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宫女家庭知道自己女儿已经出宫为客卿小妾毫无委屈不忿之心,只觉得是意外之喜,因为这总比老大出宫找个贫困之家嫁了,或成为普通富人的续弦小妾好。
等从官员那里知道客卿虽为先秦人却是年青又非一般之富有,据说市面上的热水瓶、玻璃镜子、座钟、香皂还有牙膏、蚊香之类都是与他们有关更加高兴。
由于突来喜讯,还将路费送来,根据路程近远三十六个宫女家庭陆续有人赶到了罗家岙。而穿越众小区虽不大好进别说与皇宫比就是比一入侯门深似海的豪门大户还通情达理,白天只要是自己家人还是可以入内的。
就这样这些普通人就如刘姥姥进大观园一样进了小区及其中的某座小院参观了一二回,觉得犹如天上仙境一般对女儿的境况再无担心,主要是还知道穿越众人包括女儿的夫婿人品性格都很好,还有什么不放心的。
再说穿越众对他们说只要是女孩的直系或头表头堂的年青男女都可以来他们的工厂干活,收入一年起码有十几两银子外还免费供应午餐与工作衣。
这样的收入种田是不可能的,县城里普通店员也只有三分之一而已。当然这只是穿越众这里大多数出师工匠的工钱,但这也是穿越众给工钱大方,还有这样的机会不是每个地方都有的。
另外他们是在''姑爷''手下干,干好了提拔机会肯定多,因而这一条就让''岳父母''满意,那是肯照顾自己人就是证明在乎女儿,两者都是好事。
不仅如此''姑爷''还提出女孩的直系侄儿、外侄之类七到十岁每个人可以送五个过来,罗家岙这里将办一个寄宿学校,所有的学杂、伙食费加外衣全部免费外学习好还有奖,就是三年后成绩太差要除名。
将更小孩培养起来是穿越众一直想干的,让工匠与护卫队员这些人识字终究基础太差。只是一开始他们自己太忙合适合格的老师几乎找不出。
经过一年多时间收集这时代的年青读书人,拣一些思想不僵硬喜欢杂学的人让他们边进辅导班进修、自学加实践就有了一些有数理化基础与爱好的人。特别是通过孙元化与茅元仪等人引来了这类人更多,而有了这些人再过一些时间就不愁初中级别的老师了。
有了初中级别下面是向高中级别发展,但他们办的小学学生还不够多,另外办一所大型全免费,军事化的高级小学专收他们手下的主要干部、有功人员、特优学生、孤儿、如夫人子女等人的小学,对培养出他们的忠实后备力量加这些手下的归心,也是惠而不费的事。
特别是这小学及将来还会有的初高中与大学将成为十八人子女的就读学校,如此一是让他们从小与平民有所接触,二是他们也可以早点结识今后的手下,三是不会娇生惯养。
当然如此设想肯定女孩也会收的,这时太封建也不可能马上男女合校,连专办女校也要晚几年才行。不过他们的小孩为时尚早倒不必着急,加上初办,所以第一步只有四十人的二十个班级。至于地点这里山地加山边荒地都是穿越众的了,划出几平方公里就行。
这个计划''岳父母''不知道,但他们知道自己孙辈与近亲可以进这样的小学肯定高兴又觉得''女婿''大方。这时代读书可不便宜,何况一切全免费,自己只带几件内衣就可以读书的好事到那里去找。
有了这两件好事成双还不算,穿越众还询问当地情形后让各人回家乡后在当地采购特产品,或发展种养植业等,其中有在黄淮泛区种植棉花与烟叶之类的。
这样的项目投资非常大,黄泛区因洪水浸泡过加黄河泥沙沉淀土地并不平整,还有大片积水。外加担心黄河再次泛滥成灾,大片的土地在这土地兼并严重的年代还处在抛荒之中。
抛荒原因还有排水不畅导致旱涝不定外土地返碱严重,要复垦出来不是不可能,而是小家小户根本无力量,大家大户担心投资下去一次泛滥血本无归。
而且是土地面积太大,一般大户也不济事,数十家不齐心。主要是需要将黄泛区整个筑堤围起来,不让黄河泛滥时的水进入垦区,还要有垦区河渠排水浇灌,及开大河将黄河泛滥时直接引入大海。
如此之大的工程起码要几十万两银子还不算,投入见效后还要担心有人摘桃子。多方面因素之下这片土地还是在共和国成立后,几乎以北方京津冀鲁所有农业人力大兴水利才获得根治。
不过这时情况反而没有后世在清末民初乱世那么恶劣,主要是清末民初乱世及花园口决口堵敌使黄泛区愈加重了几分。而这时正好在几十年前出了一个伟大的水利专家加治黄专家潘季驯,他的束水排沙方法让治黄找到了正确的方法,剩下的就是不缺维修资金与负责任的负责人。
正是潘季驯驯服了黄河,这时潘季驯才逝世三十多年,只要大明撑过这个危险期重新将黄河有效管理起来,所以黄泛区复垦主要是投资巨大,加整治后会有人争产权。
对这两个问题穿越众一点也不担心,投资巨大反正有钱外这真是投资,因为投入几十万就是几十万亩土地。再说这里可以安排流民,因而穿越众准备投入数百万一次吃掉最大的一块泛区。
至于为什么要这样干的原因在于吴世杰对天启通气时说的话,一是可以安置大批流民,二是种棉花与烟叶不好占用大批良田,因为这不是需要几千几万亩。
还有穿越众治盐碱有后世经验,有水泥引黄灌溉、节制闸门、造桥等工程也容易。另外盐碱地种棉花也影响不大,只是穿越众没有人手担任在治理泛区时的管理任务及之后的农场管理工作人选。
现在有三十六家岳父的大多数人再加一些亲友就可以在穿越众指挥下,带领分成几十个大队的流民完成各项挖河道沟渠与平整土地任务,之后转为各管理一些农场。
这样的任务虽说辛苦但一个小财主般的收入肯定有,应该是大多数处在中下层的岳父们的一个较好机会。而事实上也是这些岳父们听了女婿的介绍后,只担心能否办成,至于吃苦的念头一点也没有。
反而在听到一开始每年起码有三十两银子年薪,农场办起来后在这基础上还有一定的奖金时,差点儿跪下谢恩,只觉得女儿的归宿好,女婿对岳家够大方与照顾了。
毕竟女儿不是正妻,而他们的水平太低识字不多见识不广没经历多少,也干不了大事。连管理流民施工之类也要学习及靠有人帮衬才行。正是如此三大好处让陆续过来的宫女家人满意之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