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跨界商明

第252章 复社仍起

  还好柴油用途大许多,柴油机的拖拉机让穿越众经营的土地耕种水平又会提高一步,而大批工程机械让穿越众自己的基本建设速度与质量快了、好了不少,还有就是对铁路与大明这时刚开始的国道省值建设,提供了较大的助力。

  这时的国道省道建设天启也是在穿越众提议下启动的,理由是后世的一个口号叫要想富先修路不仅实在,而且是事实证明当时的发展确实是如此。

  除此以外建设国道省道对朝廷的统治力有较大的好处,道路畅通军队与政令也畅通。再说这时有大批流民与少地贫民,修建道路也是另类以工代赈。

  而且是北直隶正在开始初步的改革,以国道省建设达到北直隶的省道县县通也是彰显了新气象,消灭匪盗骚乱吃大户之类治安不靖现象。

  再说这时天启手上有钱,穿越众可以从安南、占城、真腊那边运来粮食,国道省道一动工商业需求也会带动不少,会让整个经济跨上一步的。

  那完全是以投资带动经济的办法,在后世常见使用,穿越众学的与此也有所关连所以亦积极推动。天启虽想不通其中道理但他只要知道穿越众所言肯定有用,而且是他们对自己没有恶意,这时手上也真有钱就够了。

  修国道省道的条件都已具备,也是补大明这些年没什么基本建设,致使道路塌圮难行的欠账。而且是这次道路修筑裁弯改直,对士绅豪强的土地也一样征用不误动作不小。

  再有新上任的乡村长也开始发挥作用,让负责修路的官员不至于受到各地士绅的忽悠。再有后世的摄影地图修正版,这一次的国道省道比以往更加直挺与合理。

  只是为了追求便捷如此一来遇上山地的可能性大了不少。好在再硬岩石也有炸药可以逢山开路,但人力干这事比较为危险。还有这里的山不高也并非一定是坚固岩石,风化严重的土石山人工对付土中石头麻烦,有工程机械实际上抓斗挖掘非常容易。

  还有造桥也是有没有工程机械大不一样,反正虽说没有工程机械国道省道也照样修,但速度、质量与工伤事故率不可比。之前是没有柴油没办法,有了柴油购买一些工程机械乃是小事。

  只是这些机械买很容易,价钱几万到十几万一件也便宜,就是必须十八人抽空驾驶它们经过山洞开下山。好在这时也不须避人眼耳,不然几百辆工程机械只见连续上山不见下山会非常奇怪的。

  北直隶前因考成法、官僚制度、官吏一体等改革官场上十分热闹,这时因修路兼整理水利而整个民间热闹。只不过到这时的大明与历史上变化了太多,但有一些事竟然会仍然发生。

  这个竟然肯定是指大事,小事穿越众的影响力确实是还不具有普遍影响力外,他们所干的所改变大明的一切还远不足哩,因为大明太大穿越众目前为止就是改变了辽东形势、陕地形势以及北直隶这里的方方面面而已,如川贵、两广、湖广等只有最上层才会受到影响而已。

  那么什么大事仍然照旧发生了值得大书一笔呢?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复社''。那为什么对它仍然出现觉得不一般呢?那是因为复社与东林类似,历史上这时候崇祯上台,魏忠贤自己身死,投靠过他的人遭到了清算,东林党人正受重用之时。

  而现在魏忠贤虽然收敛了不少但''魏党''人还在官还在是一不同,东林党人并非是当官的都遭到了清算,却是与历史上一样重新被重用的可能性这时见不到。

  那么复社历史上会出现这时仍然出现了呢?那是因为东林党觉得该改革政治复社也一样观念,但历史上作为小字辈自立一党应该是为了话语权可能性较大。因为同一个党后辈的发言权有限,而友党盟军有时候可以平起平坐,甚至是在某些事上成为主导者。

  历史上复社的主要组织人张溥就是如此,他只是崇祯四年进士,只是最低级的进士京官,却是凭借复社甚至是调动东林人在大明朝廷的人事安排上与事件处理上搅风搅雨,成为幕后主使角色。

  这不论正不正常,实际上稍不如意就立新党的人不是野心勃勃,就是难容他人。至于张溥何等样人仅凭历史记载或他的书籍不大好判断,至于复社为什么仍然如历史上一样今年成立,那该是有接过东林旗帜的意思吧。

  那是因为这时的东林人即便是在朝廷的人如孙承宗也是属于温和派的,在张溥等江南读书人看来,都是战斗性不强、思想不纯、蝇营狗者的。但东林中意志坚强者不是老病而亡就是在与阉党斗争时殉道了,这时复社再不出来整个大明就要改变颜色了。

  对待东林,对待复社,对待天启,对待崇祯,对待这时的名人,十八人在准备穿越两个时空做生意赚钱时就开始查找资料,进行了解了。

  只是查到的资料往往是一边倒的,以线划分的情形最普遍,那就是首先一条''政治正确''。如''义军''肯定是好人多,''阉党''肯定是坏人多,复社也是属于正面的,所以介绍它的抗清几人十分详细,至于投清者就轻描淡写一笔带过了。

  可是有些''政治正确''也是不尽然的,或者说一开始有些政治正确后来就蜕化变质了,如太平天国就是如此,定都南京后还剩下多少积极意义,就是有也只是流于口号,如均田制就是如此,倒是反人性的男女分营几乎坚持到最后。

  也有一些政治正确只有口号上的,如东林、复社就是如此,虽然他们立主读书人积极参与政治,但实际上却是没有提出过具有进步或改革意义的政策方针过。

  反阉党确实是成为了东林人的一块''丰碑'',但这其中多少是因为阉党的个人操守?多少是因为两者的政治理念分歧?多少是仅为争权夺利?

  从历史角度看阉党能够成立主要还是东林人自己,因为在他们的结党营私疯狂打压异已下,才有大批人跟随魏忠贤的。当然阉党中有不少投机分子,有不少个人操守不好的人,有不少尸位素餐没什么才能的人,有不少抱残守缺不思进取的人,但东林人呢?

  东林人中确实是有一些理想主义者,在与阉党的斗争中达到了''志士仁人''级别。可惜那只是昙花一现后继无人啊,后世有人认为那是因为魏忠贤将文人的脊梁骨打断了,这才造成明末时文官们贼来降贼、寇来降寇,这话实在太牵强了吧?

  崇祯在位十七年难道就不能恢复一点文人骨气?东林阉党不论正邪善恶总是内斗吧?贼来降贼还是改朝换代大明气数已尽还可原谅一二,寇来降寇大是大非的气节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