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

  当今之世,大周百姓其实已掌握了石灰砌墙的技术,将石灰和huáng泥混合,风gān后的墙面既光滑又平整,只是坚固程度到底有所不足,用久了还会出现开裂的现象。

  水泥却不同,既结实耐用,运输起来也十分方便,加水搅拌后在空气中就能硬化,再混以砂石黏土之类,不止降低成本,用途更十分广泛:除了建设堤坝、房屋,还能用于官道的铺设,用这种法子铺出的路面,几乎能容十二辆马车并排通行呢,想想便十分壮观。

  夏桐甚至想按照现在的建筑样式,用大理石做基底,水泥涂墙,外边再均匀地抹上一层石灰浆,做成欧美风影视剧里常见的那种小白房子,优美而动人。

  不过,考虑到整个内廷的占地面积,得用多少预算,夏桐很快便打消念头。何况,古人忌讳颜色,花花绿绿的虽然俗气,可也热闹,真弄成一色的白墙平屋顶,不知道的还以为她在穿孝呢!

  好钢得用在刀刃上,还是加紧建设堤坝要紧。

  与此同时,城外陆续有流离失所的难民涌入,皇帝和大臣们商议如何赈灾,夏桐则将各家的夫人们召集起来,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多开设几个粥铺,再有那废弃不用的木料,悉数运来搭建棚屋,为灾民们提供住所。

  这些可怜人在水里泡得久了,又经历长途跋涉,难免生起病来,不过一夜之间,城里便再度闹起时疫。

  好在有王静怡在,她将积攒的灵泉水兑成数份,掺在施舍的粥汤里分发出去,如此不显山不露水的,用灵泉维持那些难民的生机,延缓病势,崔玉明则加紧施为——这段时间足够他开发出对症的良方了。

  这两人居然配合无间,也是罕事。

  刘璋则不那么愉快,今年的水患来势汹汹,可纵然有这许多应对之策,每一项却都是得花钱的——国库里所存的已不多了。

  怎么着也得想办法多掏些银子。

  夏桐建议,“不如号召大臣们募捐?”

  刘璋叹道:“朕何尝不知,只是此事也不好硬做,太qiáng人所难倒像是抄家了。”

  总得心甘情愿才好。可惜,但凡家底丰厚的,哪个不是在宦海里沉浮几十年的老油子,要他们出钱出力,无疑比登天还难。

  夏桐想了想,“大臣们最爱惜名声,但凡有一人出头,其余的必不甘落后。”

  她觉得蒋家就很不错,蒋文举虽然赋闲在家,不见得一年功夫就坐吃山空了去,府里肯定存着不少呢。

  刘璋道:“正是这个为难,他是朕的亲舅舅,朕怎好bī迫他?”

  那不成忤逆了?

  夏桐狡黠的一笑,“您不行,太后娘娘却可以,何不请宁寿宫出面?”

  刘璋摆手,“这个更难。”

  太后自己都是一毛不拔的铁公jī,让她去请娘家兄弟jiāo银子,不如杀了她。

  夏桐心道这人一向最会使坏的,怎么忽然变成死脑筋?于是附耳低低说了几句。

  刘璋听罢,那张因休息不足而略显苍白的面容上露出红晕来,他抱着夏桐的脸,重重啃了两口,还揉了揉她的头,似夸似叹道:“你还有多少惊喜是朕不知道的?”

  夏桐:……这话听着好耳熟啊。

  第148章募捐

  刘璋志得意满,捧着夏桐的脸道:“既如此,这件事朕便jiāo由你去做,也不必假手旁人了。”

  尽管鬼主意是夏桐出的,这会子她却假惺惺地扮起好人来,“不妥吧?妾才疏学浅,焉能胜任?”

  刘璋知道她怕担官司,只得先打消她的顾虑,“放心,宁寿宫那头朕自会瞒着,总不让母后知道是你的手笔便是。”

  一面说着,一面还在夏桐光滑柔嫩的脸颊上揩了两把油——打从生了两个孩子,脸上的肉便再难减下来,看去倒是更显年轻了,手感也好。

  夏桐瞪着他,老不正经的!

  刘璋哈哈大笑。

  君子一言快马一鞭,夏桐答允了皇帝,自然不会渎职,回头便照计划布置起来。

  这个其实是她早就打听好的,当初蒋文举立下休书,赶夫人出门,蒋大夫人走时几乎带走了丞相府一半的奴仆——两人成婚时属大夫人娘家势大,陪嫁自然也不少。

  原本这些人该由蒋大夫人的母家苏家供养,谁知经北戎王那么一闹,蒋大夫人被送进庵堂长伴青灯古佛,身边只留了两个粗使丫鬟,余下的奴仆苏家也不愿白养着,便都赶了出来。

  可这些都是跟了蒋氏夫妻几十年的老人了,如今既做不动重活,也不肯回原籍当个累赘,只能盘踞京城,辗转求生。其中纵有几个年轻体健的,又有谁家肯雇用他们?蒋文举虽说没了官职,到底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万一哪日东山再起,这些人可不得投奔旧主,反而白费了银子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