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想错了

  想想小时候,妈妈要带自己去哪里玩儿的时候,自己不也是这番激动吗?

  现在长大了,自己不再容易像儿时那般的兴奋,妈妈却变成了那个小孩。

  满怀着憧憬,女孩到了一直心心念念的研究所,觉得好像离梦想更近了。

  也就是在这个地方,女孩真正知道了母亲经常对自己说的那句话有多对。

  “什么事情,不是自己想想就会有的,也不是你自己想当然的那么简单。”

  女孩对母亲说过很多关于未来的想法,女人总觉得女孩的想象太过天真。

  “你总是容易把事情都想得太过理想化了,哪儿会想你想得那么顺利?”

  “你不是说什么事情都要往好处想吗?”女孩沉浸在自己的想法中,笑着问女人。

  “那也不是让你去想这些不切实际的东西啊,哪儿有你想的那么简单。”

  女人也在笑,只是笑得有些无奈,甚至显得有些消极。

  “人就是要敢想啊!”女孩没有因为女人的态度改变自己的想法。

  自己想做的事情,才是最重要的。

  兴趣爱好才是第一动力不是吗?有了这些就一定会办成自己想要的事情。

  没有了爱好,不感了兴趣,还怎么有动力去“成就一番事业”?

  不管女人怎么说,怎么想强制得纠正女孩,女孩总是毫不改变自己。

  女人也只能叹口气,“看你以后自己会变成什么样子吧,你长大了,有自己的想法,就照自己的想法活吧。”

  “我就是好奇,看你之后会活成什么样子,你以后到底会干什么。”

  说这些话的时候,女人的语气里还夹杂着一丝恨铁不成钢的无奈和生气。

  “那就看着呗。”女孩有些不愿意搭理女人这一句。

  母亲这么说,给女孩的感觉就是“妈妈不相信自己,她想看我的笑话。”

  女孩很犟,觉得女人越是这么想,她就越要证明自己才是对的。

  可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后,女孩发现,对的那个,好像是母亲。

  女孩想来这个研究所读研,因为感觉和自己研究南亚的理想契合,在这里的研究和学习一定会很快乐。

  “在这儿读完研,之后继续读博,以后我要做研究南亚的学者。”

  女孩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对女人说的。

  对于女孩来说,好像一切东西都会像自己想象的那样自然而然得实现。

  女人的话,女孩也从来不放在心上,觉得是女人自己想太多,觉得是女人有意在打压自己的积极性。

  “没有故意打压你,我只是在阐述事实。”可女孩听这些,就感觉女人是在说反话。

  来研究所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女孩只是想向女人证明,自己的想法是可以实现的。

  满怀着对印度的喜爱,以及对未来学术生活的憧憬,女孩走进了夏令营报到的办公室。

  “那边有夏令营的衣服,两种,你自己选合适的号就行。”

  签到完之后,一位学长带着女孩领夏令营时需要的东西。

  两件夏令营服,一个笔记本和一支笔,一个小包,相关的宣传册以及需要挂在脖子上的小牌牌。

  领完这些东西,就又另一位学长带着女孩到了提前安排的住的地方。

  把东西放下,收拾好后,女孩问学长,“我们可不可以自由活动啊?”

  “当然可以,注意安全就行。”

  搜着地图,女孩坐地铁,想要去宽窄巷子转转。

  去的那天,成都刚好在下雨。

  出门的时候,看外面的雨停了,女孩也就没有带伞。

  可谁知刚出地铁口,就又下起雨来。

  虽然不大,可是这种断断续续的毛毛雨才是最让女孩心烦的。

  天黑得好早,路上也都是积水。

  女孩的心情突然一下变得很差,有一种不好的预感。

  预感着自己在这里接下来的几天,不会过得很开心。

  回到住的宾馆之后,和女孩同一个屋子的女生也来了。

  一个很聒噪的女生,大声得打着电话,收拾东西时也对女孩指指点点。

  “一会儿帮我开一下门。”

  听见这句话的时候,女孩一时之间还没有反应过来,只觉得屋子里有些安静。

  才惊讶得看着同屋的女生问,“你是在跟我说话吗?”

  “对啊,我没带房卡,下去一趟,一会儿帮我开一下门。”

  没有任何表示客气的谦词,也没有征求意见的语气词,甚至连个“你”都没有。

  女孩从来没见过这么没有礼貌的人,与生气相比,更多的是觉得难以置信。

  但是这个女生居然还一副无所谓的态度,还觉得自己是一个很热情的人,继续看着女孩。

  “好。”女孩点了点头,嘱咐了一句“那你注意安全哈。”就继续打起自己的游戏。

  继天气之后,遇到这么一个同屋的室友,女孩那种不好的预感,更强烈了。

  雨一直下个不停。

  原本很喜欢下雨,喜欢闻下雨时泥土味道的女孩,第一次,对雨感到如此厌烦。

  当所有参加夏令营的学生坐在一起做自我介绍时,女孩的心再次受到了冲击。

  虽然女孩自己知道,以学校出身来看人是一种很不对的做法,这是一种偏见。

  可是听着在座的很多同学所在的学校,女孩连听都没听说过。

  带上女孩,也就只有那么三四名,所在学校是和女孩所在学校水平差不多的。

  女孩心里感觉有些失衡。

  尽管一直在告诉自己,“不能这么想,这么想是不对的。”

  但女孩就是有些受不了,心里越想越难受。

  从有这个想法起,坐在教室的每一秒,跟着一起活动的每一秒,女孩都感觉是一种折磨。

  女孩能感受到的,只有压抑,女孩想要逃离,一点都不想继续待下去。

  女人打电话问女孩情况的时候,女孩也把自己这种心理上的失衡告诉了母亲。

  并告诉女人,“我感觉快受不了了,我好想回去啊。”

  原以为,母亲一定会很理解自己心里的这种那首。

  可没想到,听到的,就只是女人的指责。

  “谁让你非得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