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金军入侵开始商报报道一反常态,从基本上不介入政治、经济、军事内容,开始在这方面发力,特别是一纸号外几乎有''振聋发聩''的作用。
之后介绍反击战的连续报道;介绍清明时天启京临献俘、处决、送葬现场;先秦人的钢铁基地、电报等成就;考成法改革的因果与好处;俘虏劳动改造的情形等等都是绝大多数民众喜闻乐见,以及扩大见识与了解这时大明情形的最好途径,远比邸报介绍详细又广泛还深入。
商报报道比邸报虽然用了白话文为主,在中上层与一部分穷酸性格下层读书人看来有些不上台面,但文章通俗易懂并不庸俗,反而是不少文章介绍的新鲜事十分有趣,或广阔人的视野。
如看了报道千千万万的人才知道台岛澳岛南洋有许多土地肥沃的无人岛,而且是穿越众也正在向台岛澳岛移民,这让不少下层读书人,与听到这样议论的人有些动心。
虽说中国人安土重迁不大会背井离乡,但不大会并非是饿死也不走,知道海外有太多人烟稀少土壤宜耕的无人岛,加上穿越众在组织移民,不甘心代代受穷的人还是有的,并非是所有的人安贫乐道的。
还有商报的信誉好,它的报道无人认为可能是虚假的。而穿越众推出这样的报道主要也是为移民造势,先让大明人了解海外而不是完全不知道或莫名其妙的恐惧。
还有如此宣传也是计划让民间力量介入移民在煽风点火,特别是江南由穿越众组织大规模移民,穿越众没有那么大的运输力,也没有那么多精力,还是先由民间自发地办起来为好。
而且是看似穿越众移民一次论万,实际上一年也没有多少。如果民间力量参与壮大了就如欧洲奴隶贩卖一样,一条船一二百人一年也是不少人的。
才在移民上煽风点火商报又忙碌起报道京营来了,这是天启与穿越众之前就商量好的,等新军达到一定规模就拿京营开刀。
那么现在新军不仅达到了四万多还是打败十几万金军的主力,这时候对京营开刀一点也不必担心有什么异动。另外天启也不再是历史上的天启,有穿越众的资料他对大明的一切比明代的任何一个人更清楚。
而且是有穿越众提供的资料他知道大明该怎么改革外,还有一点就是什么时候改。比如京营问题极大之前他没有动手因为是穿越众认为时机还不成熟,这个时机就是天启没有可靠武力保护改革京营,引起有人铤而走险发动兵变就不好办。
还有金军入侵偌大京城还是需要京营这只纸老虎守卫的,虽然是纸老虎纸面兵力还是不少的。只用于守城不出去野战,这纸老虎也不可能戳破的。
等过了清明反击战并衍生的问题一切都处理差不多了之后,天启才开始对京营问题发难。那个时候恐怕不大会有人轻举妄动了,还有之前整顿京营文官们一样会有些话说的,这时也不可能再说了。
只是把握如此大天启事前一点口风也不曾透露,而是直接在五月初一下令让京营下午集合所有的兵士,还有检查所有的配备武器。
这一下将京营那些将领难住了,实在是一个京营名册上还有十万多人,空饷占役去了一半。金军入侵时紧急从市民中招了一些人补充到九成多这时这些人早放回去了,不然几万人养着每个月都需要好几万两银子,那些官员怎么可能白白浪费呢。
而且是这钱省下来揣进怀里特别放心,金军经此大败别说再次入侵京师地区,连辽东的明军在准备一下后会进行反攻。金军能否顶住明军的反攻十之八九是不可能的,那么还花钱养那些街头混混或无业流民干什么。
钱虽然是公款可早装进他们的口袋,为了金军入侵才忍痛再掏出来的。那知以为天下太平重新可以将钱捞回来时,金军入侵时天启也没有检阅过京营这时却提出要检阅了,这不是完全在准备找碴吗?
京营的大小官员,包括担任监督的太监也一样,可是天启的要求不好办也要办,虽然有官员求见后面呈京营因马上集合有困难,要求延期一点时间。
对这个要求天启一点也不通融,说去新军时一声令下半刻钟不到就可以集合起来,给京营半天时间怎么会不够的?好说歹说各种理由找遍天启才松口答应次日下午再检阅。
于是这一天直到次日中午之前已经遣散的人不仅紧急召回来,还要做各种弥补工作,好在金军入侵时为了保命临时拉来的人在各部队磨合了一些时间,武器也是有一些补充与保养,时间短一些也能在次日中午前将京营人数凑近名册人数。
还有武器装备也是凑出了六七成,再让装备齐全的士兵放在前面,一场检阅应该不会有问题了。毕竟从检阅台望下去人数比较明显,武器装备到中间部分已经不大清楚。如果让士兵从检阅台前通过也可以让装备齐全、训练较多的正式士兵重复走一遍就可以蒙过去了。
做好万全准备这些大小官员才放心下来,还暗暗埋怨天启没有事发什么神经,害得他们又是损失金钱又是担惊受怕了一天多。
还有人猜测会不会天启准备让京营配合新军去辽东作战,如果真是去辽东作战他们的心里有喜也有忧,能够占便宜弄到一点战功的可能性虽好,也可能会送命的。
费尽心血准备好迎接天启检阅的一切,然后再坚持一下等检阅完成队伍解散,一声拜拜重新回归之前的京营大小官员迎来的却是六个旅新军。
他们并不是为天启护卫的,而是来审查在场京营每一个人的,而且是分别按名册一个个人地问。如此一来冒名顶替者三言两语就露了馅,别说他们来只是顶个人头连顶什么人名字都不知道,知道身长、年龄等也不可能完全相符,如果这些都差不多那么十天半月也办不好。
不仅冒名顶替者一下被新军士兵甄别出来,那些名册上有却不见人的士兵一样要追查,这方面则由大小官员及这人的同队士兵来回答了,因为官员只知道有几人在什么地方却不一定记住名字。
就这样五月初二下午开始进入京营的人都要配合调查,那些占役的士兵逐一追查去处外,还要去各处领回京营来,有名无人的要反复确认是否只是一个空饷,如果有人见过必须找到人为止。
不仅查人仓库的物资也要逐一清查外,那饷银从上到下也是逐一核对。不过这时只查数字并不查问原因,比如上面应发一万,实收八千,向下发七千这些审查的新军军官不问为什么,只是将账目弄清楚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