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去哪里倒是无所谓。她问到:“我们此番何时返回京城?”

  帝师摸了摸自己脸上的两撇胡子:“少则三五个月,多则一年半载,既然已经准备好了,那我们就出发吧。”

  苏糖闻言点头,正准备下马车,返回自己的车厢。

  帝师喊住了她:“你我师徒二人在此叙叙旧,我也考矫一下你的功课。”

  苏糖闻言只好坐在他对面。

  此刻马车已经开始行走。

  路上很平坦,却依然有些墩的苏糖屁.股疼。

  外面阳光很好,天空之上蓝天白云,时不时飞过几只鸟儿,发出清脆的鸟鸣声。

  车厢之内。

  帝师缓缓问道:“在你的眼中,宋国是个怎样的国家?”

  苏糖认真回答:“书上说我宋国边疆辽阔,耕种国家,虽然不比其他qiáng国军事qiáng大,但也算得上是中等国家,勉qiáng有自保之力。”

  这个回答中规中矩。

  第帝师点点头:“恩,那在你看来我们宋国有什么缺点的?”

  苏糖有些不着头脑,她今年到底年幼,绞尽脑汁的想了想:“阶级固化?富者愈富,贫者愈贫!我还太小,有些事情终究不太懂,但有一点却有些明白,寒门学子想要出头犹如登天,若是我这样的天才生在民间,大概也不会有现在的名气。”

  倘若苏糖真的是一个普通农民生的孩子,就算是没有重男轻女的父母,全家上下愿意供给她读书,她也如现在这般天才。但绝对不可能名声这么响亮。

  她现在一步一步走到这个地步,背后离不了苏家推波助澜。

  而寒门弟子他们一无权二无钱,就算是考上举人之后,大多也只是一个乡间小官,埋头做实事,他们很有市场。

  倘若真的有自己的抱负和理想要实现,朝堂之上不会给他们留下这种发展的空间。

  帝师缓缓叹口气:“这件事情每朝每代的帝王都在想尽办法改变这种现象,但是效果微乎其微,你既然提出了这个问题,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吗?”

  说起解决的办法,苏糖就一头雾水。

  帝师笑道:“你现在年幼,尚且没有进入朝堂之上,你如果未来有一天提出了一个问题,捅出了这个脓包,那你一定要有实力和能力解决这个问题,不然就犹如最无能的书生,只会空口大话,半点落不到实处,完全没有什么用处。”

  苏糖凝眉,认真点了点头。

  帝师回答:“关于这个问题朝堂上需要大改革,阶级固化对于这个国家的统治没有任何好处,但是改革就意味着变动,势头太猛容易被反扑,倘若太过柔和,又不会被人重视,需要刚柔并济,也需要拉开一个口子,让那些门阀世家心甘情愿的吐出这块糕点。”

  苏糖道:“他们不会同意的。”

  帝师摸了摸胡子,笑道:“那便等阶级固化极致,使国家思想腐朽老化,昏暗的统治导致民不聊生,农民起义,大概就会再次掀起一段风云,国家易主,一片欣欣向荣吧。”

  苏糖脸色有些黑,抽了抽嘴角道:“先生,这算什么办法啊。”

  帝师摇头大笑,他自顾自倒了一杯热茶,悠哉悠哉的喝了一口:“这件事情陛下曾经跟我说过,他能做多少就改变多少,只能量力而行,多少年了,历朝历代都没有一个完美的解决办法,我们只能尽量让我们的国家延长发展,让他们繁荣昌盛安宁的生活,尽力而行,已经是做到了人为的极致吧。”

  两个人你一句我一句,聊的很认真。

  话题也逐渐扯远。

  苏糖看向地图:“边疆很遥远,马车大概要一个月时间,这一个月我们就这样一直都在马车里吗?”

  帝师摆了摆手,掀开外面的车帘,指了指正在农业的百姓:“我们可以做个记录,在离开京城之外的百里距离,百姓的生活是怎么样的。”

  苏糖点了点头,让小喜回到马车上去拿来了笔墨纸砚。

  她在砚台里倒进一些gān净的水,慢悠悠的磨墨。

  然后在纸上写下: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这一直都是一个理想中的国度,也一直被宋国人引以自豪。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相当于每一个家里都很富裕,老有所养,幼有所依。

  苏糖把自己看见的写了下来,脸上带着笑意。

  帝师夸奖了她一下:“小小年纪,字写得不错。”

  苏糖勾了勾唇角,自信的扬起眉眼笑道:“多谢先生夸奖。”

  马车悠悠地行驶着,车帘一直是掀开的,师徒二人对外面指指点点,皆是欢颜笑语,对他们宋国的江山似乎极为满意。

  直到他们二人走出了京城很远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