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在房里聊了大半天后。
次日,易茗雪就带着萝卜丁们马不停蹄的赶去了湖州县。
至于顾先生,则是坐镇本部。
并且趁着过年,还去走访了一圈附近几个镇子的管事乡绅。
五日后,姐弟六个抵达湖州县城。
几人直接入住了县里最贵的“月华楼”。
当易轻轻和易长乐一听说,她们如今住的这个大套房居然要三两银子一个晚上时。
立刻吓的就要收拾东西去退房。
“好啦!咱们到月华楼也不全是为了享受。我在这儿还有正事要办,又不放心把你们单独扔到一边,唯有将你们安置在此处我才放心。”易茗雪淡声道。
“而且三两银子一晚上怎么了?咱们顶多住个十天半月,又不是住不起!”
节约的确是一项美德,可在经济条件允许的范围内,适度享受也很重要呀。
不然赚钱的乐趣是什么?
见易茗雪都这样说了,老二和老三这才不得不放下包袱。
易轻轻有些不好意思的小声道,“那……住店的费用我来出吧,大姐不是说,除去和梅掌柜的投资外……我还剩不少钱吗?”
说完,她又小心翼翼的看了易茗雪一眼。
她现在已经不怕大姐了,但却变得更听她大姐的话。
因为她发现,大姐真的好厉害呀。
听她的,一准儿没错。
易茗雪倒是没想到易轻轻会突然说出这样一句话。
心中不免欣慰。
“没事儿,这点开销你们大姐还负担得起。但是老二的一番心意咱们不能白费,不如今晚就让她请咱们吃好吃的吧!”
她此话一出口,众萝卜丁立刻欢呼雀跃了起来。
“好耶,就让二姐姐请客!我要吃烤羊腿。”
“我要吃梨花酥。”
“那……宝儿要喝好喝的羊奶奶……”
“嗯我都行,看大家。”
几人围在一起,乱七八糟的各点了一堆。
看得易茗雪直摇头。
……
与此同时,在月华楼四楼的豪华包间内。
朱县令正与他的几位幕僚在吃酒谈事。
常师爷最好这月华楼的迎春酒,身旁的美艳女侍替他温好美酒,斟入玉杯中。
他接过酒杯,顺势在女侍白皙光滑的手背上摸了一把。
“大人可是有什么烦心事?一晚上都闷闷不乐。”
那朱县令苦着脸坐在主位上,是肉吃着也不香,酒闻着也不美了。
“我有京中同僚传来密信,说是那位要大兴修路,发展陆运了。”
“那是好事儿呀,大人为何愁眉不展?”另外一位年轻的幕僚立马接过话去。
不料朱县令却是一声冷笑,“好事儿?就朝廷拨的那点儿款,一路发下来,等到了咱们手上时,怕是连渣都没剩几个了。”
“就咱们这地界儿,要想在山里修官道,有多耗费人力和财力你们不知道?”
那幕僚被喷了个狗血淋头,当即被吓得不敢再多言。
“不仅如此。”常师爷眯着眼睛,也跟着开口道,“钱是被剥盘得所剩无几,可等到要验收成果之时,又得咱们这些地方官员来背锅。”
“唉!我可真是倒了八辈子的血霉了,居然一直窝在这么个小地方当官!”
朱县令是越想越气。
他原本觉得湖州县这地方山高皇帝远,自己又是一方最大的县令,就这样舒舒服服的把后半辈子过完也挺好。
谁知朝廷非要搞个什么修路和陆运。
正一筹莫展之际,门外突然有下人通传。
“老爷,外头有位名叫易茗雪的姑娘求见。”
朱县令一听,还以为是自己在哪个楼里的相好儿。
有些没好气的挥了挥手,“去去去,这都什么时候了,老子哪儿有心情见什么姑娘。”
可一旁的常师爷却一拍脑门。
“等等!姓易?这好像是呐个……呐个……”
常师爷努力的回想了好半天,都没那个出个所以然来。
朱县令一脸的不耐烦,“到底是哪个呀?”
“哦!我想起来了!”这下,常师爷连酒都醒了,“就是几个月前,大小姐给你捎的那封信!”
朱县令愣了一下,很快也想了起来。
“你是说那个……不自量力向本官进言,想要修路和发展陆运交通的人?”
“没错,就是她!可是怎么是个姑娘呀?我还以为是个读过几天书的有学之士呢!”
此事朱县令并未与众位幕僚商议过,只与自己的心腹常师爷提过一嘴。
其实易茗雪信中所写,桩桩件件都是实打实的可创功绩之策。
就连朱县令和常师爷这种只想混日子的糊涂官看了,也不由拍手称好。
不过这二人过惯了安逸日子,根本不图什么丰功伟绩。
一致认为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谁知,如今朝廷的政策出来了,逼着他们是不动也得动。
原本一时间根本没想起易茗雪这号人物。
她这突然一找上门儿来,还真有点瞌睡来了有人送枕头那味儿。
朱县令与常师爷对视一眼,显然二人想法一致。
“快!把人给我请进来。”朱县令抬手整了整衣襟,又将几个伺候的女侍禀退了出去。
等到易茗雪进来时,俨然已是一副亲民父母官的模样。
“你是何人?为何求见本官?”
易茗雪不觉有些好笑,他们方才的谈话自己在楼下早已经听得一清二楚。
现在却还要在自己面前装出一副神情自若的模样。
不过她也理解,当官的嘛,总爱在平民百姓面前打打官腔的。
易茗雪很配合的冲朱县令行过了礼。
“民女易茗雪,因修路和陆运之事特来求见朱大人。”
“咳。”朱县令没想到她会这么直接,轻咳了一声,“哦是你呀!本官记得你,你曾上书禀告过此事。只是今日为何不经通传,就主动来求见?”
易茗雪站起身,心想我看你还打算装到什么时候。
“回大人,民女得到消息,听闻县衙即将大兴修路和扶持陆运。小女不才,目前已在岐阳镇、风云镇等多处进行试点,并且初具规模。民女深知修路一事事关重大,但民女有一策,可替大人分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