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奇幻 > 脱胎换骨

第216章 赵封临!

  闻言!

  燕王的脸色一变,急忙道:“快呈上来。”

  在他看来。

  秦国断然不会无端动兵,绝对是发生什么事了。

  师出无名的危险,想必秦王也明白其中的利害关系。

  燕王自然也不相信秦王会如此愚蠢。

  一旁的寺人快步走下了大殿,将这一封奏报捧起,恭敬呈奏给了燕王。

  燕王则是迫不及待的打开。

  可当看到了奏报上的内容后。

  燕王的脸色变得煞白,拿着奏报的手都在颤抖。

  “完…完了。”

  “我大燕完了。”

  燕王瞳孔紧凝,整个脸皮都在颤抖着。

  而朝堂上的文武都看向了燕王,十分不解。

  对于他们而言。

  此刻燕王的表情实在是太过古怪了。

  “大王。”

  “究竟是为何秦国要攻我大燕?”

  “难道真的是有何等变故不成?”

  庆秦站出来,好奇问道。

  在燕王麾下为臣这么多年,庆秦自然也是看出不对劲了。

  但此刻听到庆秦的询问声,燕王嘴巴颤抖,却是不知道如何去说。

  满朝文武注视下。

  燕王脸色已经变得煞白。

  “报!”

  “启奏大王。”

  “秦使求见。”

  一个官吏大声禀告道。

  “秦使?”

  “好大的胆子。”

  “如今他秦国无端攻我大燕,他秦国使臣竟然还敢面见大王。”

  “他当真是觉得我大燕不敢杀他吗?”

  “这秦国使臣当真是找死。”

  “混账……”

  听到秦使求见。

  这朝堂上的燕国大臣怒骂声不绝于耳。

  对于他们来说。

  此刻秦国动兵已然是撕破了脸了。

  一般而言。

  在动兵之前,留守他国的使臣会先行离开,但此番秦军动兵突厄,留守于蓟城的秦国使臣也未曾离开。

  原本燕王也是准备在朝会散去之后将这留守秦国的秦使用来祭旗,但现在情况已然不对了。

  “大王。”

  “无需宣召这秦使,直接让人拖下去将之碎尸万段。”一个燕臣大声道。

  “臣附议。”

  “秦国狂妄,无道犯我大燕,理当诛之。”

  一个个燕臣纷纷附和。

  但燕王脸色很不好看,一摆手。

  朝堂上顿时安静了下来。

  如果之前他燕国占理,那杀了这秦使的确是带着几分复仇的意味,杀之无事。

  但现在是他燕国不占理了,如果杀了秦使,那后果会更加严重。

  “好了。”

  燕王一压手。

  朝堂上立刻安静了下来。

  “宣秦使。”燕王语气有些低沉。

  听到这一声。

  朝堂上的群臣都是一面诧异不解的看着。

  但看着此刻燕王的脸色,他们也不敢多问什么。

  “大王有诏。”

  “宣秦使觐见。”

  侍奉在殿内的寺人大声高呼道。

  在声音落下。

  一个身着大秦黑色官袍,手持国术的秦使大步走入了大殿内。

  他目光坦然,面对整个朝堂上敌视的目光也都十分的平静,似乎踏入了这一个无物之地。

  “大胆秦人,觐见我王还不速速跪下。”

  “我大燕朝堂之上,你怎敢无礼?”

  “放肆。”

  “你秦国无端攻我大燕,你竟然还不逃,还留在我大燕都城,难道就不怕我大燕将你碎尸万段?”

  “你不逃,今日你就要彻底留在此地了。”

  “我大燕虽然国力不如你秦国,可也不是任由你秦国欺辱的。”

  “此番你秦国无端犯我大秦,齐楚两国必不会坐视。”

  “无道暴秦,必会穷兵黩武而亡……”

  一个个的燕臣指着大殿内的秦使怒斥道。

  这一个个的就好似大秦真的做了什么不可饶恕的事,这一次真的会灭国而亡。

  面对如此多的呵斥。

  秦使眉头都没有皱一下,身体也站得笔直,似乎周围的聒噪怒斥声都没有对他产生任何影响。

  持续了一阵后。

  秦使开口了。

  “奉吾大秦上王诏谕。”

  “给燕王带来宣战国书。”秦使举起手中的国书,大声喝道。

  看到秦使这一个样子,朝堂上的燕臣更加愤怒了。

  “放肆。”

  “都到了如此地步了,你秦国不宣而战,偷袭我大燕,如今宣战又有何意?”

  “大王。”

  “请将此人碎尸万段。”

  “此人该死。”

  “犯我大燕,理当碎尸万段,用他的血为我大燕将士祭旗。”

  看着秦使如此打脸的宣战,一个个燕臣再次愤怒了。

  但秦使仍然丝毫不慌。

  转过身,冷冷扫视着两边的燕国大臣。

  “不宣而战?”

  “你燕国做了那等事,那等卑鄙无耻,难道吾大秦要宣战才可动兵不成?”

  “借出使之名,藏刺客于使团,以献图之名行刺吾大秦君王。”

  “若非吾大秦上将军正好赶回,一剑阻止了刺客行凶,吾家大王就要命丧你燕国刺客之手。”

  “如此卑劣,如此阴暗,殿前行刺。”

  “你燕国真当我大秦无雷霆之怒?”

  秦使抬手指着满朝燕臣,又看向了高位之上的燕王,冷冷喝道。

  此番。

  他持国书而来。

  根本不惧于死。

  如若燕国胆敢杀他,那他日大秦兵锋来到,整个蓟城都将沦为人间炼狱。

  而听到了秦使的话后。

  燕国满朝全部都面带惊震之色,每一个人都是面带诧异不解。

  “什么行刺?”

  “什么使团行刺?”

  “这是怎么回事?”

  “我大燕使团之中藏有刺客?还行刺秦王?”

  “不会吧?”

  “难道这是大王安排的?派人行刺秦王?”

  “看这秦国使臣如此态度,秦国忽然动兵,难道就是因为行刺之事,如若真的如此,那我大燕危矣。”

  “我燕国使团行刺,秦国师出有名,齐楚两国无出兵援助之名。”

  “这可就不好了。”

  “大王怎会如此昏聩,怎能派刺客行刺?”

  “这可如何是好?”

  只是秦使几句话。

  原本一个个聒噪大骂的燕国大臣全部都呆了,他们也不敢再骂了。

  此刻他们全部都慌了。

  从这秦使镇定自若的样子来看,此事或许是真的。

  那此事是他燕国理亏啊!

  “秦使。”

  “难道…难道事情不可挽回了吗?”

  燕王语气带着几分示弱,更带着几分恳求语气的对着秦使道。

  而这话音一落。

  满朝燕国文武的脸色彻底变了。

  从燕王这态度来看。

  行刺之事为真。

  “燕王。”

  “如若此刻是我大秦使团行刺于你,还差点让燕王送了命,你会原谅吗?”秦使冷笑了一声。

  眼中的冷意毫无掩饰。

  他作为大秦留守在燕国的使臣,代表的是秦国的脸面。

  使臣风骨,无惧于死。

  此番他是为了大秦,更是为了作为大秦臣子的尊严。

  主辱臣死。

  自古如此。

  “秦使,此事并非寡人所为。”

  “如若寡人交出操纵此事之人,不知此事能否挽回?”燕王语气仍然低下。

  这一次。

  他燕国真的是闯了大祸了。

  “燕王无需如此了。”

  “你燕国使团主副使皆知情,行刺之事,在吾大秦看来便是你燕国所为。”

  “如若行刺成功,我大秦内乱,这不就是你燕国乐见其成?”

  “如今几句话就想将行刺之事揭过,燕王也未免想的太简单了。”

  秦使冷笑着。

  话音落。

  也不等燕王那难看的脸色,也不等他开口。

  “宣战国书已送到。”

  “吾就此归秦。”

  “燕王如若想要杀我,尽管来。”

  秦使冷笑一声。

  直接将手中的宣战国书对着地上一放,也不管这燕王接不接。

  对于大秦而言,无论接不接与否,大军已经开始进攻了。

  至于秦使自己的生死,他根本不怕。

  如若他死了。

  会有无数人为他陪葬。

  这,就是国之尊严。

  而一国使臣就代表着国之尊严。

  随后。

  秦使直接转身,一甩衣袖,大步向着燕国朝议大殿外走去。

  面对如此。

  燕国满朝文武不敢多言,燕王更是不敢出声。

  之前说要将秦使碎尸万段的他们,此刻也全部鸦雀无声。

  所有人就这样默默的看着秦使离开。

  持续了好一阵后。

  燕国满朝的寂静才逐渐恢复了过来。

  “大王。”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难道使团行刺是大王安排的?”

  庆秦抬起头,略带几分忐忑的问道。

  满朝文武也都纷纷看向了燕王。

  其中不乏有很多埋怨的目光。

  只是这一事,让原本占据大义的燕国变成了无义了。

  当殿行刺。

  还是潜于使团之中。

  无论如何。

  他燕国都无法摆脱这行刺之罪。

  感受到群臣的目光。

  燕王叹了一口气:“寡人会这般愚蠢吗?”

  “既不是大王安排。”

  “那何人能够在使团安排刺客行刺?”一个燕臣不解道。

  闻言。

  燕王脸上已经浮起了一抹铁青之色。

  “传太子入殿。”

  燕王冷声道,声音冰冷如同幽冥。

  而这一声。

  朝堂群臣面面相觑。

  “难不成是太子安排的?”

  看着脸色铁青的燕王,所有人都感受到了杀意,还有一种愤怒。

  但此刻。

  已经无人敢出声了。

  整个朝堂再次陷入了压抑。

  持续了一阵后。

  燕丹来到了殿内。

  看着这般压抑的大殿,燕丹已经料到了什么了。

  “儿臣参见父王。”燕丹躬身一拜。

  看着燕丹。

  燕王双眼涌现了一股冷意。

  “跪下。”

  燕王一声冷喝。

  燕丹没有任何犹豫,直接跪了下来。

  “你可知你铸成了何等大错?”燕王声音颤抖,愤怒嘶吼道。

  “此事虽败,但儿臣不认为有错。”

  “如若此策功成,秦国将乱,我大燕机会将至。”

  “我大燕不仅可以避免亡国之祸,更可强盛。”

  燕丹抬起头,十分倔强的说道。

  只是一句。

  燕国满朝文武彻底明白了。

  这一件事果然是燕丹安排的。

  看着燕丹的目光。

  许多朝臣难以掩饰的失望,还有愤怒。

  “混账。”

  “到了现在你还不知悔改?”

  “你知不知道你害我大燕要亡国了。”燕王愤怒嘶吼道。

  燕丹仍然抬起头,大声回道:“就算亡国,那也只是早亡与晚亡的区别。”

  “嬴政狼子野心,就算没有行刺之事,他也必然会犯我大燕,以我大燕之国力绝不可能与秦国抗衡。”

  “这一次儿臣一搏,乃是为我燕国国运而博,虽说失败了,但足可激励我大燕举国之心。”

  “此事。”

  “天命在嬴政不在我大燕。”

  哪怕现在失败了。

  燕丹也并没有后悔之色。

  因为他这是为了燕国的一搏。

  现在是失败了有后果,可如果成功了,那他就是燕国的英雄。

  “到了如今你还不悔改。”

  “寡人真的恨,为何要生出你这等孽障。”

  “你知不知道你犯了何等大错?”

  “因为你,秦国对我燕国师出有名。”

  “因为你,此番秦国来攻,齐楚两国没有任何理由出兵援我燕国。”

  “因为你,秦国攻我燕国师出有名。”

  “你这孽障,你知道你要害我燕国灭亡吗?”燕王咬牙切齿的看着燕丹。

  如果可以。

  他恨不得直接将燕丹碎尸万段。

  “儿臣一切都是为了大燕。”

  “此番计策失败乃天不眷我。”

  “无论父王要如何处置,儿臣都受了。”燕丹直接叩首一拜。

  虽然失败了。

  但他也知道铸成了大错,直接对着燕王一叩首。

  一幅要杀要剐悉听尊便的态度。

  燕王双眼血红,死死凝视着燕丹。

  燕国朝堂之上,也呈现了一种压抑。

  -----------------

  燕国境,云东城。

  城中各处已经是尸横遍野。

  到处都是燕军的尸体,到处都是乱箭,还有巨石轰下的断壁残垣,到处都是破损的房屋殿宇。

  除了尸体外。

  城中还有黑甲秦军巡视。

  显然。

  这一个燕国最靠近大秦的边城云东城已经被大秦攻克。

  “去统计战果。”

  “此战,我军仍不要降卒。”

  “凡是带甲燕军,杀无赦。”

  章邯策马入城,对着身边的将领喝道。

  “请将军放心。”

  “所有将士都已经交代下去了。”

  “燕军,杀无赦。”

  “除了在城中清扫,庄将军已经率军去追击了。”魏全立刻应道。

  “恩。”章邯点了点头,不再多言。

  这个城池内的燕军有五万。

  攻破城门之后。

  这些燕军也被击溃了。

  逃了不少。

  但此刻骑兵追击,他们并不能逃多远。

  这时!

  一匹快马疾驰而来。

  “将军。”

  “上将军来了。”

  一个亲卫恭敬向着章邯禀告道。

  闻言。

  章邯脸上神情一动。

  “走,立刻去迎接上将军。”章邯当即喊道。

  此刻也是一脸的急切之色。

  随即。

  章邯立刻调转马头,向着城外跑去。

  不一会。

  城外。

  赵封在五百亲卫的拱卫下,向着这云东城而来。

  “末将参见上将军。”

  章邯翻身下马,躬身对着赵封一拜。

  “参见上将军。”

  周围的众多将领,锐士,纷纷参拜。

  每一个都是透出了激动之色。

  “都免礼吧。”

  赵封微微一笑,一抬手。

  “谢上将军。”

  众将齐声回道。

  “战况如何?”赵封看着章邯问道。

  “回上将军。”

  “面对我武安大营全力进攻,燕军士气已溃。”

  “此城虽城防坚固。”

  “但在末将与屠睢将军配合下,顺利攻破。”

  “此战斩敌两万余众,逃了不少,但城中一旦发现燕军,不留活口。”章邯立刻回道。

  “恩。”

  赵封点了点头:“燕国谋行刺之举,此战我武安大营以复仇为名。”

  “百姓不论,但只要是带甲燕军,一概不留。”

  对于此等行事。

  赵封自然是不会怪罪什么。

  毕竟。

  此番动兵是打着复仇报复的幌子来的,战场之上,又岂能对这些敌人留情。

  “末将明白。”章邯恭敬点头。

  “屠睢与李由在城中还是何处?”赵封又问道。

  “两位将军遵从上将军将令,如今领兵分两路进攻。”

  “吾武安大营兵分三路进攻燕国。”

  “这一次灭燕之功,末将等一定会为上将军夺得,让上将军更进一步。”章邯一脸坚定的说道。

  闻言!

  赵封微微一笑:“燕国军力不强,挡不住吾武安兵锋。”

  “此战。”

  “并非难事。”

  “此番我军突袭,燕国根本来不及部署,更为惊弓之鸟。”

  “灭燕,半载足矣。”赵封沉声道。

  透出了对麾下武安大营的自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