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 > 混元功法

经络的临床运用

  经络的临床运用一、生理方面

  经络内联五脏六腑,外络皮肉筋骨,贯通上下,遍布全身,把人体联系成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其主要功能有三个:

  1.运行气血

  经络是人体运行气血的通路。《灵枢·本藏篇》说:“经脉者,所以行气血而荣阴阳。”《难经·二十三难》说:“经脉者,行气血,通阴阳,以荣于身者也。”十二经脉是气血运行的主要干道,奇经八脉是调节十二经脉的气血盈亏的。全身经络是贯通如环的,故《医学入门》说:“界为十二,实为一脉。”气血周流不息地运行于脉中,其流注的次序,《难经·二十三难》说:“其始从中焦注于手太阴阳明,阳明注足阳明太阴……足厥阴复还注手太阴……如环无端,转相灌溉。”

  2.抗御外邪

  人体营卫之气,是随经脉而运行的。因此,经络的御邪功能主要是通过卫气的作用来实现的。营注于脉中,受经脉约束;卫行于脉外,依经络而循行,又不受经脉的限制。故两者的活动规律,也有不同。《灵枢·营卫生命篇》说:“营周不休,五十而复大全,阴阳相贯,如环无端。卫气行于阴二十五度,行于阳二十五度,分为昼夜。”故营气循经脉周流不息。卫气则是昼行于阳,夜行于阴,即白天(或活动)卫气周行于阳经,黑夜(或休息)卫气内行于阴经。阳经主表,阴经主里,当卫气行于阳经时,随经气散于表,起到卫外而为固的作用,说明人在活动时,风寒不易侵犯;当卫气行于阴经时,入于内以温脏腑,因此,人在睡觉时易受风寒的侵袭。总之,卫气抗御外邪的作用,要通过经络才能发挥。

  3.联络脏腑

  十二经脉中阳经属腑,络脏;阴经属脏,络腑;以此使表里脏腑相沟通。经脉在人体的循行,可分为两部分:

  ①体内循行。如《灵枢·经脉》:“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从肺系横出腋下……。”它是经脉在体内的互相履络关系。

  ②体表循行。每条循行于体表的经脉,有一定的“腧穴”分布,在每条经脉的腧穴中,都有一个“络穴”。

  十二经脉的这种循行属络关系,把脏与脏、脏与腑、腑与腑之间有机地联系起来。

  二、病理方面

  1.经络是病邪的传变途径

  《素问·缪刺论》说:“夫邪之客于形也,必先舍于皮毛,留而不去;入舍于络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经脉,内连五藏,散于肠胃,阴阳俱感,五藏乃伤,此邪之从皮毛而入,极于五藏之次也。”意思是说,因正气不足,经络失去了卫外的功能,病邪客于体表,留恋不解,通过经络自外而内、由表及里地发展,称为“传变”。故体表所受的病邪,如不能及时祛散,则可通过经络逐渐深入到脏腑。此外,脏与腑表里相配,故脏有病可影响腑;腑有病亦可累及脏,这也是以经络为途径的。

  2.经络可以反映内脏病变于体表

  经络内属脏腑,外络肢节。它既是外邪内传的途径,内脏发病,也可通过它反映到体表或有关的器官。如《素问·藏气法时论》说:“肝病者,两胁下痛引少腹……。心病者……两臂内痛……。脾病者……脚下痛……。肺病者……肩背痛……。肾病者……大腹小腹痛……”等等。此外,又如牙龈肿痛,多属阳明风热;目赤羞明,多属肝经风热;头晕耳鸣,多属肾虚等等,也是通过经络而反映于所属的“窍”。

  三、诊断方面

  在临床上,可以根据经络所反映的症状,作为诊断依据。如,足太阴脾经,连舌本强,舌本痛,则属心(心开窍于舌)脾痰热;足厥阴肝经,环阴器,布胁肋,故疝痛,胁痛,一般诊断多认为与肝有关。再如头痛,手、足三阳经都上头面,但分布不同,足太阳经下项,故头项痛属太阳,足阳明经入齿中、至额颅、故头额痛、下齿痛属阳明;足少阳经绕头侧、环耳、故偏头痛及耳痛属少阳。

  四、治疗方面

  1.针灸

  经络和针灸的关系十分紧密,因为针灸的治疗,主要是在腧穴上施针或灸,而腧穴是分布于经脉上的。十四经脉的每一条经上,都有其固定的腧穴,也就是说腧穴是经脉之气输于体表上的一些点。故同一经上下相近的腧穴,其作用基本相近,所以古人提出经的重要性,强调“宁失其穴,勿失其经”。

  2.药物

  中药药性,是指导用药的基本原则,“药物归经”也是中药药性理论之一。现在归经是概括了药物功用,扼要说明了药物所起作用的部位。如,麻黄能宣肺气、发汗、平喘,长于治肺经疾病,但对脾胃肝胆的疾病则起不到治疗作用;龙胆草对肝胆湿热有很好的疗效,而对肺经疾病却无明显效验;熟地能治肝肾阴虚证;而不能治脾胃虚弱证;白术能治脾胃虚弱,而不能治肝肾阴虚,等等。所以归经是补充了“四气”、“五味”的不足,对临床用药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如气、味相同的药物,由于归经不同,治疗的疾病也各有差异;相反,归经相同的药物,其所起作用的部位,则有一致的方面。总之,“归经”是说明药物对机体作用有特定的,选择的部位,是以经络学说为依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