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中华世纪谈

380,倭患日炽

  1562年——1565年徐阶任首辅,拨乱反正。禁海令使倭寇之患日炽。

  徐阶取代了严嵩成为新的宠臣和权臣。

  徐阶这个人,如果站在道德的角度看也不怎么的,严嵩干过的事他也没少干,争宠夺权,阴谋诡计,说不得光明磊落,也说不得正直无私。严嵩今天迫害这个明天暗算哪个,徐阶始终袖手旁观,明哲保身。为了讨好严嵩,他把孙女嫁给严嵩的孙子做小妾。正直的大臣都鄙视他。

  但是,在严嵩当权时期,他又不得不那么做。他跟严嵩搭档十年,若非同流合污也活不到今天。就像警匪片里打入黑帮的警察,你不把自己伪装得跟黑帮一样早就暴露了身份被干掉了,哪有机会完成干掉黑帮老大的任务。

  徐阶性格“阴重不泄”,城府很深,喜怒不形于色,很适合干潜伏工作。

  严嵩倒台后,徐阶完成了潜伏任务变回了好人。

  说起来徐阶跟嘉靖初期的首辅张璁很像,没当上首辅前都不咋地,当上了首辅后工作很出色。

  徐阶跟张璁共过事,因为大礼仪事件被张璁贬出京城。后来一步步爬上来做了吏部尚书,直至首辅。

  徐阶上任后写了三句话“以威福还主上,以政务还诸司,以用舍刑赏还公论”。这就相当于他的就职演说。他说他要维护皇帝的威信,不干预各部门的工作,让赏罚经得起公论。一言以蔽之,就是说我绝不像严嵩那样专权独断。

  严嵩专权弄权,一手遮天,既损害了皇帝的威信,又扰乱了各部门的工作。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当赏不赏,当罚不罚,以人情贿赂为判断标准,败坏了纲纪。

  徐阶给大家立下三条规矩:有事找我到衙门来说,家里不谈公事;谁也不准来我这里跑官;我选官主要看能力而不是资格。

  这是针对当时贿赂请托的风气约法三章。这个约法三章跟张璁的风格很像。

  他给皇帝票拟时总是拉着次辅(副宰相)跟他一同签名,也就是说必须经过次辅认可他才上报。嘉靖说你一个人签就行了。徐阶解释说,政事应该集体决定而不能由我一个独裁。“专则私,私则百弊生”。一言堂的弊端太大了。

  徐阶承诺不专权并非口头说说而已。他真是在这么做。

  徐阶上任后派人下去考察官吏,根据考核结果提拔或贬斥。

  徐阶在任上提拔了很多贤臣能将。明朝后期的名臣几乎都是他提拔上来的,比如高拱、张居正、海瑞、戚继光。高拱是他推荐入阁的。张居正参加科举时是他判的卷子,算是他慧眼识珠。海瑞骂皇帝差点丢了命,是徐阶救了他的命。戚继光是抗倭名将。徐阶对他多有倚重。

  徐阶拨乱反正使国内混乱的政治开始逐渐好转。

  对于外患,徐阶任内解决了一半。“北虏南寇”是明朝一直很头疼的事。徐阶解决了“南寇”,教训了“北虏”。

  “北虏”是指蒙古人。嘉靖时期主要是指俺答汗领导的鞑靼土默特部。

  俺答汗经常跑到中国边境抢掠,把中国当成自动取款机,一度打到北京附近,烧杀抢掠一番而去。

  在徐阶做首辅时,俺答汗又打到北京附近。当时的兵部尚书去请示嘉靖。嘉靖正在做法事,不见客也不看奏折。兵部尚书没辙只好去请示徐阶。徐阶拍板先斩后奏,调兵迎战。俺答汗遇到明军的阻击不能深入,带着劫掠来的东西往回撤。负责切断俺答汗后路的一支明军赶到发起攻击,歼灭了俺答汗的后军,夺回了不少东西。

  此战虽然算不得大胜,但也教俺答汗不敢再那么猖狂。此后俺答汗不敢再孤军深入。

  “南寇”是指日本海盗,又叫倭寇。

  倭寇自元朝就有,但到了明朝开始猖獗。之所以会这样,这跟朝贡有着直接关系。

  前面已经解释过,朝贡其实就是边贸。边贸本来是互惠互利的事情。但是明朝认为自己地大物博不求与人,跟别人做买卖是对别人的恩赐,所以要求对方以称臣纳贡的方式跟明朝进行贸易。

  开始日本不肯称臣。明朝也就拒绝跟他贸易。于是倭寇就跟俺答汗一样跑到中国抢掠。后来明朝被搞得没脾气,答应日本朝贡,但要求日本政府解决倭寇问题。日本政府马上照办,清理了倭寇。

  后来嘉靖上台,日本进入战国时代,有两拨人争着代表日本政府向明朝朝贡,在中国的地面上打了起来,杀了明朝的官吏和百姓。嘉靖一气之下,禁止日本朝贡。于是倭寇之患再起。

  日本那个小破岛自古资源贫乏,什么都不产,就指着中国过日子呢,铁器、丝绸、瓷器、药材,甚至锅碗瓢盆都得从中国进口。如果停止贸易,他们的生活质量会大打折扣。

  小日本想通过合法贸易不成,转而走私,通过中国沿海的商人进行地下贸易。做贸易需要本钱,没本钱的人就去抢。在日本历年混战中,主公挂掉或者被主公开除的武士成了“浪人”。浪人象丧家犬一样四处流浪寻找生计。有实在找不到饭辙的就下海做了海盗,做没本钱的买卖。后来有本钱的人也加入到海盗行列,连买带抢,商盗不分。走私和抢掠最后演变成祸害中国边境的倭患。

  既然海盗横行,明朝这边商人在进行海上贸易的时候不得不依靠武装押运。而私人武装的存在让朝廷很是担心。当年的王仙芝、黄巢起事就是利用自己贩私盐的武装起家。

  朝廷不允许私人武装的存在又剿灭不了海盗,索性下达禁海令完全叫停海上贸易,让海盗饿死在大海里。百姓私自出海会以“里通外国”论处。日本以及其他外国商队也不准再进入中国。

  “封海令”一出不仅使中国海上贸易大受打击,也同时连累了渔业和造船业。

  但是沿海百姓世代打渔经商,不让出海他们吃什么?政府虽有禁令,但他们照干不误,无非是由地上转入地下而已。

  正常贸易变成走私。原来的商队现在变成走私集团。在利益的驱动下,中日走私团伙联起手来武力对抗明朝政府。

  真海盗和走私团伙都被明朝通称为“倭寇”。“倭”是矮的意思,代指矮冬瓜一般的日本人。“倭寇”的本意是指日本海盗。后来中日联合海上走私团伙出现,明朝把他们也归到“倭寇”里面,一视同仁,一块打击。

  不过明军的战斗力实在不敢恭维,跟装备精良的倭寇缠斗屡落下风。日本的WSD非常锋利,能把明军的大砍刀削断。明军身上的铁甲在WSD面前跟没穿一样,根本扛不住WSD的劈砍。

  倭寇一度占领了中国沿海20多座城市,以这些城市为基地在沿海一带甚至深入内地烧杀抢掠。

  嘉靖让浙江巡抚朱纨领兵清剿东南倭寇。朱纨是个狠角色,手段强硬,双管齐下。他不仅打击倭寇,也打击跟倭寇有来往的百姓,包括跟倭寇有贸易来往的商人,一律按通倭罪论处。他在沿海地区实行保甲连坐制度,一人通倭,全家乃至全村遭殃。他严格执行禁海令,禁止百姓下海,见到两桅以上的大船便就地烧毁。

  朱纨组建了一支舰队,深入倭寇的巢穴围剿倭寇,端了最大的走私贸易基地也是海盗聚集地的双屿港(在宁波外海)。

  双屿港是在佛郎机(明朝对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的混称)控制下的黑市。倭寇和佛郎机在此交易。

  朱纨用木头和石头填塞了双屿港的港口,使船只再也无法在此靠岸。

  被赶走的佛郎机转而在濠镜(澳门)落脚,通过贿赂当地官员获得暂住权,后来竟然霸占了濠镜。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通过朱纨的一系列打击,沿海地区的倭患逐渐得到控制。

  但是他铁腕禁海不仅断了倭寇的生路也断了沿海百姓的生路。倭寇恨他,沿海百姓也恨他,各地官员也纷纷投诉他。御史弹劾朱纨擅自杀戮,杀人如麻。朝廷下令将其免职、双规。

  朱纨感到委屈,喝药自杀。

  随后几年没人愿意接替朱纨的工作,海防逐渐荒废。倭患做了一个俯卧撑,再次抬头。

  大盗汪直将朱纨打散的倭寇收至麾下,成为东南沿海势力最大的海盗头子。

  汪直本是徽商出身,手下有几百条船和上万人的武装。嘉靖禁海后,他把商团总部迁往日本九洲,占岛为王,变身倭寇。他因为实力最强被倭寇奉为盟主。

  他率领倭寇反攻大陆,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沿海地区很快又变成倭寇的天下。

  嘉靖只好再次派兵剿匪。这次他指派的主帅是浙江巡抚胡宗宪。

  胡宗宪手下有两员大将,俞大猷和戚继光,能征惯战。两人率军反击倭寇,打得倭寇节节败退,最终被赶下大海。

  但是倭寇流窜海上,随时还能上岸卷土重来。明军云集浙江,他们便北上江苏、山东。明军向江北集结,他们掉头南下骚扰福建。明军防不胜防。

  胡宗宪认为武力绞杀无法彻底平定倭患,必须剿抚并用。他派人招安汪直,许诺他恢复自由贸易。

  汪直愿意被招安。他和单纯靠抢为生的海盗还是有区别的,甚至说是对头。如果不是为了提防海盗抢他的商队,他也不必养着上万人的私人武装。他率领倭寇进攻沿海,其目的之一也是为了“要挟官府,开港通市”。

  汪直得到胡宗宪通商互市的承诺后,率领部分手下前来投降。

  但是汪直上岸到达杭州后遭到巡按御史王本固的逮捕。

  巡按御史是都察院(相当于中纪委)派往地方巡察工作的官,相当于中央巡视组组长。巡按御史别看级别不高,只是正七品,但权力颇大,可以检查指导巡抚的工作。

  王本固不同意招抚汪直,认为胡宗宪拿了汪直的好处替汪直说话,上书朝廷建议处死汪直。

  胡宗宪不敢坚持招抚汪直,闭口不言,做了缩头乌龟。

  朝廷相信杀了汪直,倭寇群龙无首不攻自乱,同意处死汪直。

  没承想汪直之死直接带来江浙十年战乱。汪直的手下悲愤难当疯狂报复,血洗中国沿海。明军不能阻挡。

  嘉靖迁怒于胡宗宪。有人指控胡宗宪是严嵩一党漏网之鱼。嘉靖于是将胡宗宪撤职查办。胡宗宪有冤无处申,在狱中自杀死亡。