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唐朝贵公子

第263章 师出有名

  扬州地处运河的起点,可谓是兵家必争之地,沟通南北,自这里,可以渡江往越州,又可顺江而下,自此出海。

  当然,此时的海运还并不发达,哪怕是河运,虽是沟通南北,可也大多还只是军事和官船的往来。

  这个位置,放在后世,就是九省通衢之地,陈正泰不得不赞叹,隋炀帝的眼光惊人!

  这家伙虽是亡国之君,却颇有几分眼高手低的感觉,在具体的事务方面处理得可谓是一塌糊涂,可是在战略层面,却有着极深远的目光。

  若不是此人性格上的缺陷,又何至于成为亡国之君。

  他下令让人开拓了运河,随即带人来了江都,某种程度而言,这江都……是绝对适合作为一个经济的中心的。

  关中和关东的区域,因为常年的战乱,固然依旧保持着强大的军事力量,却因为陆路运输,还有江南的开拓,在东晋和南朝的不断开拓,以及大量侨民南渡之下,江南的繁荣已经初具规模。

  而这运河一修,南北直接成为了一个整体,至于扬州,也就是隋朝的江都,自然而然也就跃升成为了天下经济的中心。

  只可惜,随着隋朝的灭亡,关中的贵族政权们,又重新拿回了天下的权柄。

  此处虽为运河起点,连接了大江南北的重要节点,甚至可能未来成为海运的出口,而现在一切化为乌有,再加上屡屡的战乱,也就变得越发的一蹶不振起来。

  陈正泰带着人,走遍了大街小巷,甚至见了这里的渡口,以及运河,一通看下来,也不禁心神摇曳。

  庞大的帝国,最需解决的就是运输的问题,倘若无法做到快捷且低成本的运输,某种程度而言,再庞大的疆域,也是无法持久的!

  江南已经渐渐富庶,人口逐渐的增加,这就给了江南完全有了割据一方的实力。

  而江南世族们因为长久的分裂,某种程度而言,与关中的贵族和关东的士族本质上是难有认同感的。

  这也是为何吴明这样的人,也曾妄图利李泰来割据一方,若不是因为唐初,因为大唐王朝还拥有足够的实力,这一切……未必不能成为现实。

  因而,陈正泰让人开始测绘扬州的舆图,当然不是从前简单的那种,而需格外的细致。

  随即,陈正泰又让人上了一道奏疏,说明扬州的重要,请朝廷对此格外重视一些。

  接下来反而无所事事起来,这里的事,大多时候,娄师德都会处置好,陈正泰也只好做一个甩手掌柜。

  自然,赈灾的粮食已经开始下发,关于叛军的所有罪证也都罗列,叛军的家眷以及田产和土地,包括了部曲,也统统造册。

  而陈正泰所不知道的是,在长安,一场巨大的混乱已经开始。

  春暖鸭先知,这两日,在长安城里,各种流言蜚语不断的传出。

  有说陈正泰被砍为了肉酱,有的表示陈正泰痛哭流涕,已降了叛军,现如今正在加紧印欠条,不久之后,这天下的欠条就要超发。

  也有人认为,一旦陈正泰投降,势必会造成朝廷对陈家的敌视,陛下一定勃然大怒,根据此前高邮邓氏的前车之鉴,这陈家只怕也要玩完了。

  在这人心惶惶之下,股票交易所里很热闹,只是卖的人多,买的人却少。

  为了维持股价,三叔公不得不可怜巴巴的站了出来,开始回购大量的陈氏股票。

  这些股票,大多价格已跌倒了谷底,尤其是陈氏钢铁,原本还值两贯三百钱一股,现在只剩下了四百多文。

  这价格,一下子暴跌了数倍,这样的大跌,是交易所里从前不曾见到的,因而陈家也慌了手脚。

  可你不回购不成,毕竟大家都在卖,价格继续暴跌,最终这陈氏钢铁便要玩完了。

  “三叔公,三叔公……”有人急匆匆地寻到了三叔公,焦急地道:“不得了,陈氏钢铁又挂牌了七千多股,挂牌的价格只有三百三十文。”

  都已跌到这样跌了。

  此前陈家已经开始回购的动作,可是这些动作,显然作用不大,并没有增加市场的信心。

  毕竟很多人已经认为,陈氏的基本盘已经动摇。

  现在整个陈家,不但铜钱在疯狂的被人兑换,同时几乎所有涉足的行业都在暴跌,整个陈氏的资产,开始肉眼可见的速度不断的被掏空。

  三叔公每日看着账,看得心惊肉跳,心里又很是担心着陈正泰,整个人一夜之间老了十岁一般,可这个时候……他很清楚,自己和陈继业越是要作出一副镇定自若的样子,如若不然,陈正泰就算不死,这陈家也得完了。

  就算有铜矿,还有无数的产业,有白盐,也架不住这样疯狂的挤兑啊。

  三叔公的眼里已经布满了血丝,布满皱纹的脸很是憔悴,匆匆来的人乃是三叔公的一个侄孙,叫陈信业,是陈家远房的亲族。

  这一年来,陈氏这些子弟们起初是很怨愤陈正泰的,大家原本优哉游哉地躺平了,他却把人提起来,然后一脚踹飞,送去了挖矿,有的进入了钢铁的作坊,有的负责贩盐,这起初的时候,不知是多少的血泪。

  明明是世族子弟,却不管你是近亲还是远亲,一概都没客气,人送到了那矿山,真是欲哭无泪,想要活下来,想要填饱肚子,开始还一副不合作的态度,有本事你饿死我,可很快,他们就发现了残酷的现实,因为……陈正泰比大家想象中的还要狠,真就不干活,就真可能将你饿死了。

  饿了几天,大家老实了,乖乖干活,每日麻木的穿梭在矿山和作坊里,这一段时期是最难熬的,毕竟是从温柔乡里一下子跌落到了地狱,而陈正泰对他们,却是从不问津,就好像压根就没有这些亲戚。

  陈氏子弟们,顿时失去了所有的优越感,只能和寻常的劳力一般,每日劳作度日。

  半年之后,大家渐渐习惯了这样的生活,可随着陈氏生意上的扩张,已经成为了骨干的他们,则开始步入了越来越重要的岗位。

  有的成为了工长,有的负责股票的交易,有的打理铺面,也随着陈家的水涨船高,那从前的愤恨,才开始渐渐的淡了。

  他们开始惊叹于陈正泰这个家伙,居然真能振兴家业,走在外头,任何人提起陈氏,不再是那种不屑于顾,而是带着几分敬畏。

  而他们在习惯了辛苦的劳作之后,也变得干练起来,在许多的岗位上,开始发挥自己的能力。

  这时候的他们,提起了这位家主,或多或少的是心情复杂的,他们既敬又畏。

  可直到现在,噩耗传来,这噩耗猝不及防,一下子,整个陈氏风雨飘摇。

  这陈家有一种大厦将倾的惶恐,这种恐慌的气氛,弥漫到了每一个陈氏子弟的身上,哪怕是这负责交易的陈信业。

  陈信业不过是陈家的远亲,往上数四五代,才能和陈正泰有一些关联,可此时,他很揪心,眼睛都红了,一宿一宿的睡不着,起来便叹息,这位堂弟所遭遇的危机,对他而言,和死了亲爹差不多!

  这绝不是夸张,因为他很清楚,一旦陈正泰的死讯被确定了,陈家就真的彻底完了,他现在好不容易经营起来的事业,从前他对自己未来人生的规划,包括自己妻儿们的生计,竟是在这一刻,化为乌有。

  他甚至很多时候不知道自己该做些什么,以往陈正泰在,只要大家埋头做事就好,其他的事,都不需操心,家主已经用许多东西来证明,他总能作出对的选择,可现在,这种普遍的焦虑感和茫然感,已令每一个陈氏子弟都心力交瘁。

  此刻,他看着三叔公。

  三叔公瞠目结舌地道:“价格竟已经到了这个地步了吗?想办法,赶紧想办法继续回购吧,当初正泰就说了,若是价格暴跌,只有回购,才能……”

  陈信业苦着脸道:“可是三叔公,这摆明着我们陈家……”

  “不管了。”三叔公咬牙切齿地道:“就算是将市面上所有陈氏的股票都回购回来,也要将价格拉抬起来,有多少,给老夫回购多少,我们陈家绝不能让人看轻了,如若不然,我们怎么对得住正泰的在天之灵?”

  三叔公一挥手,显然,他在奋力一搏。

  他心里只一个信念,无论如何,就算再如何艰难,也要支撑下去,陈氏的招牌,比什么都要紧。

  …………

  李世民又是一宿未睡。

  虽是命程咬金带了八百铁骑直扑扬州,可毕竟山长水远,远水救不了近火啊。

  整整一宿的时间,他在凌烟阁,站在舆图下头,死死地盯着扬州的位置,足足看了一夜。

  根据他多年行伍的经验,李世民想破脑袋,也想不出陈正泰如何才能争得一线生机。

  这几乎是一面倒的局面,哪怕是李世民设身处地的想,倘若待在邓宅的是他,也只能寡不敌众。

  很多时候,绝对的实力,是根本无法反败为胜的。至于历史上偶尔的几次反转,那也是神话级别一般,被人传颂下来,最终变得浮夸。

  只有李世民这样的人,真正经历过血与火考验的人,方才知道许多军事上的神话,某种程度而言,是有浮夸和演义的成分。

  李世民觉得自己双目很是疲惫,枯站了一夜,身体也不免有点僵了,他只从口里重重地叹了口气。

  张千蹑手蹑脚地到了李世民的身后,低声道:“陛下……”

  “嗯……”李世民颔首。

  张千看着李世民的面色,小心翼翼地道:“陛下,天亮了。”

  “噢。”李世民依旧毫无意识地点头,他觉得自己的脑袋有些麻木了。

  张千接着道:“太子殿下昨日夜里总是囔囔着要去扬州,好在被人拦住了。”

  要是平日,李世民少不得说句胡闹,而此时,李世民只苦笑道:“他倒颇有几分血气……”

  今日,李世民居然没有责怪李承乾的桀骜不驯,似乎……对于李承乾的心情,可以感同身受。

  张千拿不准李世民的心思,便又道:“百官已入朝了,都在等候陛下。”

  “再等一等。”李世民淡淡道。

  “奴婢听说一些事,不知当说不当说。”

  “你说罢。”李世民回头,疲惫地看了张千一眼。

  张千小心翼翼的道:“听说不少人得知扬州叛乱,在暗地里弹冠相庆,都说……这是陛下诛邓氏,才惹来的祸端,这是重蹈了隋炀帝的覆辙……”

  李世民眼里掠过一丝冷色,声音冷了几分:“是吗?”

  张千原以为陛下此刻会勃然大怒的,不过……陛下眼睛虽是锐利,却似乎没有情绪激动到无法遏制的程度。

  “这是百骑打探来的消息,而且都是一些士林中的私下议论,甚至还有人说……这是……这是报应。”

  李世民抬头,看着凌烟阁墙壁上的一张张的字帖和舆图,他的目光幽深,宛如万丈深渊一般。

  带着深不可测,他淡淡道:“是啊,朕稍想快意恩仇,就立即遭到了反噬,吴明等人谋反是明,可是又有多少人,表面上顺从,背地里乐见今日的局面呢?只有扬州反了,只有陈正泰到了绝境,他们才可以煞有介事的站出来,警告朕,诛灭邓氏的事,是绝不容许的。”

  “而这些人,如此离心离德。朕却不得不用高官厚禄来供养着他们。他们对上,可以胁迫朕,对下,可以虐待小民,这千百年来……不都是如此吗?这些所作所为,难道不是他们惯用的手段吗?”

  李世民语气很平缓,语速也很慢,他一字一句地说着,就好像拉家常一般。

  可张千听着这些话,却觉得后襟发凉,汗毛竖起。

  他诚惶诚恐地道:“奴读书甚少,对这些也不甚懂。”

  李世民突然严厉地看着张千:“你岂会不懂,你比任何人都看得明白,只是你害怕而已!你为何不害怕呢?你不过是一个宦官,可在这宫外头,这些人却编织了一张张的巨网,他们操控清议,决定一个人的贤明与暴虐;他们占据显要的职位,子弟们大多为官;他们虽只几家几姓,却可无视宫中。你张千,岂不也是怕惹火上身?”

  这话一出,比直接责骂张千还要重得多了,直接吓得张千魂不附体地拜下,叩首道:“奴……万死。”

  李世民冷哼一声,道:“更衣吧,去太极殿,朕要听一听他们是如何骂朕,听一听,他们这样颠倒黑白,指鹿为马,又是如何将朕指责为暴君。”

  “喏。”

  李世民随即更换了黑色十二章纹的大裘冕服,头戴通天冠,一身威仪地摆驾进了太极宫,升座,便目视着百官。

  扬州发生了叛乱,今日这一场朝议,要议的就是叛乱之事。

  显然,对于这一场朝议,自从消息传出之后,不少人对此怀有期待。

  可当李世民当真入殿时,许多本想说话的人,现在却是沉默了。

  他们在等,等到李世民升座,众臣行礼。

  李世民则淡淡道:“扬州的消息,诸卿已经得知了吧,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朕欲亲征,诸卿意下如何?”

  沉默。

  这令人不安的沉默之后。

  终于有人慨然而出:“敢问陛下,师出何名?”

  这一句话很奇怪。

  出现了叛乱,皇帝要亲征,本就是出师有名,难道平定叛乱,征伐不臣,就不是名吗?

  可此人,显然是装聋作哑,一句师出何名,倒像这是一场不义之战似的。

  李世民隐着怒火,他逡巡着这些大臣,心里却已大抵知道这些人的言外之意了。

  ………………

  第二章送到,卡文中,很痛苦,第三章肯定有,不过会很晚,大家不用久等了,明早来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