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 > 混元功法

近代对经络的研究

  近代对经络的研究经络学说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总结。我们认为,经络是人们通过练气功激发出人体潜能而发现的.关于经络的实质,则是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在研究的问题。

  古人也曾作过一些解剖观察。如《汉书·王莽传》中,太医尚方等解剖人,“以竹筵导其脉,知所终始……”就是例证。从记载中可看出,经络与循环系统有关,经络的有些部位实际指的是“动而不居”的动脉或体表的静脉。经络与脑的关系,如《难经·二十八难》:“督脉者,起于下极之俞,并于脊里,上至风府,入属于脑。”并且还有诸经脉皆通连于脑的记载。因而,认为经络是神经、血管、淋巴等系统部分功能的综合。

  近代对经络的研究,曾对人体各种穴位及非穴位进行了组织学观察和比较,看到:穴区表皮、真皮、皮下、筋膜、肌层以及血管的组织中,都有丰富而多样的神经末梢、神经束或神经丛。

  《灵枢·九针十二原》:“为剌之要,气至而有效。”说明“得气”(即针感,指针刺时出现的酸、重、胀等感觉)与疗效的重要关系。从病人的感觉反应得知:神经干以麻为主,血管以痛为主,肌肉、肌腱、骨膜以酸胀为主。

  “得气”在经络学说称为“经气来至”,持这方面意见的人认为“得气”是经络的功能。抓住这一关键问题,进一步分析和研究经络的实质。据介绍用低频脉冲电流刺激穴位等方法,可以证明循经感传现象:

  1.循经感觉传导现象

  所谓经络现象,一般指循古典经脉路线出现的感觉传导或感觉异常现象,以及循经出现的各种变化,如带状皮疹、丘疹、红线、白线、出汗、汗毛竖立等现象。

  循经感传现象,是指以各种方法刺激穴位时,从被刺穴位开始,沿古典经脉路线而产生的感觉传导现象。

  实验研究了不同经脉与感传出现率的关系。一般认为上肢经脉感传出现率高于下肢,手三阴经高于手三阳经,病人感传出现率高于正常人。

  2.经络与机体生物电的关系

  根据皮肤电阻与皮肤电位的研究,发现当器官活动增强时,相应经络原穴电位增高;器官摘除或经脉路线的组织破坏时,则相应经络原穴电位降低,甚至达于零。因此认为,原穴的电位变化是依脏器存在和活动情况以及经络通信而决定的,并提出“经络实质是人体内电的通路”的看法。

  以上是关于经络实质的探索。为了继承发扬祖国医学遗产,促进中西医结合,加速创造我国统一的新医学,我们应当在现有经络实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更好地运用现代科学知识和方法,对经络作进一步深入的研究,以阐明其实质,推动现代生理学的发展,为人类做出贡献。(最近很忙所以有时候断更,不好意思啦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