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顾严中举

  自从跟了顾严学习后,贾环每天起早贪黑挑起书就往薛家小院跑。

  晚间回来又是一个人在书房里看书写字到半夜。

  毕竟离乡试发榜的时间也越来越近了,乡试发榜后,无论中与不中,顾严都要回乡的,到时候贾环就找不到地方去请教八股制艺。

  其间,赵姨娘也询问过贾环出去的缘由,贾环只说是跟一位刚认识的老师去学习。

  见到贾环这般用功读书,赵姨娘也没再管这事。

  至于贾政那边,贾环暂时还不打算告知。

  毕竟王夫人可是虎视眈眈呢,怕是她知道了,自己又不得安生学习了。

  王夫人这几年尽力的打压着贾环,就是为了把荣国府里所有的光环都加在贾宝玉的身上,她是绝对不允许一个庶子比她的亲儿子还要优秀的。

  不过她不知道的是她的宝贝儿子进学堂可不是为了读书去的,而是为了自己的相好小鲸卿(秦钟的小名)而去的。

  自打上次贾宝玉说过被贾环打人的场景吓到了之后,便又找到了许多逃学的由头,隔三差五的不是头疼脑热就是腿脚无力。

  天知道他和秦钟或者屋子里的姐妹们都在玩些什么。

  说到秦钟,不得不说秦可卿,这个红楼第一美人在贾环穿越前就已经遭到贾珍这个老爬灰的毒手了,这没法救。

  毕竟贾环才十二岁,人家秦可卿十八九岁,而且现在的贾环地位又低微,人人瞧不上眼,没个能力去救。

  所以,贾环现在要做的只有偷偷发育,然后惊艳所有人!

  在你没有能力的时候,说什么做什么都是没有太多作用的,唯有自己强大起来,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

  近来得到了顾严的教导,贾环的八股文章的水平倒是精进了不少,试帖诗写得也得心应手。

  这也得益于贾环每天死皮赖脸地去请教,顾严最近也是一天天的盼着放榜,倒是无心学习,所以也乐于指导贾环。

  不知不觉,半个月的时间已经过了。

  今天刚好是乡试放榜的日子,贾环大清早去了薛家小院,却没有找到顾严,问了阿福才知道顾严去了贡院门前等着放榜去了。

  听罢,贾环也朝着贡院走去,他也挺期待知道顾严考得怎么样的。

  不多时,贾环便走到了贡院门口,眼前是黑压压的一片人群。

  人太多,贾环没看到顾严,索性直接钻进人群中看榜。

  最后一名是第一百三十四名,赵柯文;第一百三十三名廖文诚……

  名次的后边还有相应的地址之类的,不过贾环大多略过。

  看了半天,直到第五名的时候,贾环才看到了顾严的名字,再核对了名字后边的地址无误后,贾环心中一喜。

  这感觉就像是自己中了举一样。

  贾环从人群中钻出来,四下再寻找了一番,终于看到了顾严的身影,他还在人群里挤着呢。

  贾环上前把顾严拉出,高兴的对他说道:“恭喜老师高中!”

  顾严闻言也是一阵狂喜,顿时兴奋的手舞足蹈起来。

  贾环看着也挺高兴,难怪范进中举会发疯,这他娘的也太令人兴奋了,这可是寒窗苦读的最好回报了。

  兴奋过后,顾严心下又不敢确定,怕是刚才听错了,于是又问道:“真的是我中了吗?”

  贾环道:“是的,是您高中了,第五名,您若不信我带您挤进去再亲自看看!”

  说罢,贾环带着顾严再往人群中钻进去。

  顾严没有贾环这一膀子力气,之前自然半天钻不到里边查看自己的名字。

  现在跟在贾环身后顾严很快就钻到里边,正对着皇榜上自己的名字看着。

  顾严伸着手指朝着皇榜上自己的名字一一比对着,生怕漏了一个字。

  看了半天,顾严才确信自己高中了,当下脸上洋溢的都是得意之色。

  当然这贡院门口,有人欢喜也有人愁,还有些在贡院门口高喊不公的。

  还有几个读书人像是发了疯的,口里碎碎念地说着“中了,中了,我中了”等语。

  这也是贾环第一次亲眼见到这样的场面,果然大为震撼。

  二人从人群中退了出来,贾环便邀请顾严到路边的酒楼里庆功去。

  顾严出身贫寒,倒是没有几个聊得来的同窗好友,因而除贾环外,也没有什么人来祝贺的。

  席间,贾环也真心表达了对于顾严的祝福,经过这些日子的相处,贾环和顾严倒是发展成了一种亦师亦友的状态,相互之间也不必客套。

  喝了几杯后,顾严说道:“公子,今日之酒也当践行之酒,待明日去了鹿鸣宴,后日我便要返回家乡了。”

  贾环道:“老师,何不在京城多待几日,也让我尽尽孝心,再侍奉老师些时日,老师再走也不迟?”

  顾严道:“不必了,自入京以来已经三月有余,家中父老妻儿思念甚久。今日发榜,侥幸中了,也该回乡与妻儿父母团聚了!”

  见此,贾环也不好再挽留,只得说道:“老师既然要走,学生也不好强留,学生多谢老师近些时日的教诲!”

  说罢,贾环起身给顾严行了一礼。

  顾严又说道:“近些日子我倒是没有出什么力,只是提点了一二罢了。

  公子天赋极佳,又极为努力,以公子之才,童试自然不成问题。

  只是往后仍需努力,方可取得不凡成就!”

  贾环道:“多谢老师教诲!”

  庆功酒喝罢,贾环将顾严送回了薛家小院,自己便朝着街上走去。

  后日顾严要走,贾环多少得送些东西才是,但是思来想去,觉得自己也没什么可送的,索性贾环想着就送些实用的物件吧。

  近而快要入冬了,顾严身上的衣衫有些单薄,贾环直接走到成衣铺里买了两套厚实的冬衣。

  待到后日早晨时,贾环就早早地提着两套冬衣和一些零用的碎银子来送顾严。

  顾严也将自己近些年写的文章等连夜抄好,弄成了个册子送给了贾环。

  二人在码头相互告了别,约定来年再见,顾严便乘船回乡。

  望着帆船远去,贾环的生活又变成了原先的模样。

  不过好在不用起得那么早了,当然也不用去族学里,似乎贾环一直没有去学堂的事根本就没有人注意到一样。

  在荣国府里活得像一个空气,这样的生活贾环早已经习惯了。

  这样也好,贾环倒是挺享受不被人打扰的感觉,近些日子,天气渐凉,贾环每日都是躲在房间里看书。

  今日贾环照样坐在炕上看着书,小吉祥走进贾环的屋子说道:“三爷,薛大爷派人来请您去梨香院赴宴呢!”

  “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