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身子不适,太皇太后想发火也发作不出来,如今身子一旦硬朗起来,太皇太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发伍妃回望月宫休息了。2023txt.
并且给足了伍妃体面,直说伍妃伺候自己有功,非要让伍妃休息十日方可出望月宫。
同时到望月宫的还有赏赐,丰厚的赏赐。后宫那些美人常在们,自然羡慕伍妃讨得太皇太后欢心,这又是休息又是赏刚,全是体面呀!
可是只有伍妃心里明白,太皇太后这是面慈心苦,让自己十日不出望月宫,就是不能去见南宫明。
可是自己不去见南宫明,南宫明却会来见自己。老太婆还是失算了,因为这十日,皇上依旧夜夜宿在伍妃宫中。
这下可是活生生又打了太皇太后的脸,可是太皇太后没法子呀,总不能一到晚上,就让皇上去陪自个睡吧!再说了,就算太皇太后想,大臣们也不会同意。
这皇上的责任可多着呢,首先一件事就是开枝散叶。皇上不睡后妃,成天陪着太皇太后,那什么时候才会有子嗣,什么时候才会有太子呀!
所以太皇太后是真拿伍妃没办法,一不能让皇上日日来陪自己,二不能按着皇上去睡别的妃嫔,三不能把皇上从伍妃床上拉起来,四不能让皇上不碰伍妃。
可是太皇太后怕呀,怕伍妃真的怀上。到时候可就不妙了。
皇上这心里只会全是伍妃,再也没有旁人的位置,到时候这太子的位置。皇后的位置,怕是都得归伍妃了。
这是太皇太后最怕的,太子怎么可以从那个女人肚子里出来,一定不行。就算皇上发疯,可是自己没疯。太皇太后思前想后,最后还是决定出手。
而且太皇太后还想出一个给伍妃添堵的法子,就是为皇上纳妾和立后。南宫明因此又寻太皇太后谈话了。这祖孙两如今是越来越没话说了。
太皇太后歪在埸上,眼皮都没抬一下,“哀家老了。说不动你了。皇上,哀家从小宠你,疼你,你就不能为哀家想想。为南宫皇室想想吗?”
南宫明坐在美人埸边上。脸上的表情谈不上高兴或者不高兴,“朕当年已经为皇室想了太多,
放弃了她,如今她好不容易愿意与朕好好生活,朕是如何也不会放手的。皇祖母若真为孙儿好,何不把孙儿喜欢的给孙儿呢?”
太皇太后气的咳嗽起来,南宫明心起身递上温热的茶水,又亲自伺候太皇太后用茶。
等到温热的液体下肚了。太皇太后才觉得舒服,看着面前已经长成人。长成一个合格帝王的孙儿,太皇太后浑浊的眼里,满是期望:“哀家想把最好的给你,而不是你最喜欢的,你喜欢的不过只是因为得不到,而想争回来的感觉罢了。
哀家就不明白了,她到底哪里值得皇上这般用心。还想把皇后之位给她,皇上可曾想过边城,想过若有一日让人发现了,皇上该如何向天下百姓交待?”
南宫明如言以对,“皇祖母,朕不是一个好皇帝,朕愧对百姓的期望,可是朕就是想要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边城朕一直盯着,每月都会有三封信送到,皇祖母无需忧心!”
“哀家不忧心,你可知莫离从未放弃,他的人还在京城查探呢?”太皇太后吼出这句话,就有些累了。
“朕知晓,所以朕做的很小心。朕要回儿做朕的皇后,皇祖母不必再反对。
有些事情孙儿可以听皇祖母的,可是这件事情,孙儿做不到。”南宫明的话很明确,皇上是伍妃,绝对不会更改。
太皇太后这下真的累了,“你就如此任性吧,终有一日,你会后秜的。哀家当初就不该心软,哀家就该直接了结了她,省得她来祸害哀家的孙儿。”
南宫明起身,朝太皇太后拱拱手,脸上有一丝痛苦,“皇祖母的话让孙儿很难做,孙儿累了!”说完南宫明就起身离开了慈宁宫。
太皇太后无力的躺着,心里那个悔呀,明儿呀,明儿,你终会后悔的。那个女儿就是个祸害,她不该活在这世上呀!
伍妃封后提上议程,虽然太皇太后同时也选了一些秀女入宫,可是众人心里皆明白,这些秀女不过是伍妃的陪衬罢了,皇上心中只有伍妃,又怎么会去宠其它妃嫔呢?
而太皇太后想抱曾孙,也不必弄那么多女人进宫,好好给伍妃调理身子,让伍妃怀上不就得了。
对于后宫之事,百官是看的云里雾里,不过有一人却看的分明,那就是知情者伍国公。
伍国公是外男不适合进后宫,可是伍国公是皇上的亲外公,又自身份特殊。
伍国公进宫看望太皇太后,就没什么好奇怪的。慈宁宫不管过了多久,依旧这么华丽安宁,好像这里的主人从未变过,永远是这天下最尊贵的女人。
伍国公进宫就是想来劝劝太皇太后,别再为难伍妃了,这样在外人看来,太皇太后就是有问题,怎么可能不帮亲侄女,去帮旁人呢?
若有人就着这条线查下去,没准能查清什么呢?所以伍国公才想进公劝太皇太后,别再明面上为难伍妃,别把伍国公府搭进去了。
当然伍国公劝过太皇太后之后,好像太皇太后的身子果然好了许多,精神也好上几分了。每日还会请伍妃到慈宁宫坐坐,或者问问皇上有关伍妃封后之事,到底准备的如何了。
太皇太后若愿意消停,伍妃自然乐得配合,不过就是做戏给外人看,让外人相信自己是太皇太后的亲娘家侄女,不要给皇室添乱子罢了。
伍妃能明白太皇太后的感受,觉得自己再嫁之身,不配做皇后,不配为皇上生儿育女。
可是太皇太后却从未想过,当初只要太皇太后不逼自己嫁人,不逼自己离开南宫明,会有后面这么多事情吗?
宫中人人都在为伍妃封后做准备,而当皇上提出直接立伍妃为皇后时,这次朝中太平多了。
伍妃得宠是人人得知的,伍妃身份高贵也是没得说的,虽然有传伍妃性情不好,可是皇上宠有什么办法,而且谁也不想触霉头,去反对惹恼怒上,所以伍妃封后,很顺利通过了。(未完待续。。)
☆、第七百九十三章折子
侯夫人对于伍妃谈不上喜欢,也谈不上讨厌,不过伍妃长得像自家已故儿媳妇,还是让侯夫人有些不大高兴。
可是人都死了一年多了,再说如今离儿也收了妾室了,该过去的都过去了,皇上得不到月儿,能找个替身也未尝不可。
而且那位伍妃除了长相有七分相似,其它不管是气质,还是性情哪有刘氏一半好呀!可惜呀,刘氏怎么就这么没了呀!
老侯爷因为上次守住京城有功,皇上回京后,又亲自召见了老侯爷。又是褒奖,又是赏赐的。侯府好像又回到往昔的风光,而一切好像都正常了。
侯夫人如今只盼着两个小孙子快快长大,儿子在边城能平平安安的归来。
至于远方的女儿,侯夫人每每想都就会掉泪。如今大半年,都是音信全无虽知知晓女儿一定会好好的,可是一个女儿家,无亲无故,难不成真要这么漂泊一辈子吗?
莫离终于写完折子,这封折子送到京城,最少需要十五天,而这十五天里,匈奴王一定会想清楚,或者说不出两天,匈奴王就要想清楚了。
抬眼营账外的雪越下越大了,这么冷的天,莫离直接让不必驻营的将士们在营账内好好休息,不要全都冻伤冻坏了。
而每日伙房必定要做一锅子菜干炖肉,外加大米饭馒头。天气冷,人若不吃多一点,好一点,肯定会吃不消的。今年的雪好像下的特别的大,匈奴人的就在野外扎营,想必很不好受吧!
匈奴人扎营处,是一片靠近小河的空地,这里如今全是雪。连湖水也分不清楚在何处了,不过现在就算看到的河水,怕是河水也早结冰了。
想要喝水必需要用火化开雪,这样才有水喝。而铁锅下烧的不是柴,而是晒干的牛粪。
匈奴王看着毡毛账棚外,满天纷飞的大雪,看着这些雪花落在地上,然后一层一层。
而雪也明显没有停止的意思,现在已经听不到牛羊的声音了,为了保暖,匈奴王已经命子民们,把各家的牛羊赶到人住的毡毛棚内。
这些牛羊可就是维持这个冬天的希望了,而之前从夏天开始存的干草,也明显的不够吃了。
要么杀掉一部分牛羊,要么就让牛羊饿肚子,当然饿牛羊显然不成,那么饿着饿着就会死,特别是战马,每日的消耗很大,用的粮草也是最多的。
其实之前不是没想过杀掉一部分战马,换取牛羊的生存空间,因为战马实在太能吃了。而且匈奴人是不会吃战马的,有一种留着浪费,吃又吃不下的感觉。
所以当今日莫离提到用战马和牛羊可以换米粮时,匈奴王是愿意的。可是颧账内的各部将军们,却并非人人同意。所以这才是现在大家围在这里,干坐着的原因。
远处一头牛被杀死了,接着有无数的人等着分牛肉,可是每人吃能分一小块,而且就那么巴掌大一小块,所有人脸上都是失望,都是不甘愿。
有人甚至把牛滴到雪地上的染了牛血的雪块,也小心的挖起来,然后装到小盆子里。这一小块怎么能够各家一天的口粮呢?所以必然一家子,全都只能半饿半饱了。
中原人会种粮食,他们可以在土地上种粮食,可以在冬天不致于饿死,为什么匈奴人就不行呢?
什么仇恨比得上性命重要呢,看着衣不避体,食不果腹的子民,匈奴王还是决定同中原合作。
莫离接到京城来的布告时,已经能很淡定了,虽然不知那位伍皇后,是不是月儿。可是至少有一点怀疑,莫离就想做一百分的准备。伍皇后,皇帝还真是可笑。
伍
国公府又出了皇后,自然风光无限,可是好在伍国公一惯就是低调。连各府送来的贺礼,也一一送上回礼,这样既不失礼,又没占上各府的便宜。
伍国公夫妇的识趣,是让皇上高兴,可是却让朝中大臣们为之烦恼。一时之间人人都想同伍国公搞好关系,可是偏偏伍国公一幅拒人千里之外的样子,要么关在国公府,要么在朝中办差,根本不会理会各府的宴席,这样过了几个月,就有人不再打伍国公的注意,反而专攻宫中的伍皇后了。
伍皇后的册封礼办的很隆重,但凡有品级的命妇,官员,皆要入宫朝拜。
定北侯夫人自然不例外,看着那位长相艳丽,一身华丽凤服,明艳照人的女子,慢慢由皇上扶着步上台阶,然后站到主位上。接着百官命妇们的跪拜时,侯夫人只觉得这位真的不是自家儿媳妇。
可是离儿却不死心,非要送信回来,让自己仔细再瞧瞧。
早知瞒不过离儿,可是面前的分明就是另外一个人,哪怕长着相似的一张脸,可是伍皇后的眼神里,全是皇上,没有任何人。单凭这一点,就让侯夫人坚信,自家儿子在白日做梦。
侯夫人真想好好训训儿子,怎么就想不开呢?枉想刘氏就是伍皇后,皇上再蠢也不会犯这样的错呀!
罢了,自己说再多离儿都不信,他若回到京城,就会相信自己所言了。只是何时才能回京呢?
老侯爷也看了孙儿写给儿媳妇的家信,自然气恼,人都死了,还存这些乱七八糟的念想,殊不知,当初一直瞒着他,就是不想生什么变故。
如今倒是让这小子自己查到了,看来这小子连自己和他亲娘都不信呀!不然怎么会私底下派人进京打听,却不肯全信自己写去的家书呢?罢了,这事情既然说开了,就没什么好瞒的。
老侯爷提笔就直接回信了,现在儿女私情是小,边城的战事才是大事。匈奴人缺少粮食,一定会燥动不安的,也不知那小子应付的如何。
老侯爷这家书没送走,就接到皇上的旨意,请老侯爷进宫。老侯爷也不知是何事,不过还是立马换上朝服进宫了。
养心殿里皇上并不见喜怒,不过眉心却微微皱着。老侯爷给皇上见礼,万公公就递上一封折子。老侯爷狐疑的看了眼折子,立马接过仔细的看起来,越看脸上的表情越多变。
☆、第七百九十四章开市
老侯爷也没想到孙儿会提出帮助匈奴意思,而且折子上面把匈奴如今的困境,莫家军所面对的难题,一一列举的很清楚。
这样看来,确实不打仗对匈奴也好,对南宫国也好,都是好事情。到少两国的百姓都不必受战乱的影响,再则不必无止境的供应粮草。
可是做为将军,不想打战只求和,这就不算一个好将军。而且老侯爷与匈奴人打了多年的交道,
最情楚匈奴人的本性了,他们最不守信用,也不讲信用,怎么可能指望他们不再骚扰匈奴的百姓呢?
老侯爷不知孙儿抽的什么精,可是老侯爷自己是坚决不认同帮助匈奴人的。
而且如果现在前方的主帅是老侯爷,老侯爷一定会与匈奴人不死不休,不管是家仇也好,还是国恨也罢,总之老侯爷对匈奴人是恨之入骨,又怎么可能去帮匈奴人过冬。
这场战事本就是匈奴人自己发动的,而且他们发动的理由就是想夺下边城。这场战事从春天打到入冬前停战,匈奴人因为战事更加增加了国家负担。
现在自然无粮草过冬,又想再继续发动战事,也不想想这形势于他们有多不利。自家那蠢孙儿怎么会生出这等仁慈之心,对敌人仁慈,就是对自己残忍。
其实莫离之所以写这封折子,就是料定了匈奴王会想明白,终会与自己合作。果然就要折子才递出边城,匈奴王就亲自约见莫离。
匈奴王觉得这场战事拉的太长了,长到整下匈奴国一年内,就在供给军队所需。
这也导致子民们根本没有肉,可以做成肉干存放起来,也根本没有多的时候去收集干草,存到入冬供给牲口们食用。
因为在过去的一整年里,所有的匈奴人都在拼命的养肥牛羊,供给前方的勇士们食用。
而往往一年的心血,就全给了这场战事。这也让匈奴王清楚的意识到。匈奴人根本不适合长线做战,也没有多余的粮草供第二年再与中原人开战。
除非好好的休养生息几年,至少让匈奴人像中原人一样,冬天不会是恶梦。不会是灾难,不必害怕冬天没有吃的,冬天会冻死。
这时候才能与中原人较量较量,不然就只能次次败在莫家军手中。不是因为匈奴的勇士不行,而是国力不能支撑战事。
不可能为了打败中原人。让整个匈奴国的子民全都饿死。到时候连子民都没有了,就算真打败了莫家军,入驻边城内,又有何意义呢?
所以匈王不顾主战派的反对,直接拍板与中原人合作,就是想要过上不愁吃喝的日子。
想要战胜中原,并非完全靠武力,匈奴国自身的实力也非常重要。不管怎么说,中原人能做到的,匈奴人只会做的更好。不就是种粮。不就是自己织布吗?这有何难的!
莫离对匈奴王提出互相交换商品,并且要求南宫国人,必需教匈奴人农耕织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