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诗前小序?

  文靖安心里复读一遍,下意识想问这是什么玩意?但还好他脑子转得快,忽然记起了什么,下一刻便恍然大悟了!

  拿苏轼来举例。

  苏轼的千古名篇《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题目和词文中间有这么一段话。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这一小段话叫什么?

  这叫词前小序。

  作用是jiāo代词人写作时的环境和目的,虽然不是正文内容,却是这首词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随着这首词流芳百世。

  那么林宁宴提醒的诗前小序就很好理解了,就是让文靖安在正文之前加一段小序进去。

  但为什么李碧存和林宁宴都要通过暗示的方式让他写诗前小序呢?

  他们完全可以大大方方跟文靖安当面提出,何必多此一举,搞得神神叨叨。

  所以这诗前小序里边肯定有李碧存和林宁宴不好当着众人的面说出来的内容。

  文靖安又思索片刻,这时候就得感谢李童生教给他的那句至理名言了——

  科举考的不止是四书五经,科举考的还有世故人情。

  文靖安自己写出了这首诗,署名之后他的名字将随着这首诗传遍永宁县,甚至载入县志千古留名,但随着这首诗流传的也仅仅只有他的名字啊!

  他不得让李碧存这位恩师沾一沾光吗?

  他不得让在场这些人分一点点甜头吗?

  就像苏轼词前小序里的“子由”一样,子由兄不正因为那首《水调歌头》受人世代诵读么?

  他们也要!

  碧存先生虽说是君子悦莲不染尘俗,一心教书育人视钱财如粪土,但每个人都是有欲念、有目标的,连出家的和尚都想着早日参悟佛法荣等极乐,拜见如来时立地成佛,李碧存的欲念不在利禄却在功名,他是做梦都想在文坛里面打到三瓜俩枣,他那么拼命教导青莲书院的学子是为了什么?

  一部分的确是为了家乡的教育事业奋斗终生,但另一部分也是为了儒者“立功立德立言”这三不朽的终极追求,现在好不容易有了文靖安这首天赐之作给他添柴加火,他怎么肯错失良机?

  第31章演戏顺水人情无可厚非

  奈何他面子薄,不好当着陈守严等人的面开口,所以才搞了那么傲娇的一出。

  幸而有林宁宴这个机灵鬼,李碧存不好意思开的口,他替李碧存给文靖安点明。

  老师和学长都这么暗示了,文靖安既然解读出来了,当然就要成全他们的体面。

  因此文靖安停笔之后抿了抿唇,抬头跟李碧存道:“先生,学生有一个不情之请。”

  李碧存这才把头正过来看他,说道:“但说无妨。”

  文靖安:“我能写出这首诗多亏先生教导,所以我想写一则小序说明成诗的原因,我先在另外一张纸上写下来,请先生帮我审读,先生觉得可以了,我再一并誊抄在信纸上。”

  李碧存听罢,假装思索,假装捋了捋胡须,再假装和三位教习咬耳朵商量,最后才回文靖安道:“可以,你且写下来,我和三位教习帮你修改润色。”

  林宁宴眼疾手快给文靖安另外取了一张白纸,这诗前小序文靖安就没得借鉴了,完全凭自己现在的古文水平写下来,百分百原创。

  稍微构思,腹中已有了草稿,于是重新蘸饱了墨汁,在众人注视下动笔。

  “元景十一年端午,外祖陈公守严,恩师李公碧存,学兄林宁宴,表兄陈崇章及huáng孙周三位教习,李方徐诸学兄,莲花镇诸贤公共宴饮,席间以诗会助兴,末学后进文靖安特作此篇。”

  这篇诗前小序真正体现了文靖安的人情世故,全场之人无不满意,想到自己的名字将随这首神作传扬开去,甚至流传千古,心里无比激动,对文靖安自然是感激不尽。

  中间触动最深的非陈守严莫属了,文靖安特意把他放在了小序的第一位,尊称他“外祖陈公”,如果他还有一点良心和风度,想起自己以前怎么对文靖安一家的,此时他应该羞愧难当。

  文靖安要的就是这个效果,但他现在不必理会陈守严,只问李碧存:“先生,这小序可好?”

  李碧存心里那个小人其实已经在敲锣打鼓嚷嚷“好得不能再好!”,但他还要进行一番表演,假装皱眉,假装看了一遍,再假装为难道:“守严兄和宁宴等人的名字合适,我与你虽是师生,但你入我门下也才仅仅两天,受你恩师尊称……不行不行……你把我的名字抹去。”

  文靖安:“……”

  要不怎么说碧存先生才是莲花镇影帝呢?

  他这番话说得没有斧凿的痕迹,其他人就算心知肚明也不会觉得他太过刻意,反而认为他这种身份的先生就该这样“谦虚”,就像大盛朝新帝登基前夕,明知道皇位铁定是他的了,但还是要再三推托,群臣不厌其烦地上书恳求,如此往复,新皇帝才说自己实在是被迫无奈,自己实在不想当这个皇帝,但无法拒绝群臣和百姓的拥戴,不敢违背上天旨意,这才登基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