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景帝站起了身,从书桌后踱步走出来,停在了屋里的窗下。

  他负手在后,沉声道:“朕,要革新科举。”

  听得这话,明姝心中猛然一颤。

  革新……科举?

  “朕想要女子也能参加科举。”

  纵然早有猜测,可听得景帝如此直白地将这话说出了口,明姝还是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

  景帝抬手在额上按了按:“这一桩事,原本该在十几年前就开始做的……可无奈阻力实在过大,朕也拗不过那些老东西。”

  “也是在江太常支持下,才勉qiáng让女子也能入太学读书了。”

  说着,他望向了明姝:“可这一举措的具体效用是如何,你应该也清楚。”

  “一个个身在太学,心里想的却仍是那后宅一亩三分地,反倒搅乱了太学的风气,要将太学搅合成月老庙。”

  景帝措辞风趣,可神情却并不见笑意。

  “其实也是,即便她们同男子一般用功去念书,却也无法同男子一般建功立业,心中觉得不值当朕也是能理解……”

  景帝捻着眉心,轻叹道:“可若所有人都这么想,那就真的永远只能止步如此了。”

  “好在这几年,还是让朕找到了几个可以栽培的苗子。”

  “朕原本看中的是宁国公府的那丫头,可那丫头性子绵软了些,宁国公府家教又偏于柔顺敦厚,就使她偏于柔和,缺了些锐气与韧性,若要作为推行的典范还是欠了些火候。”

  “而后在那次比试中,朕见了你。”景帝微微一笑,“便知道,最合适的人出现了。”

  是各方面的合适,有才学、有个性,

  更重要的是,家世清白简单。

  她所出身的承嘉侯府不好不坏,恰好卡在了一个极适宜的点,有侯府的勋贵在,手上又无任何权柄,不至于引起各世家间的纷争。

  “所以……”明姝的心砰砰直跳,“皇上是想要我一同参加下一回的科考?”

  “不。”景帝摇摇头。

  那又是为何……

  明姝心跳一滞,瞬时有些不解,却听景帝接着说:“我想让你留任……太学为学官。”

  第97章

  这话宛如一道惊雷,直劈得明姝身子一颤。

  “在朕的计划里,选女子去参加科举,是次一步的选择,很容易就落于被动。”景帝语气不徐不疾,“最好的,当然还是直接先让女子可以入太学为官,方才算握住了主动权,也能起到反向鼓动女子参加科考的作用。”

  “而这女学官的人选,年纪不能太大,身上又一定要有能服众的功绩……”

  “所以。”景帝望向了明姝,“朕才会要你一同南下。”

  “只是,若是如此,便是另一条路了……若入了太学做学官,你短时间内也就无法再参加科考。”

  虽然说得是短时间,可明姝心里很清楚,这代指的恐怕是数十年。

  想参加科举一举扬名天下知吗?

  当然想。

  直接成为学官看着像是一条捷径,可却也意味着她接下来要遭受到许多质疑与非议,也意味着她无法像之后的那些参加科举的女子一般名正言顺地入朝为官。

  太学纵然是和朝堂千丝万缕,学官也是有品有阶,可终究欠了些什么的。

  可另一方面,明姝却也能明白景帝的用心。

  若要改革,总要有那么一个人先站出来,作为靶子,作为支柱。

  既是先驱者,又是幕后人。

  而作为这样一个人,她总要牺牲一些东西的。

  景帝望着她,似乎在等一个回应。

  明姝手心冒出薄汗。

  紧张之下,她脑海中突然浮现的,竟是在堪州的那个小村庄、在阿清简陋的屋子里给一个个满脸稚气的孩童授课的场面。

  为师者,亦如植树人,待他日后桃李满门,亦是一桩美事。

  明姝想,她大概是愿意的。

  她深吸了一口气,踌躇满志,语气坚定地合袖应承:“臣女定当不rǔ使命,不负皇恩。”

  “很好。”景帝收回了目光,唇角漾起一抹浅笑。

  “辽国那女学官你还记得吧。”他突然转了话题。

  明姝点了点头。

  当初那女学官的存在鼓舞了明姝良多,她自然是不会忘的。

  “说起来,那辽国遴选女学官的制度,还是从朕这里学到的呢。”

  嗯?明姝眼睫眨了眨。

  也许是错觉,她怎么觉得景帝的语气有那么点……yīn阳怪气?

  随之,景帝继续道:“你是不是很好奇,朕为什么要改革科考?”

  明姝:不,我一点也不好奇。

  瞧着景帝那颇为感慨的神情,她就大概猜到,这背后怕是有故事的……

  皇帝的故事,她一点也不想知道。

  而景帝全然没有要得到她答复的意思,自顾地说了起来:“那大概是二十多年了,是一个chūn天,朕第一次遇见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