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陈守严顿了顿,也不知道文靖安的意思他能否读懂,他只是微微点了点头,并没有多说什么。

  因着文靖安最后的克制和陈守严那个点头,全场气氛一下子变得轻松了起来。

  林宁宴和陈崇章等学子都上来祝贺文靖安,称赞他为当之无愧的魁首。

  陈崇章先说道:“没想到你有如此诗才,这首诗传扬出去,你要名扬天下了!”

  文靖安:“夸张了。”

  林宁宴道:“我觉得不夸张,先生都说你这首诗要入大盛诗坛前二十,你知道以往写出前二十诗作的大家都是些什么人?那是要青史留名的!”

  文靖安:“……”

  这真的完全在他意料之外,但说到底这也不算坏事,毕竟文名这种事不像他炼盐要闷声发大财,文名越盛机会越多,甚至以后考科举都能得到不少便利,比如县试最后一场叫做“提堂”,主考官县尊大人会亲自对所有应试者进行一轮面试,如果那位县尊大人恰好读过文靖安的“大作”,那文靖安肯定比其他应试者有优势。

  因此文靖安也不虚伪客套,对林宁宴等人的恭贺全盘接受,一场诗会完毕,陈守严命人收拾笔墨之后重新开宴,这时的宴会重点自然是放在了讨论文靖安那首大作之上。

  李碧存对这首诗爱不释手,三位教习也是大加赞叹,陈守严虽然不表态,但对这样的诗文自然也是钟爱有加的,更何况旁边不少见风使舵的同仁不断给他chuī耳边风,夸奖这是当世第一五绝,越读越妙,他们想烧成灰倒在酒里一起喝下去,还有个别表示要打包回去灌给自家儿孙喝,让他们沾点文靖安的诗性。

  李碧存当然不给他们烧,暂时欣赏够了文靖安这首天赐之诗后,想到了一个关键的问题。

  他跟三位教习咬耳朵一阵商量,之后叫了声:“靖安,你且过来。”

  文靖安闻言起身往李碧存那边走去,李碧存道:“我和三位教习商定联名写一封信到县里,请县学的宋教谕递呈县尊大人,县尊大人乃是同进士出身,他对诗词一道自然独具慧眼,你这首诗到了他手里必定能大放异彩,传出县城传到府城是迟早的事,不过这首诗毕竟是出于你手,我们要先问你的意见,你可愿意?”

  文靖安拱手作揖道:“学生求之不得,一切听从先生安排。”

  李碧存道:“嗯,不过这封信你也得动笔。”

  他把文靖安刚才写的那首诗举起,继续说道:“这纸张太大,且刚才写得仓促,署名又是放在了背后,你在信纸上重新誊写一遍,与我们的联名信一起寄过去。”

  一件小事,文靖安想也没想便应了下来。

  桌前的两位富商连忙让出位置,陈守严吩咐人把笔墨信纸呈上来。

  这回由李碧存先动笔,只见这位老先生只是略作思忖,片刻后胸中已有文章生成,笔尖轻点砚台,一手行书行云流水,心中所想既是笔下所出,不过盏茶功夫,洋洋洒洒数百言跃然纸上,他写完习惯性往字文上chuī了一口气,chuīgān墨迹,这才转jiāo给huáng孙周三位教习审阅。

  三位教习仔细看完,随后皆是颔首,答曰:“善!”

  于是李碧存先在文末署名,接着三位教习依次签名。

  一切妥当之后,他们齐刷刷望向文靖安。

  文靖安:“……”

  看他们眼神忽然感觉不对,不就是抄一首诗么?用得着这么虎视眈眈的?又不是考科举。

  他也没多想,李碧存把láng毫递给他,把砚台推到他前面,他重新蘸了墨,不假思索直接动笔。

  前边还没什么问题,他用馆阁体顺利写完“莲花镇端午诗会忆三闾大夫”这个题目,接着就要继续写第一句“性命诚可贵”,但这时专心致志盯着他的李碧存和三位教习忽然变了脸色,李碧存更是直接掩唇gān咳,那意思显然是要文靖安停下来。

  文靖安一头雾水,他还单纯想着是自己的馆阁体写得太幼稚,配不上这首诗,入不了县尊大人的法眼,因此停笔呆呆看着李碧存请示意见,岂料李碧存直接是转过头不跟他对视,很有点傲娇的样子。

  文靖安:“……”

  这是闹哪出?

  他知道这里面肯定有猫腻,李碧存必然另有所指,但他进青莲书院才两天时间,实在不懂李碧存的暗示啊!

  踌躇两难之际,还是林宁宴最会察言观色,悄悄摸近文靖安,用膝盖顶了一下文靖安的下腰,文靖安回头,发现林宁宴也变傲娇了,并不拿正眼看他而是以四十五度角斜着头仰看屋檐,不过林宁宴够意思,李碧存不好意思说的话他给文靖安提了醒,他几乎是用唇语说了四个字!

  “诗前小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