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庄头说,襄陵庄子上留用的种子,和其他田庄比较,已经算是上上等了。年幼的贾濬,也只好先把种子的事情放到一边了。直到跟随贾充回京,拜师曹氏到吉迁里寄居,贾濬从谢衡留给她的笔记中看到,谢衡也有过类似的愁闷,只是谢衡想到了解决的办法。所以她在吉迁里谢家堂,见识到的那一片片幽青翠绿的麦田时,她心中对谢衡燃起了一片敬服。

  贾濬在荆州见识过太多疾苦,她希望天下百姓都能丰衣足食,安居乐业。就算她没有能力改变整个世界,但眼前自己能够顾及的地方,贾濬都想尽力试试。

  庄头本以为贾濬李婉母女,就是来庄子视察散心的。郡公府,毕竟是出了一个齐王妃,出了一个太子妃的门户。本来想着稳妥的伺候着,两个人玩够了就走了。没想到,贾濬对这个庄子的未来,有这么多想法。

  如若贾濬骄矜一些,庄头都不会轻信贾濬的诚意。但是从次孙提及贾濬捧着田土,分辨田里下的肥料,如今贾濬又和自己说了这么些,庄头彻底对贾濬这个贵女改观。他老了,经营庄园,确实是有心无力。他也希望自己栖身大半辈子的庄园,能够越来越好,可他又不放心jiāo给外人。贾濬愿意培养他的次孙,他自然乐意。

  庄头后退两步,弓着老腰作揖道:“若是庄主真能改善庄子上的境况,小人愿意极尽全力,任凭庄主差役。”贾濬扶起上了年纪的庄头,礼貌道:“晚辈也定当竭尽全力,让庄子发展的更好。”

  这个庄头,是贾逵任河东郡吏的时候,救下的孤儿。都是平阳人,贾逵夫妇是他的恩人,也是老乡。贾逵和柳氏待他亲厚,他也懂得感恩。经过简单的接触,贾濬也觉得这个庄头,确实如她祖母所说,是值得信任的稳妥人。贾濬是个女郎,是个高龄未嫁的女郎。虽然她物欲极低,但是人活着,总是要花钱的。何况,祖父祖母留给她的产业,不能白白的败在她手里。

  铺子有贾褒派给李婉的管事统一打理,早已步入正轨。田庄自打到贾濬手里,贾濬还不曾查问过。贾濬想经管好自己的田庄,也想农户们都能有个好收成。

  种庄稼,土地水分充足,是很重要的。比如庄子上常种的小麦,若是水分不足七八成的样子,宁可晚上三五天播种,也要先行灌溉。手抓土壤能成团,松手落地能散开,才适宜播种。许昌降水量不足,庄稼想要长得好,就要进行人工灌溉。但是人力有限,庄子上还在凭借人力担挑。

  根据谢衡笔记上的记录,贾濬拉着庄头和几个管事,包括庄头的次孙,在庄子上开始研究田园灌溉的改良,规划了合理的渠道通水。贾濬划出了一片地,专门用来育种。今年育好的种子,明年种。明年收获的良品,再加留一片地,继续全部拿来做种。这些费用,自然是由贾濬这个庄主来出。

  之前,贾濬只有柳氏留给自己的两个田庄,两个铺面。田庄收成一直不好,几年来的租金,贾濬都只收了原来的半成。商铺倒是有些盈余,只是贾濬还要留着生活开销。黑铁娶妻,青田出嫁,贾濬还打算着给她们撤销奴籍。都是不小的开销。

  种子改良,其实可以一点点的去实现,但是那样田庄的状态,又要迟上几年才能彻底改善。贾濬和庄头商议,三年育种期的租金都免了。足足免去三年的租金,若是贾濬的灌溉改良起到作用,那三年后,庄子上的佃户都能丰衣足食,小有余存了。

  景皇后崩逝

  庄头是个务农的老手了,经验十分丰富。从对播种时间的把控,就能看得出来。晚了苗不状,早了容易得病虫害,受冻。若不是种子的品质不足,风调雨顺的年头,庄户们都能丰衣足食,留有余粮。

  庄头他们那一辈人,是经过战乱,受过饥荒的。有墙挡风,有盖遮雨,通过辛勤耕作获取丰收,是他们那一辈人的追求。而当下很多年轻人,尤其是豪绅纨绔眼里,一味的追求华而不实的体面。那种吃苦耐劳,已经成了弱势群体的象征,是无能的表现。看着贾濬和自己的次孙,在认真沟通规划的样子,庄头心中颇为欣慰。仿佛从两个年轻人的后辈身上,他不仅看到了这个庄子的希望,也看到了天下的希望。

  安排好诸事,庄头在地头恭送贾濬,作揖道:“小人有幸,已故的老侯爷夫妇宽仁慈善,女郎不输他们二老。放眼天下土地,庶民未能占几分,大多都是皇族贵胄们的私产。圈田占地,谁不是为了牟利。像主家这样心系佃客们的,真是少有。”

  虽说有人私下屯田,但柳氏和贾充留给贾濬的田庄,都是国家规制内,合理合法的存在。作为庄子主人,贾濬其实等着收租金就可以了。佃农们耕种是否辛苦,是否能保证丰衣足食,根本不必要贾濬操心。他们跟着庄头吩咐,老老实实的gān活,自然有他们的收成。至于收成多少,都是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