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拜师顾严

  第二日,这是贾环正式拜师学习的日子,他起得也格外的早。

  一番准备后,贾环带上自己的书籍,还有自己写的八股文章就出门了。

  之前阅读过大量的书籍,贾环知道在这个朝代拜师还有很多的讲究的,首先要准备的便是束修六礼。

  贾环在街上买了些肉干、桂圆干、红枣、莲子、红豆以及芹菜便朝着薛家的那个小院走来。

  这些东西就是所谓的束修六礼,不过其实这些也只是虚的,只要有了就行,最重要的还是需要诚心,当然还要些钱。

  这钱贾环早准备好了,他早在钱庄里兑换了银两。

  路过了卖早点的店面时,贾环随意吃了点东西。

  贾环吃罢,心想顾严可能还没吃早饭,于是直接买了些早点便带了过去。

  到了薛家小院门前,小厮阿福正在打扫院落。

  见到贾环到来,阿福道:“三爷来了,我去通禀一下顾先生!”

  贾环忙制止道:“不用惊动老师,我自己进去就行,今日我要行拜师礼,阿福你帮我准备下!”

  阿福道:“好的,三爷!”

  说罢,阿福识趣的帮贾环拿了些东西进了院落。

  贾环便朝着顾严居住的屋子过来。

  临近门边,贾环一眼便看到了正在院落里看书的顾严,贾环心下想着这个时代的读书人是真的努力。

  贾环心想着自己要和这么卷的一群读书人争取这功名实在不容易,不过好在自己开挂了。

  见到顾严还在看书,贾环没有直接进去,而是静静地站在门边候着。

  程门立雪的故事贾环是知道的,像这样的时代更是讲究尊师重道。

  贾环可不想一来就给顾严不好的印象。

  站了半炷香的时间,顾严也发现了贾环的到来。

  顾严放下手中的书本,高兴的迎了上来道:“既然来了,为何不进?”

  贾环先是作揖行了礼,然后才说道:“学生见老师正念书入迷,遂不敢进来打扰!”

  不过顾严倒也是个二十多的年轻人,对于这些繁文缛节也不大讲究,

  于是说道:“我不比那些酸儒,自不讲究这些繁文缛节什么的,往后你来了,直接进门便可,不必再如此!”

  贾环道:“是,多谢老师!”

  顾严看了贾环的手都被冻红了,也大概猜到贾环应该是站立了许久,看到贾环这样的态度,顾严心下倒是十分满意。

  贾环手提着食盒半天,手臂不由得有些发酸,这才想起来自己带了食盒。

  于是开口道:“老师,还未用过早饭吧,学生今儿带了些早饭,怕是凉了,我这便去厨房给老师热一下!”

  顾严听了说道:“不用,所谓: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贾环有点不喜欢古人的一点就是:吃个饭还要讲个道理,等他念完了,饭菜怕是更凉了一些。

  说完,顾严倒是直接接过食盒,打开了盖子,便取出了里边的馒头、包子等大口食用起来。

  顾严边吃边说道:“未凉,味道极好!”

  当然贾环不知道的是,顾严出身寒门,对于这些吃的,不管热的冷的从来都不做挑剔的,这次进京乡试也是借的钱才得以出来考试的。

  贾环听了说道:“若是符合老师口味,明儿我再送来!”

  顾严道:“倒是不用那么麻烦!”

  ……

  不过贾环心里倒是打定主意要送的,毕竟这个时代的普通人都不吃早饭的,一般一天有两餐就够了,但这对身体挺不好。

  吃过早饭,顾严便开始考校起贾环的学问来。

  顾严道:“可都读过哪些书?”

  贾环道:“启蒙之学,《孝经》《四书五经》等都略有涉猎!”

  虽然自己看得挺多,但贾环没敢把话说得太满。

  顾严说道:“看来书读的不少,我便考校下你,可知‘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为何意?”

  这是《论语》中孔子说的一段话,听完顾严所说,贾环的脑子立刻浮现朱子的《四书章句集注》来。

  于是直接念道是:“有司,众职也。宰兼众职,然事必先与彼……”

  贾环说完,顾严点点头又问道:“‘形色,天性也;惟圣人,然后可以践行’又何解?”

  贾环又说道:“人之有形有色,无不各有自然之理,所谓天性也。践……”

  ……

  顾严又连续问了一些问题,贾环也能够一一作答得上来,反正看过朱子的集注,贾环又过目不忘,这跟翻书找答案也没啥区别。

  八股文有点不好的地方就在这儿,圣人说是啥就是啥,不能有自己的理解,否则就被认为是违背圣人教诲,变得离经叛道。

  问了好些知识下来,顾严感觉眼前的这个学生不一般,即使是有些顾严自己记不太清楚的知识点,贾环都能够对答得上来。

  贾环给顾严的感觉实在有些妖孽,顾严甚至怀疑若是在挑一些深僻的问题出来,怕是自己都不一定有贾环回答得好。

  不过这些顾严觉得有些生僻难以记忆的地方,对于贾环来说都没啥的,只有试贴诗才是令贾环头痛的。

  见顾严在思索中,贾环也不知道他这边是个怎么样的情况,于是问道:“老师,弟子这点学识可还能入得了您的眼?”

  顾严道:“诉我直言,公子大才,我不敢担任公子授业之师。

  还请另寻名师为公子传道授业,这两日多谢公子照拂,我也无颜再居此地,待我收拾好便搬出去……”

  顾严的这一番话搞得贾环还有点懵逼,咋好好的就要离开呢。

  好不容易才请来的,顾严要是走了,贾环的童试准备可就要泡汤了。

  贾环连忙说道:“老师为何如此,莫不是嫌我蠢笨了些,若老师收我,我愿意加倍努力,定不负老师期望!”

  顾严道:“公子,莫如此说,只是顾某学识有限,怕误了公子前程,恕不敢从命,还请公子另寻良师!”

  两人掰扯了好一会,顾严依旧不想当贾环的老师。

  搞得贾环有些急眼了,要是能用武力解决问题,贾环绝对不跟他啰唆。

  但是这可是个尊师重道的古代社会。

  最后贾环想了下,把拜顾严为问业师的想法说了出来。

  拜师之道倒是有挺多种的,有受业师、问业师、知业师,保举师等。

  授业师是要跟着老师学习、服侍老师的那种;而问业师则是偶尔去向老师请教问题的那种;知业师则是监考过或者阅卷过你的卷子的老师;保举师则是向朝廷举荐你的老师。

  授业师相对于问业师更加的令人尊崇,也更加正式,其他的老师往后再论。

  见贾环实在坚持,顾严最后索性还是答应了下来,毕竟自己要是出去了也没有个着落。

  又过了些时间,已经到了正午,贾环的拜师礼终于开始了。

  阿福已经准备好了各种东西,贾环便遵照着规矩行了拜师礼。

  贾环将束修礼物外加七十两银子直接送上。

  在这个朝代,一般请个教书先生二十多两一年也就够了。

  贾环多给了些,只是想尽最大的诚意罢了。

  之所以留了二十两,毕竟自己也有用银子的地方。

  此后,贾环便开始跟着顾严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