们这些懒骨头啊……”

  想到这里,石松手中的鞭子,也更加卖力的抽在那些佣奴身上,由于管领的贵人手下实在缺人,所以不得不用他们这些时代驯服的庶人,来管理那些数量庞大的佣奴,这是一个他不得不把握住的机会。

  他最大的一个儿子,正跟随贵人所在的军队中做牧马人,他另外几个较小的儿子,则在负责输送前方的队伍中,负责看守和驱赶牛羊。

  突然天边扬起一抹沙尘,

  突然冲过来一群骑士,手中擎着牦牛毛编制的黑旗,去势不停的驱散了这些劳作的庶人和佣奴,将一些避让不及的倒霉蛋撞翻踹到在第,二话不说直接砍断那些挽绳和犁具,将少数牛和驽马套上,拉着就走。

  “我们是王属的庶人……”

  石松不由心中大急,跑上前去高声交涉道

  “这些都是王姓的财产……”

  迎接他的是劈头盖脑的一阵鞭子狠抽。

  “根据大弗卢和迦东本的谕令,前方急用征收低地上一切四蹄牲畜……不分王属、私属……”

  对方丢下这么一句话,拉着牲畜扬长而去。

  ……

  车粼粼,马萧萧,行人弓箭俱在腰。

  河西关内之间商道依旧繁忙,由于南路受到吐蕃侵袭而断绝,但多数人还是要做买卖讨生活的,务农固然有农时,但是行商也有行商的季节和物候,耽误不得的。

  因此,大量商旅都转而走了比较靠近回纥的北线上,虽然回纥内部现在正在打战,可汗率领的联军正在讨伐两只叛离大姓组成的氏族联盟,不是有打散的散兵游勇流窜到大路上来,但总比全部落到吐蕃人手中,人财两空的好。

  “店家,有什么果腹的吃食么……”

  还在滴水的雨檐下,风尘仆仆的行人,对着路边的野店,大声吆喝道

  “蒙你惠顾,现揉新蒸的大蒸饼子,只要……三个子儿……”

  大大的蒸屉被掀了起来,露出里头五颜六色的吃食,褐色的是细面饼子,红皮的是掺糖粗麦蒸饼,大黄皮的是玉米揉的蒸饼,还有咸菜末夹缝,灰皮豆薯面的蒸饼。

  “开什么玩笑,这种粗坯蒸饼子,不是一直两钱一个么……”

  “这西边可是在打战啊……连带这一路各州,谷米帛布什么的都涨了”

  店家叫起苦来,一边指着木栈上贴着几张半新不旧的文抄,已经被油烟熏的发黄。

  “不信你可以瞧瞧州里和京师的行情……”

  “现在只有府兵军户和在役军眷,才能买带限量供应的平价米布,肉食三天一供,卖多少算多少,还得凭告身和户册,才能买到……”

  囊中拮据的客人虽然满肚子牢骚归牢骚,还是摸出几个小钱,反复数了又数,换成两个看起来个头最大最便宜的,摊在衣襟上小口慢撕得吃掉,然后恋恋不舍的把嚼掉下来的渣滓,从衣摆上拢在一起,一口撮掉,然后再从店家讨一勺热水,咕咚咚的喝了起来。

  还有的就从行囊里掏出自带的菜团子,裹在饼子里咬的嘎子作响,稍微充裕一些的,就多花一个小钱,从店家哪里获得一小碟子酱萝卜,腌菜梆子什么的咸菜,咬一口,就一口。

  手中阔绰的,就问店家买了带馅的大蒸饼,五文野菜馅和八文素三锦、十文羊油葱白,二十五文的羊肉躁子馅的,都有人要上一些,乐得店家眉开眼笑的,口中念叨着,你们真是好福气,我前日才杀了羊,殷勤送上一大碗粗梗山茶。

  更有甚者,干脆从店家买了一块油汪汪的连皮大肉,然后用刀子分成小条,让每人在掰开的团饼里夹上一片,就是很有滋味的一顿。

  他们还没吃完,就有另一波显然更加阔绰的客商,牵马挽车的听到路边的空地上,开口就道

  “店家有酒么,给炒两个小菜……要肉食”

  “有的,有的”

  随着一枚泰新小银宝丢在满是油污的案上,店家皱巴巴的脸顿时被喜滋滋的笑容舒张开来,在他的督促下。

  一只熏得发黑的风鸡被摘了下来,硬邦邦的丢在案板上砍下半边,然后快刀咄咄的剁成小块,用块暗黄的连皮肥膘,按在猛火烧起来的锅子里,吱吱的抹了一遍,倒进黄黄绿绿的葱蒜,和鸡块一起发出欢快的跳跃声,随着蒸腾起的白气,辛辣作料的香味,顿时洋溢在空气中,让周围每一个人都禁不住演了口唾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