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有些失望

  还不止于此。

  接着,师父又从自己腰间挂着的工具包里掏出了一根长长的,木质的签子。

  一头是稍微瓷实一点的棉花球,一头是蓬松的,像兔子毛毛一样的小棉球。

  老师傅把蓬松的那头塞到了女孩的耳朵里,轻轻的放到女孩的耳朵里扫着。

  放进去的一瞬间,女孩的第一反应是,“这东西干净吗?”

  毕竟是在很多人耳朵里都放过的东西,而且万一有人的耳朵被弄出来血怎么办?

  正这么想着的时候,这个小毛球就进到了自己的耳朵里。

  很痒,但是真得很舒服,女孩刚才的想法,也就不再想了。

  女孩忍不住晃了一下,但是又怕戳着自己,赶紧坐好不动,又恢复到了之前那个僵硬的姿态。

  “怎么样?要不再给你消个炎。”老师傅在那儿做着采耳的“收尾工作”。

  “啊?怎么消炎?为什么要消炎?”女孩有些好奇。

  中耳炎倒是听说过,但是不知道挖个耳朵还要消炎。

  女孩初中的时候,得过一次中耳炎,疼得特别厉害,让女孩至今难忘。

  “给你采耳的时候,看你的耳朵有点发炎,这样给你消一下炎,对耳朵好。”

  其实女孩还是没有听懂老师傅的话,但是想着刚才被那些工具采了采,能来个药水儿把自己耳朵清一清也挺好的。

  就想着问一问价钱,“那我再消个炎多少钱啊?”

  “二十。”老师傅回答得倒是很爽快。

  “啊?二十,那算了,有点贵。”女孩也很直接,“那我就不弄了。”

  女孩其实想直接起身,奈何自己耳朵里还有别的东西,也不敢动。

  “那给你按十五吧。”老师傅说到。

  想着自己的耳朵还被操控在别人手中,女孩也就同意了。

  凉凉的药水儿滴入自己的耳朵中,再被老师傅用棉花给沾干净,女孩觉得耳朵舒服了不少。

  至少,没有刚才那么疼了。

  付了钱,女孩赶紧走到路口打车,想着现在打车回去应该能赶上下午的讲座。

  却奈何景区路口,怎么都等不来一辆。

  “喂,是耿同学吗?今天下午的讲座你还来吗?”

  正着急等车的时候,研究所那边的学长打过来了电话。

  参加夏令营的同学们早就提前半个小时到了地方,女孩这边还得坐车二十分钟才能回去。

  女孩总是这样,不喜欢提前安排,也不喜欢早到。

  就喜欢卡着点,一分不多,一分不少。

  “对,我是。”女孩赶紧答应,也有些不好意思,“下午的讲座我去。”

  想着解释清楚自己的原因,“我现在在文殊院这儿,正在打车,二十分钟那个样子我应该就回去了。”

  “啊?你去文殊院了?”电话那边的学长很是惊讶,“那儿可是离这儿不近啊。”

  “嗯,我就是想着出来转转,想着下午能赶回去就行。”女孩笑着说到。

  “那你注意安全吧,不用着急,门开着,到时候进来就行。”学长也不知道说什么好。

  “好的好的,不好意思啊,麻烦您了。”女孩道着歉,挂掉了电话。

  自己再怎么着急,就是不来车,女孩也没有办法。

  可能是因为刚才采耳太猛,也可能是因为女孩自己有些着急。

  耳朵是越来越疼。

  坐上车,和司机聊着刚才采耳的事情,听司机讲着成都的好吃好玩儿。

  “那估计你来不及啊。”听女孩说到自己一会儿还要赶着听讲座的事情,司机看了看表,又看了看导航。

  “没事儿,反正都迟到了,那就慢慢儿走呗。”又不是多么紧急的事儿,而且急着也没用,该堵还是堵。

  女孩迟到了将近十分钟,还好,到地方的时候,讲座还没有正式开始。

  要开讲座的老师,正和学生们聊着天儿,问着学生们的学习状况,以及对南亚研究的想法。

  女孩悄悄走进去,看了一眼正在说话的学生,坐下来低着头,等着老师开讲。

  第一场讲座,当然是资历最深的教授,一看就很博学,说话的语速和声音,给人的感觉就很智慧。

  第二场讲座,是一位女教授,以研究印度文化为主。

  女孩在外面的走廊里看到过对这位教授的介绍。

  特别年轻的时候,就加入了研究所的队伍,之后就一直致力于印度文化和社会的研究。

  女孩很是敬佩。

  令女孩最深的,就是讲中印水利工程合作的教授。

  虽然是整个研究所里最年轻的,但是却已经面临了脱发的危机,而且看起来也有些许的沧桑。

  女孩很佩服他的学术能力,不管是他的思路,还是他的论文,都很好,很有想法,也很大胆。

  直到这时,女孩还是对自己未来的学术道路充满期待的。

  讲座之后,会有学生提问的环节。不限于教授讲的内容,只要和印度相关的,大家都可以大胆提问。

  不少同学很是积极,也可能是真得出于对南亚的喜爱,也有可能只是想给老师们留个好印象。

  对着研究印度国内政治的教授,有学生提出了关于印度宗教文化的提问。

  虽然说教授肯定略知一二,但毕竟提问的,可是属于社会的范畴。

  对着研究中印水利合作的教授,有学生拿着莫迪个人特质,就大谈中印关系。

  甚至聊着聊着,还聊到了印度的种姓制度和宗教上。

  女孩虽然不是专业的,学术能力更达不到教授们的水平。

  但是听着这些提问,女孩都在好奇。

  “这些学生,是真的喜欢印度吗?是真的对南亚研究感兴趣吗?他们真得自己有过了解吗?”

  动不动就拿着莫迪说事儿,动不动就举着不知道多早以前发生的国际事件,谈着自己的见解。

  明明是在说印度国内的事情,却突然上升到了国际的高度,开始大谈美国外交。

  是真得思路这么开阔吗?

  还只是想在老师面前显摆自己知道的有多多?

  而老师们的回答,也更是让女孩想不到,甚至有些失望。

  也就是经历了这个环节,女孩开始对自己一直以来的“印度梦”,对自己的学术理想,产生了深深的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