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8章

  像是《三国志传》以《花关索传》为蓝本,写出了关索认父故事。

  而在《三国志平话》和《三分事略》中叙述诸葛亮南征时,只有“关索诈败”一句,没有完整的情节。

  此后在嘉靖本里也没有关索故事,不过在毛宗岗评改本中,却有一段没头没尾的关索事迹,这些迹象表明,《三国志传》与嘉靖本不是同一底本,其底本可能早于嘉靖本。

  到了清康熙年间,毛宗岗与其父毛纶对嘉靖本《三国志通俗演义》做了修改和评点,即《三国演义》毛评本。

  他辨证史事,增删文字,更换论赞,改回目为对偶,并把书名定为《三国演义》。

  从此,毛氏父子的评改本成为最流行的本子。

  经过毛宗岗的修改加工,精雕细琢,粗看无大的变化,细看却又不同,艺术描写有较大提高,尤其是对曹操,删削赞赏性评价,增加诋毁文字,使全书贬曹倾向加重。

  毛本卷首有“读三国志法”,书中每回有回评、夹批等。

  这些评语,对《三国演义》结构、情节、人物等作了分析,有助于读者对小说的理解。

  可以说毛宗岗的评点是中国古代小说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三国演义》的研究也有重要的价值。

  简而言之,《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是一个“有志图王者”,由于种种原因,他自己不可能在乱世中去图王霸业。

  但是他“传神稗史”,在史书和讲史结合的基础上,着重写出了三国时代的盛衰变化,探讨当时为什么会出现大动乱,大分裂。

  什么人才能图王称霸统一天下,如何才能巩固政权,长治久安。

  小说运用艺术描写,恰当地回答了这些问题。

  所以后人说《三国演义》是“有志图王者”的启示录,它通过若干图王霸者的失败与成功,悲剧与喜剧,探究封建时代的政治哲学,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客观上反映了人民要求统一,反对分裂的美好愿望。

  作者认为皇帝昏庸、奸臣作乱是导致汉末大动乱的原因,人心和人才,战略和策略,是“有志图王者”成功的决定因素。

  围绕这几个基本观点,作者为我们绘制了一幅三国时代政治风云的彩色画卷,塑造了众多栩栩如生的历史人物的艺术形象。

  《三国演义》描写了汉灵帝中平元年(184)至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共97年的历史。

  全书120回,可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从第一回至三十三回,主要写汉末的动乱和群雄并峙,曹操集团的崛起和壮大。

  第二部分从三十四回至八十五回,写刘备集团的崛起和壮大,三国鼎立,互相争雄的局面。

  第三部分从八十六回至一百二十回,写三国的衰落,最终为司马所统一,建立西晋王朝。

  作者在第一部分里,深刻揭示了汉末皇帝的昏庸和宦官外戚专权作乱,造成了东汉的衰亡和人民的灾难,形象地描写了各个军阀集团的失败与灭亡。

  凭借武力而篡夺大权的董卓,暴戾凶残,丧尽人心。

  虽然建了郿坞,盖了宫殿,囤积了足够吃20年的粮食,自以为可望长治久安,但“谁知天意无私曲,郿坞方成已灭亡”。

  书中还写了袁术与孙坚争夺传国玉玺的闹剧。

  孙坚以为窃得传国玉玺就可以得到天下,结果死于刀箭之下;袁术以为夺得传国玉玺,就应了天意,不顾一切地做起皇帝来,结果都身败名裂。

  作者还塑造了一个有着非凡武艺,几乎打遍天下无敌手的吕布形象。

  但他武艺虽好,却没有政治头脑,只是自恃勇力,一味杀伐,且见利忘义,反复无常,最终命丧白门楼,成为有勇无谋的典型人物。

  作者又描写了一个出身高贵、实力雄厚的军阀袁绍,因缺乏远见,优柔寡断,不善用人而终遭惨败,说明虚有其名的贵族世家是成不了气候的。

  作者还写了统治阶级中一些无用的“好人”:如老实厚道的陶谦,胸无大志的刘表,懦弱无能的刘璋,他们都在大动乱中逐个被击败,被吞并,被消灭。

  只有具有雄才大略,怀着争人心、求人才的渴望,又有正确的战略策略的英雄,才能成为一代英主。

  在东汉末年的乱世中,曹操、刘备、孙权等人脱颖而出,成为领一代风骚的人物。

  “青梅煮酒论英雄”一回,作者借曹操之口,讲出了他品评英雄的标准,只有“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才是大英雄。

  全书的主干部分,作者便谱写了一曲乱世英雄的颂歌。

  品评英雄,作者的着眼点在于人心、人才、战略、策略,凡是这四方面有杰出表现的历史人物,作者就充分利用史料加以挖掘和渲染。

  而不管他是“仁义之君”,还是“奸雄”霸主,是人中俊杰还是有严重过失的人物。

  相反,谁违背了争取人心,珍惜人才的原则,不能实行正确的战略策略,作者就加以批评,也不管他是英雄豪杰还是凡夫俗子。

  这就是所谓“秉笔直书”的态度。

  “得人心者得天下”,刘备在与关羽、张飞桃园结义时,就以“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作为其政治愿望,他担任安喜县尉,“与民秋毫无犯”。

  理政新野,安抚百姓,新野百姓歌道:“新野牧,刘皇叔;自到此,民丰足”。

  当他在新野为强敌击败时,带着10万百姓一起向江陵转移,眼看曹兵追上来,诸葛亮劝他“不如暂弃百姓,先行为上”。

  结果刘备说:“举大事者必以人为本,今人归我,奈何弃之,”正是由于刘备竭力争取人心,遂使人心归附。

  取得稳固的根据地,成为与曹操、孙权鼎立的蜀汉英主。

  孙吴集团则是利用封建宗族的血缘关系,是自己的部下和百姓因“受孙氏三代之恩”,从而死心塌地为之效劳。

  对于曹操,作者在揭露其奸诈巧伪的同时,也客观地写出他重视争取民心,爱惜百姓的一些事迹。

  曹操官渡之战后,与袁绍会战仓亭,号令三军“如有下乡杀人家鸡犬者,如杀人罪。”

  可见曹操也善于稳定军心。

  官渡之战胜利后,曹操从缴获的文件中发现部下与袁绍勾结的书信。

  谋臣建议将这些部下核点姓名,一一斩首。

  曹操却将信件一一烧毁不予追究。

  “得人才者得天下”,作者认为珍惜人才,善于鉴别人才和不拘一格使用人才,是图王霸业的基本条件。

  作者满腔热情地写出刘、曹、孙三个集团在这方面许多令人赞叹的故事,也写出其中的挫折和教训。

  刘备珍惜人才,不仅与关羽、张飞结为兄弟,情同手足,而且重用几经波折一心追随自己的赵云。

  他又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诸葛亮的出山,给刘备的事业带来转机,从而开创了三分天下的局面。

  曹操知人善察,唯才是举。

  荀彧和郭嘉是其智囊团中的核心人物。

  而典韦、许褚、张辽、庞德诸人,或是自来投降,或是被俘的降将,曹操都十分信任,委以重任,后来均成为曹操手下冲锋陷阵的猛将。

  孙权继承父兄的事业,鼎足江东,靠的也是重用人才。

  孙权继位后,求治国之策于周瑜,周瑜说:“今方英雄并起,得人者昌,失人者亡。须得高明之士,以佐将军,江东自定也。”

  于是向孙权推荐鲁肃,孙权依靠周瑜、鲁肃等能臣,与刘备联合取得赤壁之战的胜利,后来他又重用吕蒙,夺取荆州。

  在刘备大兵压境时,又力排众议,大胆提拔年轻的陆逊为大都督,取得猇亭之战的辉煌胜利。

  在不拘一格使用人才方面,作者写出了许多意味深长的战事。

  “温酒斩华雄”,说明不应以出身贵贱作为划分人才的标准。“火烧连营八百里”,老谋深算的刘备被“黄口孺子”的陆逊打败,说明“但当论其才与不才。

  不当论其少与不少。”(毛批),张辽、许攸、庞德等人被重用,说明不以个人恩怨作衡量人才的标准。

  总之,一地的得失,决定不了事业的成败,而人才的得失是事业成败的关键。

  《三国演义》还写出了图王称霸者的各种战略决策。

  作者从宏观的角度写战争,把政治决策和战略决策结合起来。

  曹操的战略是“挟天子以令诸侯”,高举统一旗帜,取得政治主动权。

  他正确估量形势,以天子名义进行讨伐战争,吞并各个军阀集团,统一了北中国。

  刘备实行“联吴抗曹”的战略方针,执行这个方针取得了赤壁之战的胜利;违背这个方针,关羽失荆州,刘备为了替关羽报仇,伐吴抗曹,结果失败。

  总之,《三国演义》不仅教人洞察人世,而且教人如何观察一个国家,一个政权。

  《三国演义》总结了中国自阶级社会以来直至明代成书时的政治、军事、外交各方面的斗争经验。

  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政治智慧的结晶,它作为中国政治、军事、外交斗争的“百科全书”,至今仍吸引了广大读者,产生巨大的社会影响。

  当然了,世事无完美,就算《三国演义》还是有着“拥刘反曹”的道德悲剧。

  这是因为三国历史本身存在着正统和非正统之分,正统思想是统治阶级用来维护统治的一种理论。

  西晋陈寿作《三国志》时,因为晋王朝承认了“魏晋禅让”的合法性,所以该书以魏为正统,以蜀、吴为僭国,只尊曹氏父子为帝,给以“记”的规格,对刘氏父子则称为“先主”、“后主”,归入“传”类。

  东晋习凿齿的《汉晋春秋》,首次以蜀汉为正统,以魏晋为僭国。

  不过此书已经失传,习凿齿所处的东晋偏安江左,北方中国被“五胡”占据,其地位正与三国时的蜀汉政权相类。

  他用推崇蜀汉为正统的方法间接推崇东晋的正统地位。

  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以魏为正统,南宋朱熹《通鉴纲目》又以蜀汉为正统。

  南宋以后史学家对于这个问题仍有不同见解。

  如果说“拥刘反曹”倾向在史书中尚有分歧,在民间则是一致的,民间“拥刘反曹”倾向的形成,有两方面的原因。

  一是从曹丕篡汉后,中国长期处于分裂的战乱局面,人心思汉,希望天下统一。

  人们对蜀汉政权的承认也表示了这种怀念之情。

  《三国演义》由平话、戏曲故事到小说写定的全部演变过程,从北宋到元末,历时约三百年。

  这三百年中,汉民族遭到契丹、女真、西夏、蒙古等少数民族的战乱影响,民族矛盾激烈,也必然产生“人心思汉”的情绪。

  二是刘备以仁义立国,与小说中曹操的奸诈相对立,人民群众倾向于“好皇帝”,在刘备、诸葛亮身上寄托了“仁君贤相”的政治理想。

  罗在小说中艺术地表现三国史事的时候,不仅有政治的标准,而且还有伦理道德的标准。

  用政治的天平来衡量时,他肯定了魏蜀吴三国在争取人心、重视人才方面的成功,赞扬他们正确的战略和神机妙算的策略。

  但是当作者用道德的天平来衡量时,天平就倾向了刘备而贬低了曹操。

  这是因为“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惟有德者居之。”

  这段话就是罗贯中的政治伦理思想的核心。

  从历史记载和民间传说看,刘备和曹操虽然都是雄踞一方的军阀,但刘备比较仁厚,曹操比较奸诈,刘备有意识地高举“仁义”旗帜与曹操抗衡。

  他对庞统说:“今与吾为水火者,曹操也。操以急,吾以宽;操以暴,吾以仁;操以谲,吾以忠;每与操反,事乃可成耳。”

  罗贯中把刘备作为实行“仁政”的代表,寄托了“仁君贤相”的政治理想;把曹操作为“霸道”的代表,在承认其雄才大略的同时,又严厉地指责他专横暴虐一面。

  应该说,罗贯中的拥刘贬曹主要不是正统思想作怪,他对其他的刘姓军阀如刘表、刘璋等人绝无好感,并不认为他们只要姓刘就可以继承汉室。

  他在小说中灌注了鲜明的“拥刘反曹”思想。

  一是由于历史的长期积淀,在民间和南宋以后的历史家中已经形成了“拥刘反曹”的倾向。

  二是他按照自己的道德观和审美观对三国历史作出了评价。

  经过毛氏父子修订过的《三国演义》在艺术上更为精致,但是正统思想则大大增加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