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8章完结

  如今莫家小儿没有趁胜追击,发兵攻打周边的城池,想必是想慢慢消化匈奴,慢慢从匈奴身上得到养份,壮大他自己的实力。700txt.

  终有一日他必定会一步一步吞并周边其它城池,然后一步一步攻到山海关,到时候局势于南宫国就更不利了。

  太皇太后并不希望发生战事,反而希望可以和平处理,南宫明占着匈奴和边城,与南宫国相安太平,他作他的土皇帝,不要骚扰南宫国,这就是太皇太后希望的。

  而那些主和派的老臣们,正合太皇太后心意,主和的主要原因就是没有把握能战胜,既然不敢言胜,又不能承受败局,主和就是最好的结果了。

  虽然这样有对南宫国有一点损失,可是却并不妨碍自己的统诒。

  而朝中年轻一派,则一力要求主战。那些人全是皇帝提拔上来的,全是空有一腔热血的文人。

  只知道在那里叫着国仇家恨,其实内子里根本不懂这些大形势,不知道如今的国力无法对付莫家小儿。不知道老百姓要的是和平,不过是割地罢了,比起死人这又算什么。

  再说了主战,主战总得选出主帅来吧!总得有人领军打仗吧?可是这么多年来,军队一直由莫家人领导,莫家战神的称号早就深入民心了。朝中有武将,可是却实在选不出合适的人来。

  就算有,也因为之前受莫家的牵连,直接让皇帝处治了。果然是百无一用是书生,太皇太后真想把那些酸文人全赶出朝廷。

  主和,就需要一个人去边城说服莫家小儿。太皇太后坐在龙椅上,俨然一幅皇帝的架子,虽然已经是一个行将就木的老人,可是那份野心,却让底下那些老臣们侧目。

  知道太皇太后的心意多年,如今真看到太皇太后坐到那个位置上,众人心里皆是激动,

  有太皇太后一日就人大家的好处一日。所以谁也不希望这江山真破了,哪怕老臣们个个狡猾,可是在面对这件事情上,个个却是极为上心的。

  “禀太皇太后,之前皇上传召吴大学士回京,如今吴老已经在京城呆了许久了,可是却迟迟没得到皇上的召见。

  正好吴老求到老臣跟前,老臣想到一个好法子。不若就派吴老前去说和,听闻吴老的妻室与先莫离小儿的发妻是姐妹,

  吴老又与莫小儿一向交好,若派此人前去,说不定说和的胜算大一些。”内阁首辅孔大人把自己的意思说的很清楚。

  太皇太后眼里一亮,确实,之前一直寻不到合适的说和人选。没想到如今倒是把人送到跟前来了,吴家与莫家交好,吴大学士确实忠君爱民,由他前去至少不担心他会反。

  这些文人们别的没有,那股子清高和酸劲倒是十足。吴家世代忠君,代代清明,太皇太后对吴大人很是中意,有这么个人前去,相信多多少少能有几分胜算,也能探些虚实回来。l

  ☆、第八百七十五章退无可退

  吴大学士在京城候了许久,却等到皇上病重,不能召见的理由。吴大人就开始着急了,这皇上不放自己走,自己就必需还在呆在京城。可是想到老家的妻孙们。

  吴大学士是一日也不想留,可是左等右等,就是没听到宫里传出的消息,吴大学士也是在朝中混了多年的老人。

  这皇上若真寻自己有急事,就算病倒了,也必定会派人来同自己道明目的。

  可是等了这么久,也没见到任何人,更没有皇上召见自己的风声。吴大人也坐不住了,没法子只能求人打听消息。

  这也让吴大人后悔莫及,早知道太皇太后会把自己推出去说和,吴大人怕是打死也不会去探听什么狗屁消息。

  吴大人跪在养心殿中,从未想过龙椅之上坐着的居然是一个女人,而这个女人居然是太皇太后。这可是大逆不道呀!太皇太后怎可坐上龙椅呢?

  吴大人心里早就惊透了,同时也莫名的觉察出什么来了,皇上一直养病,那么主持朝政的自然是太皇太后。

  而太皇太后顺势坐上皇位,自然不愿意让开,这世上没有人能拒绝龙椅,没有人能找绝皇权的诱惑。

  吴大人心里七上八下,看来这天真是要变了。而自己出现的真不是时候,早知道当初就该以身体不适为由,直接顶着激怒皇上的可能性,推却直接不上京城了。

  吴大人暗自明白,这次太皇太后必有要事与自己说,怕是自己也是凶多吉少了。

  太皇太后今日化了妆,可惜风月不饶人,不管太皇太后用再精致的妆粉。也掩盖不住那些岁月的痕迹,那些皱纹,那浑浊眸子里的野心和**。

  “吴大人想必已经明白哀家的目的了,哀家喜欢同明白人说话,吴大人一定不喜哀家当朝。

  不过哀家之所以这般做,其实同吴大人的本心一样,都是这了祖宗的江山。为了南宫皇室的基业。

  吴大人历经几朝。想必不必哀家多言,也知先皇和顺皇并不适合做皇帝。

  而现在皇上于吴大人有恩,吴大人自然忠心。可是吴大人觉得皇上就真是一个好皇帝吗?”

  吴大人不语,只是一脸疑惑,太皇太后又接着道:“这殿里除了你我二人,不会再有第二人。所以哀家不妨同吴大人实话实说。

  也让吴大人明白,到底为何哀家要来理政。为何哀家敢貌天下之大不违,而违之的原因。”

  吴大人自然想听,可是也知道有些秘密知道的越多自己死的越早,所以吴大人本能想拒绝。

  可是太皇太后已经开始慢慢道出当年之事。就是当初南宫明如何逼刘氏入宫,如何夺权之事。

  之所以太皇太后会说这么多,自然是希望让吴大人明白一占。只有自己才最适合做皇帝,其它人都不配。

  像吴大人这种人。只认死理,只要能说服他,他就会对你忠心,所以太皇太后愿意在吴大人身上费功夫。

  果然吴大人一脸吃惊和心痛,现在终于明白为何莫家一定要反了,皇上做的事情,确实不公,不地道。

  而吴大人是何等聪明之人,自然知道太皇太后同自己说这么多,无外就是表达一点,她自己才能统领国家,才能做这天下的女皇帝。

  吴大人饱读圣贤之书,不管何等理由,吴大人都是坚决反对女人干政,更何况还是做女皇。可是吴大人现在只想保一条命,孙儿们还等着自己回家呢?

  这会子做忠臣的下场只有一个就是死,吴大人不想死,所以吴大人忍了。

  “太皇太后的意思臣明白,为了祖宗基业,还请太皇太后明示,到底要老臣做什么?”

  太皇太后没想到吴大人会是这等反应,不过也算在情理之中,皇家之事,皇上是否不仁,皆不是一个臣子能批判的。看来当初皇帝重用此人,吴确实有过人之处呀!

  太皇太后停了好一会,才痛苦的闭上眼睛,“皇上身子越来越差了,哀家年事已高,哀家觉得此时不宜发生战事。哀家也是主和,不想主战。

  哀家思前想后,最终还是觉得吴大人更适合做使者,赴边城同莫离谈和。不知吴大人意下如何?”

  吴大人早就听闻朝中两派,保守派是主和的,激进派是主战的。这两派的观点皆有其正确的地方,可是在吴大人看来,

  不管是主和还是主战,依莫离的性子,再加上还有一个夺妻之仇,怕是和谈的希望并不大。

  就算自己去也未必能说服莫离,更不可能为战事赢来任何转机。当初皇上清算莫家时,清算京城那些武将之家时,

  可曾想过事情会发战到今日这般,更没料到莫离不费一兵就拿下了匈奴,并且直接改匈奴为月,

  如今有了匈奴彪悍的骑兵,再配上莫家军用兵如神,想要打到山海关,也并非是什么难事。

  吴大人为难的拱手,一脸真诚:“难得太皇太后委以重任,可惜老臣并不认为自己有能力扭转乾坤,也不认为莫离为赏老臣几分脸面,会收手求和。

  莫家人有仇必报,想必太皇太后也知。听闻匈奴王是死在一杯毒酒之下,边那和亲的匈奴公主,也是死无葬身之地。老臣斗胆不敢接此重任,就怕有负太皇太后重托。”

  太皇太后眯起眼睛,脸上微微露出一丝不满,不过立马就重新换成满面愁容。“吴大人忠君爱国,吴家代代皆出清官,也是清流一派的主力。

  如今国家有难,吴家世代受皇恩,于情于理,也该报答皇室,也该为皇室尽力才是。吴大人却不肯为国出力,是不是有些玷污了吴家的清名呢?”

  太皇太后的话不轻不重,可是却逼得吴大人退无可退,没错如果吴大人不同意,太皇太后有的是法子让吴大人点头,

  用世人的眼光来压也行,用皇命不可为也行。不过是太皇太后不想撕破脸罢了,所以才会同自己客气一翻,说那么多皇室秘辛。

  天气本来不热,要虽从进殿到现在,吴大人额头的冷汗就没有停过。

  “太皇太后说的是,吴家深受皇恩,于情于理都该为皇上效力。只是如今老臣实在不敢保证莫离会卖老臣脸面,老臣愿意一试,只是能不能成,还请太皇太后不要怪罪到老臣身上。”l

  ☆、第八百七十六章吴夫人上京

  太皇太后终于满意的勾勾唇角,还算他识相,不然自己有的是法子让姓吴的妥协。

  选中姓吴的,不过就看中姓吴的忠心,一不担心他受到排斥,一到边城就让莫家小子赶走。

  二是不担心他性命不保,姓莫的不会杀亲近之二。三是不担心姓吴的会叛变,世代忠心吴家出来的,必定会忠心于正统。

  “好,既然吴大人如此忠心,愿意为国效力,哀家自然不会薄待吴大人。

  之前吴大人已经入内阁了,内阁次辅的位置就给吴大人吧!哀家相信吴大人能担当起这个位置,能帮到哀家帮到皇上。”太皇太后说的掷地有声。

  吴大人自然要表示感恩戴德,可是吴大人心里早就气翻了,这真是赶鸭子上架呀!

  “臣得太皇太后赏识是臣的荣兴,臣一定尽力为朝廷出力,只是臣力所不能及的地方,还请太皇太后海涵。”

  太皇太后微微皱眉,这姓吴的就是把责任往外推,这朝中哪位大臣让自己委以重任,不会高兴一翻,不会表表忠心,可这人倒好,完全一幅不上心的样子。

  太皇太后觉得得下些猛药才行,“既然吴大人重新入朝为皇上效力,不若把家人全都接到京城来吧!

  这吴家的宅子也是现成的,哀家也想见见吴夫人,多年未见不知吴夫人如今一切可好!”

  吴大人心里一紧,太皇太后这是要用家人来要挟自己,让自己一定要尽全力。

  吴大人头痛不已,太皇太后下手还真狠,一点后路都不留给自己。吴大人想到孙儿。老脸一沉,

  咬牙道:“臣谢太皇太后美意,只是孙儿们都跟随儿子媳妇在任上,只有老妻一人在老家。

  臣本就有意接老妻来京,如今得了太皇太后的旨意,那更是最妥当不过了。”能保一人是一人吧!至少不能让孙儿们跟来京城。

  太皇太后略有怀疑,可是也知道做事不能逼太绝了。可是也不能让姓吴的拿自己当傻子哄。这孙儿才是家族兴盛的主力。老妻死了还可以再娶。

  “吴夫人一人回京也很是孤单,不若还是再带两个孙儿在身边,一来可以让孙儿们承欢膝下。二来也能让吴夫人不至于思念亲人。这人老了,就指着儿孙团聚了,吴大人您说可是?”

  吴大人不敢再狡辩下去,两个就两个吧!“太皇太后所言甚是!”

  就这般。吴大人重新入了内阁,而且直接坐到次辅的位置上。这也算是太皇太后给吴家的脸面。

  而吴夫人接到宫里的旨意时,已经心惊肉跳。没想到该来的还是来了,随着旨意而来的,还有吴大人的一封亲笔信。

  吴夫人看完信。已经明白吴家的处境,既然要带两个孙儿回京,自然是不能带孙儿。只能带两个孙女了。

  吴夫人明白,这一去怕是凶多吉少了。若真有个万一,只能牺牲孙女们。

  吴夫人眼眶微红,不是自己做祖母的偏心眼,而是这家中顶门立户的,只有男人而非女子。

  吴夫人最后决定两房各带一个孙女回京,接着又亲自修书给远在任上的两个儿子,希望儿子们能明白自己的苦心,不要怪自己这个做娘的狠心。人心都是肉长的,总要选一个对吴家伤害最小的。

  吴夫人自己带着两个孙女立马收拾东西进京,接着又命亲信管家领着几个孙儿各自去寻任上的父母。

  如今越是耽搁,越是危险,还指不定太皇太后会不会要吴家全部回京呢?

  吴夫人知道自家老爷的脾气,是如何也不会愿意臣服于太皇太后。更不愿意帮着太皇太后做违背良心之事。所以自己越早到京城,越能让太皇太后安心,也能让儿孙们得以保全。

  吴家的两位公子接到吴夫人的信,更是坐立难安,吴安之前受莫家的牵连已然退出京城。如今又摊上这样的事情,怕是这次爹和娘也是凶多吉少。

  还好娘决定带孙女进京,或者带上孙儿,怕是吴家就真是损失惨重了。可是就算如何,想到幼女时,当爹的谁心里能好受呢?

  一样的痛呀!做父母的谁舍得当看到儿女受罪,不管是儿是女,还不一样是爹娘身上掉下的肉呀!

  特别是吴夫人,一向疼爱孙女们,当初吴夫人自己没能生下女儿,颇有遗憾,所以在吴府里真正得宠的反倒是两位小姐们,现如今让吴夫人在孙儿和孙女当中选,确实是在割吴夫人的肉呀!

  吴大人与吴夫人见面后,老夫老妻的也没什么好客套的,吴大人直接就把太皇太后的恶毒心思同吴夫人说道,吴夫人却是咬牙,暗骂太皇太后毒妇,

  为了逼自家老爷为其办事,不惜拿自己和两个孙女的命逼迫,这样的人谁愿意真为其卖命,谁愿意去忠心呢?

  同时吴夫人也算明白一些事情了,这皇上病重之事,怕是也是太皇太后的手笔吧!太皇太后那样的人,怎么可能心慈手软呢?连对自己的孙儿也如此心狠,这还是人吗?

  而接下来吴大人说到刘月的事情,更让吴夫人吃惊,原来当初那位伍皇后,真的是月儿呀!这也是唯一令吴夫人高兴的事情,月儿那丫头没死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