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政治正确的东林、复社十八人通过仔细查找历史资料时,还是看到它们的外衣美丽光鲜为主,但他们再看网络小说却是发现另一种观点,再仔细分析才觉得网络文作者之语虽比较偏激以偏概全,却是戳穿了这东林、复社的光鲜外衣。
这时才明白东林、复社虽然有一定的政治理想,但他们的思想体系基本上属于泥沙俱下,远没有后来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等人的思想高度,也没有一套改革时弊的方针措施,连张居正的水平或追求的政治改革还差了不止一点点。
所以说东林、复社仅是一批看到明末期政治吏治腐败,急于改变或有心改变的读书人。只是他们既不是有雄才大略,也看不清问题的症结,只有跃跃欲试觉得只有自己与自家人才行的读书人而已。
正是如此他们自信满满,一心将所有的官职与权力都拿手上,实际上他们也是如此干的。只可惜他们并没有超越时代的眼光,只是性急改变却又不知变通不懂经济,不可能断臂求生的普通人。
正是他们只有一腔''热血'',满怀''豪情壮志'',没有超越这个时代读书人的局限,所以东林座右铭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一语,比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一语还低了忧国忧民四字。
不是说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不好,不是不应该有以天下为己任的雄心壮志,而是有雄心壮志也要有手段有能力,有忧国忧民之心。不然众正盈朝时却是毫无建树,没有一点除弊布新气象那么众正众丑有什么区别?
当然这乃是历史上如此而已,弄清楚这些只是让十八人在制定自己在明代行动方针的参考。比如正因看到了东林、复社的实质,十八人就不会再考虑让魏忠贤放他们一马。
所以历史上在崇祯朝这时满血复活的东林人仍然不能复苏,让人几乎忘了他们曾经的声势。因而复社仍然按这个时间点冒出来也让十八人有些警惕,那是因为东林、复社一样都是会反对十八人的改革的。
而且是复社中底层与失意读书人更多,这些人本来如用来改革冲锋陷阵比较合适,唯一不合适的乃是双方理念不同,改革会在一定程度上损失他们这些人的利益的。
那也是没有办法,这还是在做大大饼后的利益再分配改革,而且是虽然他们的现有利益也不大受到损害的条件下,这改革肯定是不为他们这些人所欢迎的,别提支不支持了。
再加上他们比东林人年青冲动,在改革时遇上他们在基层的反对乃是肯定的。对此十八人至少并不乐意见到的,只是它仍然冒出来也没什么办法可以阻止。
许多事不受人的意志转移的,复社也是如此自有它的发展规律。因为它由云间几社、香山同社、浙西闻社、江北南社、江西则社等等十几个社联合组成的,没有复社他们一样会发声的。
还有这些读书人在明末虽然叽叽喳喳声势颇大,大臣们在朝堂之上逼得皇帝也退避三尺,但到了满清一下从狂吠之犬变成温柔小猫,实在是让人不敢恭维他们的骨气有几何。
而改革正在渐渐展开,已经引起不少反弹,今后可能不仅是言论上的攻击,更激烈的举动也不是不可能出现的,对此十八人早已有思想准备所以对复社的仍然在这时间成立一点也不奇怪,仅是觉得因为这时的政治气氛下它可能会晚一点才是。
或者说十八人确实是也被''惊喜''了一下,可那是十八人并不觉得复社是进行改革需要着重考虑的因素,在之前已经忘了历史上今年复社成立。等知道它仍然在这个时间点出生,甚至是还早了一点才发现他们十八人有些疏忽了,当然还好这事确实不影响大局。
实际上穿越众这时在考虑的一件事是,从明张居正开始农民不纳实物税,改为交银子一事对农民的影响有多大?而他们自己可以为此做些什么?
在交实物税时代农民去交粮不仅会受到责难,那主要是交粮比较集中,还有粮食的质量如水份与饱满程度,干净程度都可能存在争议,但这个争义因为主动权在朝廷粮库的管理人员手上因而农民肯定是受气、受到刁难的可能性大,意图混蒙过关的可能性小。
其二是普通农民在各种巧立名目与转稼负担中,被迫交上比自己应交更多的赋税,还因为淋尖踢斗另加上百分之三四十量的粮食才能过关。
等张居正的一条鞭法出来虽不仅田赋改交银子,杂税与差役也交银子的办法确实是比较利民的,但实际操作时农民除了差役可以交钱代替外,其它好处真是没有而且是可能更差。
比如普通小民被额外摊派就一如既往不可能改变,淋尖踢斗没有了却是加了火耗。那个火耗实际上比淋尖踢斗可以更加自由发珲,过去那个斗踢一下震结实一些也是有限,淋尖一样如此,火耗加三分四分随口一句话的事既省力贪污的仍然一样多甚至是更多。
除此以外农民过去只需要交上粮食现在换成交银子,可农民那里有银子只能卖粮筹钱。可收获季节这时的粮食最卖不起价,所有的粮商都压价收购但农民却不得不卖。这粮商不可能淋尖踢斗斗上即便是没有做手脚,但压价之狠等于淋尖踢斗,所以农民因这改革反被多潜规则一次。
之所以如此张居正的改革这一项是保留了下来,连满清也是沿用。为什么呢?粮商有好处,官府一样有好处的,官府的好处是省心而收入不减。
过去贪污下来的粮食还要变现,收了粮食还要保管,还要运出去上交,这些事麻烦外还可能遭受雨淋船漏之类损失。而且是粮商的好处直接论大多数是士绅在经营,间接论粮商多少会拿出一些孝顺当官的。
由此可见由实物税改为缴纳现金对普通农民而言只有多出一些坏处而没什么好处,至于差役、杂税并为一体那个好处乃是收税简化而不是减负外,对普通农民也不一定是好事,或是好事普通农民也不大好享受的。
对此十八人最想干的就是征收工、矿、商税,农村摊丁入亩、士绅一体纳粮,但这时的条件并不具备,于是在网上征求办法后,他们决定大办自己的粮食公司。
为什么要办粮食公司呢?那是因为这时农民负担上为纳税卖粮时受到的盘剥太厉害了,如果穿越众办一个巨型粮食公司以比较合理的价格收购,就可以让农民解负不少。
还有粮食集中保管,大机械加工好处极多。如集中保管损耗、霉变之类会减少不少。还有大机械加工成本下降出净粮率会提高百分之三到五。那是一个不小的数字,对缺粮的明末意义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